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内蒙古赤峰的寒风如刀割般刺骨。菜农李先生孤独地蹲在地头,眼前那片曾经充满希望的 200 亩白菜地,如今只剩下一片狼藉,宛如一片被无情摧毁的战场。
就在三天前,这里还是绿浪翻滚,每亩地能收上万斤白菜,按照当时的行情,每亩价值五千块钱。可现在,只剩下被踩烂的菜叶和深深的车轮印。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场悲剧的开端,是一条 “免费摘白菜” 的短视频。一名拥有四万粉丝的博主为了涨粉带货,从九月起就反复发布这类内容,一句 “随便摘” 彻底点燃了流量,却没提这地是谁的,也没有任何 “经允许采摘” 的提醒。而当地官媒 “红山晚报” 在 11 月 4 日的转发,更是让事情走向了失控,一句 “新惊喜”,无疑给谣言披上了公信力的外衣。两天后,七八百人如潮水般涌入农田,将李先生一年的心血洗劫一空。
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偷,而是一场令人痛心的系统性失守。造谣者为了流量,不惜用虚假信息收割大众的关注,全然不顾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官媒本应是信息真实的最后防线,却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轻易转发,让违法的行为仿佛有了 “合法” 的假象。当所谓的权威背书与算法推荐相结合,普通的农民在这样的风暴面前,毫无招架之力。李先生的损失接近百万元,按每斤三毛的收购价算,被抢走的白菜超3000吨。这不是捡漏,而是彻头彻尾的明抢,可那些哄抢者,却以为自己只是在赶一场热闹。
有人还在辩称 “法不责众”,但法律的尊严怎会因人数众多就失效?李先生已经保存了 “自信姐” 发布的视频截图,律师明确指出,其行为涉嫌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而红山晚报删除视频、关闭评论的行为,并不能逃避作为公共媒体应尽的核实义务。
![]()
寒风依旧呼啸,李先生望着满地狼藉,攥紧了手中的手机。屏幕上是律师发来的消息:“取证已完成,下一步将正式起诉。”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那些被踩进泥土里的菜叶。远处,几个村民正默默帮他收拾残局,有人递来一杯热水,低声说:“老李,别灰心,大伙儿都站你这边。”
这场闹剧的余波远未平息。社交平台上,“免费摘白菜”的视频虽已删除,但讨论仍在发酵。有网友扒出那名博主的过往记录,发现她曾多次用类似手段炒作,甚至在其他地区也引发过混乱。“这不是无知,是纯粹的恶!”一条高赞评论写道。而“红山晚报”的官方账号下,质疑声铺天盖地:“媒体转发为什么不核实?”“删视频就能当没发生过?”
更令人心寒的是哄抢者的态度。在本地论坛上,有人匿名发帖:“不就是几棵白菜吗?农民种地本来就有风险。”但很快遭到围攻:“如果被抢的是你家,你还说得出口吗?”法律专家也陆续发声,强调“法不责众”只是侥幸者的幻想,集体违法行为同样要追责。一名律师公开分析:“哄抢金额巨大,已涉嫌聚众哄抢罪,可判处三年以上徒刑。”
![]()
与此同时,李先生的遭遇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关注。农业协会发起“守护菜农权益”的联名倡议,多家媒体跟进报道,呼吁完善网络谣言的追责机制。一名资深记者写道:“当流量成为唯一的指挥棒,当公信力被随意挥霍,最终买单的永远是普通人。”
在这场闹剧中,哄抢者中至今无人公开赔偿。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白菜,更是对规则的敬畏,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一个社会若纵容这种 “占便宜” 文化,那未来我们失去的可能会更多。流量,绝不能成为作恶的通行证;公信力,更不该沦为谣言的扩音器。请大家务必记住:你随手摘走的 “免费白菜”,是别人一整年的饭碗,是他们生活的希望。
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每个人都能多一些对他人的尊重,对规则的敬畏,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也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此类事件,让造谣者、传谣者以及哄抢者都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给菜农李先生一个公正的交代。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民生聚光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