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医保卡薅羊毛”成了网络热词,、小红书等平台上,大量“医保支付日用品攻略”疯狂传播。
可这看似划算的“羊毛”,背后藏着完整的违规利益链,知名连锁药店公然配合,生产企业把普通日用品伪装成医疗器械备案,一步步将医保卡变成“购物卡”。
医保基金是14亿人的互助共济“安全网”,每一分钱都关系到每个人的医疗保障,这种钻漏洞的违规行为,正在悄悄侵蚀全民的健康底气。
接下来小李将拆穿这场“薅羊毛”骗局的真面目,看看违规操作如何运作,又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
把救命钱当零花钱花
近期不少消费者发现,、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出现大量“医保卡薅羊毛攻略”,博主们公然分享在药店刷医保卡购买日用品的“经验”,还教唆网友脱离医疗场景使用医保资金。
有消费者吐槽,刷到的攻略里,从牙线、牙刷、洗脸巾等日常清洁用品,到面膜、护肤品、防晒装备,都被标注“可刷医保”,甚至有人专门整理了“支持医保支付的日用品清单”,引导大家把医保卡里的钱当成零花钱随意消费。
这些攻略大多配有药店消费,步骤详细到如何跟店员沟通、如何确认“医保可付”,吸引了大量网友跟风尝试。
![]()
这些“薅羊毛攻略”的核心,是利用部分药店将日用品包装成医疗器械的漏洞。
博主们在中明确说明,不用提供病历或处方,只要找到标注“医用”字样的日用品,就能直接刷医保卡支付。
比如有攻略教大家找“牙科用毛刷”“牙科洁治器”,实际就是普通牙刷和牙线;推荐“医用敷贴”“敷料套装”,本质是面膜和护肤品。
更有甚者,攻略中提到部分药店的美瞳、防晒冰袖也能刷医保,完全无视医保基金的使用边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早已明确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只能用于支付参保人员的医疗相关费用,这是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
网络上这些“薅羊毛攻略”教唆的行为,本质上是在引导他人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而参与其中的消费者,看似占到了小便宜,实则已经触碰了医保使用的禁区,可能面临个人医保账户被冻结、影响医保待遇等后果。
多地医保局此前就发布过预警提示,明确禁止将医保卡变为“购物卡”,但这类违规攻略依然屡禁不止。
![]()
知名药店+企业联手造假
央视记者走访四川、河南、甘肃等地发现,海王星辰、大参林、张仲景大药房、佛慈大药房、泉源堂大药房等多家知名连锁药店,都存在将日用品伪装成医疗器械销售的情况。
在海王星辰锦绣半岛店,标注为“牙科用毛刷”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经店员证实就是普通牙刷,只是换了个能走医保的名字。
大参林银湾店的“牙科洁治器”,实际就是日常使用的牙线,郑州张仲景大药房的“医用敷贴”,店员直言功效和普通面膜完全一样,之所以叫医用名称,就是为了能刷医保。
![]()
更离谱的是成都泉源堂大药房,不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美瞳隐形眼镜,不仅能刷医保卡购买,收费项目还显示为“000”,完全不符合医保支付的编码要求。
记者向四川省医保局核实后,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美瞳不能使用医保卡支付,证实了药店的违规操作。
药店的违规操作背后,是生产企业的刻意造假,河南省超亚新材料有限公司将普通防晒口罩、防晒袖套,包装成“医用隔离垫”申请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规定,“医用隔离垫”是医院病房使用的护理防护用品,与防晒用品毫无关联。
![]()
该公司许总直言,第一类医疗器械风险低、无需严格临床试验,只要按要求备案就能生产,他们正是看中这个漏洞,给日用品贴上“医用”标签,就能让产品进入医保支付范围。
这家公司还透露,今年已与头部连锁药店合作,让这些“伪装医疗器械”进入全国近2万家药店,仅这一笔订单的合同金额就达9000万元。
湖南慕雪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将护肤品包装成第二类医疗器械“敷料”,备案用途是医美术后创面护理,实际宣传和销售时都按日常护肤品推广。
![]()
该公司负责人承认,在甘肃佛慈大药房的销售中,六成左右通过医保结算,仅这一个渠道每年就有600万元医保资金被违规刷走。
企业和药店之所以铤而走险,核心是巨大的利益驱动,对企业来说,给日用品贴上“医疗器械”标签,不仅能进入医保支付渠道,还能以“医用级更安全”为噱头抬高售价。
对药店而言,单纯卖药利润有限,而这类“医保日用品”盈利更高,还能吸引消费者到店,带动其他商品销售。
双方形成的利益链,让违规行为变得规模化、常态化,从生产、备案到销售、结算,每个环节都为“套取医保基金”量身定制,看似合规的手续背后,是对医保制度的公然挑衅。
![]()
医保基金是全民“救命钱”
医保基金不是个人的“零花钱账户”,而是全社会互助共济的“救命钱”,每一分钱都来自参保人的缴费和国家财政补贴,承载着14亿人的医疗保障希望。
无论是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资金都有明确用途,只能用于医疗相关支出,目的是在参保人生病、遭遇意外时,分担医疗费用压力,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从数据来看,仅天津一地通过大数据监管,就追回违规医保基金3.15亿余元,而全国范围内类似慕雪时代、超亚新材料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每年流失的医保基金数额惊人。
![]()
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会破坏医保制度的公平性,让真正需要医疗保障的人面临基金不足的风险,同时还会推高医保运行成本,可能导致缴费标准上涨、保障待遇缩水等连锁反应。
违规行为还会冲击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部分企业为追求利润,将精力放在“伪装产品”上,而非提升医疗产品质量。
药店偏离“卖药救人”的核心职能,沦为违规销售的渠道,既损害了自身品牌信誉,也让消费者对医保制度产生误解。
赣州某药店就因串换药品、套取医保基金2万余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罚款4万余元,这样的案例警示我们,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终将付出法律代价。
![]()
面对愈演愈烈的违规行为,各地医保部门正在加大监管力度,天津市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模型,筛查出虚假偏瘫门特骗保线索217条、组团骗保线索1517人,推动医保部门追回大量基金。
江永县医保局通报4起违规案例,对医院的过度检查、重复收费等行为处以高额罚款,多地医保部门还开通了举报渠道,对举报违规行为的群众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监督的氛围。
除了事后查处,源头治理也在推进,医保部门正在优化医保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刷脸支付、药品全流程追溯、支付资格记分考核等措施,堵塞监管漏洞;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医疗器械备案的审核,防止企业“挂羊头卖狗肉”。
相关部门还在强化对网络平台的监管,清理违规“薅羊毛攻略”,从传播源头遏制不良风气。
![]()
结语
那些觉得“不刷白不刷”的消费者,可能没意识到,今天刷医保买的一盒面膜、一把牙刷,看似占了几十元的便宜,实则在透支自己未来的医疗保障。
而企业和药店为了利润,将日用品伪装成医疗器械,更是触碰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最终会破坏整个医保体系的根基。
只有每个人都守住自己的底线,才能让医保基金这口“公共水井”始终充盈,真正成为14亿人的健康“安全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