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巨头也开始撑不住了?
2
今年10月,一则消息被证实:梅赛德斯-奔驰截至目前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了公司提供的离职补偿方案,选择离开岗位。
3
这项名为“自愿离职”的人才优化计划自今年4月起正式实施,目标是在2027年前推动总计约3万名员工退出现有编制。
![]()
4
为了加快执行进度,奔驰特别设置了“加速激励金”,鼓励员工尽早签署协议。整体补偿机制依据职级、服务年限进行分层设计,最高可达N+11个月薪资标准。
5
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甚至可获得高达50万欧元的一次性遣散费用,堪称业内罕见的大手笔。
6
这是否意味着,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已经步入必须“断臂求生”的危局?
![]()
7
奔驰裁员真相
8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奔驰就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所谓的“可持续人才管理计划”,宣称将以负责任的方式精简组织架构。
9
说白了,就是推出一项让员工“拿钱走人”的退出机制,覆盖范围包括工程研发、行政支持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个职能领域。
10
根据公开披露的细则,副总裁级别最高可领取50万欧元封顶赔偿;任职满15年的董事级员工可获30万欧元,且每增加一年工龄还可额外多拿15%的补偿。
11
而在中国地区,普通员工的赔偿上限普遍为N+9,折合金额大约在10万欧元左右封顶。
![]()
12
尽管这一数额看似可观,但对于长期服役、年龄普遍超过三十五岁的资深员工而言,这笔补偿的实际吸引力仍显不足。
13
当前就业市场波动剧烈,职业转型困难重重,尤其对中年群体来说,一旦离岗,能否顺利对接下一份工作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
14
正因如此,在缺乏足够安全感的前提下,多数人并不愿意主动放弃稳定的职位,这也导致该计划自启动以来响应者寥寥。
15
为了打破僵局,奔驰推出了“早退多得”的奖励机制——越早签字离开,获得的总收益越高。
![]()
16
这种策略虽有一定成效,但整体推进依然缓慢。
17
截至10月份,仅有约4000人完成离职流程。
18
距离2027年达成三万人退出的目标尚有两万六千人的缺口,仅剩两年时间能否完成?从趋势来看,可能性极高。
19
原因在于,这场看似温和的“自愿”退出,背后实则暗藏强制逻辑。
![]()
20
表面上是尊重员工选择,实际上企业牢牢掌握着最终决定权。
21
虽然名义上允许申请,但关键岗位人员的退出请求可能直接被驳回,只有那些可替代性强、非核心职能的员工才被放行。
22
换句话说,谁该走、谁必须留,管理层早已心中有数。
![]()
23
更值得玩味的是计划的时间安排:公司在3月发放年度奖金后立即启动裁员程序,并将部分奖金计入整体补偿包内充数。
24
此举相当于用本应属于员工的合法福利,变相“购买”其离职资格。
25
因此,“可持续人才计划”更多是一种对外展示温情的企业形象工程,实质仍是成本压缩的冷酷手段。
26
毕竟如今的奔驰,已难以负担过去庞大的人力开支体系。
![]()
27
省钱的真相
28
查阅2024年奔驰集团发布的财务报告可见,全年实现营收1456亿欧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4.5%。
29
净利润仅为104亿欧元,同比大幅下滑28.4%,毛利率更是自四年来首次跌破20%大关。
30
进入2025年后形势进一步恶化,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锐减56%,公司同时预警全年收入将显著低于前一年水平。
31
然而造成今日困境的根本原因,并非外部冲击,而是源于自身战略误判与傲慢心态。
![]()
32
在全球加速迈向低碳出行的时代背景下,主流车企纷纷加码电动化布局。
33
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700万辆,西欧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已达22%。
34
反观奔驰,依旧执着于高端燃油车型的研发与生产,对新能源板块投入极为有限。
35
即便设立电动项目,也仅象征性拨款,导致产品缺乏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
36
2024年全年,奔驰纯电车型销量仅为18.51万辆,同比骤降23%。
37
不仅远逊于行业平均增速,更被曾经并肩前行的宝马甩开一大截——后者同期纯电销量高达42.66万辆。
38
即便面临严峻局势,奔驰仍未真正加大研发投入,始终未能推出具备颠覆性的电动新品。
39
在此背景下,其最大单一市场——中国,也逐渐流失。
![]()
40
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新能源购车补贴政策。
41
与此同时,本土品牌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迅速崛起,形成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
42
这些新兴势力不仅在国内站稳脚跟,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抢占全球份额。
![]()
43
相比之下,奔驰自主研发的MB.OS智能车载系统迟迟未能投入实际应用,新一代电动车型因技术瓶颈屡次推迟上市。
44
这无异于错失了最关键的市场窗口期。
45
当消费者刚开始接触电动车时,奔驰还在打磨传统燃油豪车;等到街头绿牌车川流不息,奔驰的首款主力电动车型才刚刚进入量产阶段。
46
一步慢,步步慢。
![]()
47
当奔驰终于意识到转型迫在眉睫时,新的政策壁垒又迎面而来。
48
2025年起,欧盟正式施行更严格的碳排放新规,要求新车平均碳排放不得超过每公里93.6克。
49
整个汽车行业或将面临高达160亿欧元的罚款及碳信用交易成本压力。
50
由于电动化进程滞后,奔驰不得不与沃尔沃、极星联合组建“碳排放联盟”,通过共享额度来规避巨额罚单,沦为被动“购碳者”。
![]()
51
为追赶技术差距,奔驰在2022年投入研发资金达85亿欧元,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97亿欧元。
52
可惜为时已晚,市场格局早已定型,主流阵地被对手牢牢占据。
53
奔驰只能在政策倒逼与激烈竞争的双重夹击下艰难求存。
![]()
54
即便通过裁减三万名员工暂时缓解现金流压力,但新能源赛道早已进入技术和节奏的全面比拼阶段。
55
错过黄金转型期的奔驰,恐怕很难再夺回昔日的话语主导地位。
![]()
56
结语
57
企业战略上的重大失误,最终却由基层员工承担代价。
58
依靠时代红利成长起来的行业巨擘,一旦遭遇挑战便立刻挥动裁员大刀,这种“功成卸磨杀驴”的做法实在令人唏嘘。
59
希望企业管理者能够清醒认识到:再多的遣散费也无法弥补信任的流失。
60
一旦失去人心,哪怕体量再庞大,也难以在汹涌澎湃的电动化浪潮中稳固立足。
![]()
61
信息来源:
![]()
62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