

“这个滑梯夏天太烫了!”“这里的路不平,容易摔倒。”“我们希望有更多可以画画的地方。”在神华康城社区的一次儿童友好意见征集活动中,孩子们用稚嫩而真诚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身边环境的观察与期待。
这些来自“暖童观察团”的童言童语,正从“一米视角”出发,为康巴什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注入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日,“童”一个梦,“暖”一座城——康巴什区儿童友好“暖童观察团”城市体验活动在区青少年发展中心启动。活动现场,10名往届观察员将代表过往实践的“守护印记”贴在康巴什区地图上,并将代表责任与荣誉的“暖童观察员”徽章佩戴在新成员胸前。
![]()
据悉,今年秋季,区妇联正式成立了“暖童观察团”,19名儿童代表以“城市小主人”的身份,开启了从“一米高度”倾听童声、洞察需求的实践探索。近期再招新成员,标志着这一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机制再度启航,新一轮城市体验活动全面展开。
![]()
“我们始终以‘服务儿童、赋能儿童’为核心,让孩子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小主人’。”区妇联主席刘琳介绍道。“暖童观察团”源自“一米视角”理念:从儿童平均约1米高的视线和体验出发,重新评估城市公共空间、设施和服务。这一理念强调,儿童是城市的重要使用者,他们的需求不应被边缘化。
在“一米守护”地图印记环节,孩子们用彩色贴纸标记出他们关注的城市角落:博物馆的文化细节、生态公园的植物生长、路口的安全设计……一张地图,串联起孩子们对城市的期待与守护。
![]()
“暖童观察团”不仅是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载体,更是一个个具体而细微的实践。“友谊小市长”让孩子们化身城市规划师,用积木、彩纸搭建心中的“未来之城”——空中自行车道、雨水收集系统、多功能社区中心……童言童语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而在“萌娃趣分‘圾’”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游戏学习垃圾分类,提出“小区垃圾分类如何更好推进”的切实建议,展现出“小主人”的责任感。
![]()
校园也是儿童参与的重要场域。在“校园小助理接待日”活动中,孩子们围绕校园环境、教学服务、安全管理提出具体建议:每周检查卫生间水龙头、每月增设实践课、优化楼梯转角标识……教师代表则从实际出发,与孩子们共同优化方案,既保护了儿童的参与积极性,也提升了校园治理的实效。
![]()
从校园到社区,从垃圾分类到城市规划,康巴什区通过“暖童观察团”这一平台,构建起“家校社”协同的支持网络,推动儿童意见被倾听、被尊重、被采纳。据了解,第一届暖童观察团提出的“增设儿童友好标识”“优化社区游乐设施”等建议,已逐步转化为实际的空间改造与服务升级。
![]()
“让每一份童言都被认真对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有温度、有童趣、有未来’的环境中成长。”接下来,40余名“暖童观察员”将深入城市肌理,继续以“一米视角”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图:康巴什区妇女联合会 康巴什区青少年发展中心文:宗佳宁)
编辑 :刘丽芹 李 洋
校 对:金华丰
审核:李臻昊 王 芳
终审:纪杰峰
声明:康巴什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康巴什发布》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