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一天,一位“农民”老人来到粟裕家门前,并自报家门的称我叫陈兴发,是粟裕首长的老部下,麻烦你通报一声。
听闻这一消息的警卫员立即将这一消息报给粟裕大将,听到陈兴发的名字,粟裕大将愣住了,随后便赶紧请陈兴发进来。
粟裕见到陈兴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是死了吗,怎么还活着?”粟裕大将这句话道出了革命当年的悲痛,那么,陈兴发究竟拥有怎样的一生?他怎么“死而复活”了呢?
![]()
粟裕大将晚年
陈兴发,1913年出生于江西贵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的他吃尽了阶级苦,没有上过学,从小就干各种脏活累活,还经常遭受地主老财的打骂。
陈兴发的父亲看到孩子受苦,心中不忍,便将他送到当地一位名叫周大锤的拳师那里学习武艺,这位老师傅曾是义和团成员,武功高强,陈兴发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
1929年,方志敏率领红军队伍来到贵溪,宣传红军政策,17岁的陈兴发了解到有这样一支为穷人出头的队伍,内心激动不已。
![]()
图片来源网络
他担心父亲阻拦,只向师父吐露了想参加红军的想法,师父周大锤开明地鼓励他:“为穷人打天下,值得爷们去做,你就放心去吧。”
就这样陈兴发毅然报名参军,成为红军的一员,然而他离家不久还乡团就对他的家人进行了残酷报复。
这帮由土豪地主组成的武装力量,清洗了任何被怀疑与红军有勾结的村庄,陈兴发一家六口人全部遇害。
亲人的惨遭毒手让陈兴发悲痛欲绝,也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信念,他内心只剩下一个念头:一定要夺取革命胜利,让那些地主老财下地狱。
![]()
红军油画
在红军队伍中,陈兴发凭借过人的身手和勇敢精神,很快脱颖而出,他身手矫健,作战勇敢,总是冲在战斗第一线,屡次立下战功。
红七军团的指挥员肖劲光和粟裕都对这位出色的年轻战士印象深刻,先后提拔他担任特务连连长和机枪连连长。
陈兴发也没有辜负首长们的期望,他的连队成为五十六团一把“锋利的尖刀”。
陈兴发还曾机智地救过肖劲光的命,当时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将资溪桥战斗失利的原因归咎于肖劲光,甚至要送他上军事法庭。
![]()
图片来源网络
陈兴发察觉事情重大,立即向上级汇报,最终由毛主席出面干预,保护了肖劲光。
随着抗日形势变化,陈兴发担任营长,随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然而北上作战计划遭受挫折,部队损失惨重,陈兴发跟随粟裕突围后,被整编入浙南挺进师,继续南下作战。
在一次战斗中,悲剧发生了,陈兴发被敌人子弹击中左眼,弹头从一侧穿出,血液迸溅,他当即倒地。
粟裕亲眼目睹了这一骇人场景,心痛不已,以为这位爱将已经牺牲,战况紧急,他只能强忍悲痛,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
粟裕
然而,陈兴发并没有牺牲,子弹虽然打穿了他的脑壳,却奇迹般地没有损伤脑组织。
卫生员火速将他抬离战场,送往战地医院急救,陈兴发凭借强健体魄与顽强生命力,于鬼门关前惊险折返,从死神手中夺回一线生机。
伤愈后,陈兴发与原部队失去联系,无法找到粟裕队伍的踪迹,就在此时,他遇到了革命生涯中的另一位伯乐:陈毅。
了解陈兴发的经历后,陈毅大为惊叹,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队伍,陈兴发毫不犹豫地向陈毅敬礼表示愿意追随,成为了赣南粤边游击队的一员。
![]()
陈毅
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被提上日程,陈毅带领陈兴发等人奔赴各地,联系散落在各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动员他们接受国民政府整编。
然而,由于国民党长期对共产党人的迫害,加上信息不畅,许多游击队对国共合作持怀疑态度。
当陈毅带着陈兴发上武功山劝说湘赣游击队队长谭余保下山时,差点酿成悲剧,谭余保将陈毅和陈兴发当作叛徒抓起来,还把他们吊在柴房里四天三夜,差点就地处决。
幸好陈毅建议谭余保派人去吉安核实情况,真相大白后,两人才被放下。
![]()
谭余保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陈兴发面临人生选择,这位战功赫赫的老红军本可以享受更高的职位和待遇,但他却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意外的决定。
1949年,陈兴发随军来到上海,被任命为华东军区交际处副处长,作为一名为革命征战二十年的老兵,他浑身是伤,却依然坚持工作。
然而,陈兴发却主动放弃了更好的前程,要求回到江西老家参与家乡建设,陈毅得知后,多次劝他留在部队,但陈兴发态度坚决,组织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
![]()
陈毅
陈兴发回到老家贵溪后,出任武装部副部长一职,1953年他调至宁冈县工作,此地曾是他随陈毅游击之所,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往昔的革命记忆,令人感慨万千。
面对县里安排的重要岗位,他婉言谢绝,选择到供销社担任主任,当时宁冈条件艰苦,陈兴发就带着工人们挑着货担,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将生活用品送到百姓手中。
在他的带领下,宁冈县供销社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当地乡亲都知道他是位战功卓著的老革命,但他从不炫耀自己的过往,只是默默为百姓办实事。
![]()
1966年,陈兴发正式退休,考虑到他的革命贡献,组织批准他享受行政11级待遇。
几年后,肖劲光等老战友得知陈兴发还在世的消息,欣喜不已,立即给江西省委发去指示,要求妥善安置他的生活。
1977年,陈兴发与省内一些老战士一同前往北京,这次北京之行,让他与老上司粟裕得以重逢。
当陈兴发出现在粟裕家门口时,哨兵看到他农民模样的打扮,差点没让他进门,而在自报家门后,陈兴发见到了粟裕,粟裕见到陈兴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
两位老战友紧紧握住双手,仿佛要将四十年的思念与牵挂都融入这次握手中,他们聊了很久,粟裕才了解到陈兴发这些年的经历。
听完陈兴发放弃高位、扎根基层的选择,粟裕由衷敬佩,他被这位老部下的精神境界深深打动。
1980年,陈兴发因病逝世,江西省委和军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缅怀这位将一生奉献给革命事业的伟大战士。
陈兴发这位老战士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不是为了地位和荣誉,而是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
陈兴发的名字或许不会被载入史册,但他的精神却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