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行
段兆军
第23节、一次剿匪行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西藏虽然社会基本稳定,但流亡海外的反动集团仍不甘心于灭亡,时常派一些敌特人员潜入我国境内鼓动没有改造好的反动分子搞破坏活动,尤其是日喀则场站东面尼木县1969年曾发生过武装叛乱事件,虽被我驻藏部队很快平息,但仍有个别叛乱分子时不时暗中进行捣乱活动。而场站雅鲁藏布江北的南木林县也是叛匪余孽经常出没的地方,虽在我解放军的强势威慑下,较大规模的集中破坏活动已基本销声匿迹,但零星的捣乱骚扰活动时常发生。刚成立的日喀则场站每有空勤任务,晚上总有信号弹从跑道周边发射骚扰,警卫连虽多次搜查,除发现现场遗留的已发射的定时信号弹壳外,其它均无果。
![]()
轰—5轰炸机
1974年春,一架仿制苏联伊尔-28改进而来的中国首款亚音速喷气轻型战术轰炸机轰-5轰炸机从陕西武功机场起飞,赴日喀则机场试航,并于次日顺利返航。8月,轰-5进驻日喀则场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飞航训练。通过航训,提高飞行员在西藏高寒地区缺氧等极端特殊条件下的身体素质,全面掌握在特殊环境中执行远程飞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具体详实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以后大量轰炸机进驻祖国西南边疆,遏制印度狂妄野心、捍卫国家主权做好充分准备。
轰-5降落到场站后,飞停跑道东停机坪,一天24小时全天候的执勤警戒任务自然全压在警卫连身上,除抽调10多个战友组成一个班到南山沟空勤点保卫飞行员外,还抽调一个班驻守机场东停机坪,日夜保卫轰-5的安全,其余全部兵力投入到轰-5航训时的机场跑道警戒中去。东停机坪有一间值班室,供士兵驻扎,白天单兵在警戒线外执勤站岗,全无遮阳设备任烈日暴晒,晚上另增加两个人则分别爬在飞机下面的左右两只轮子旁边,任狂风呼啸,黄沙漫卷,我自岿然不动。
两三天后的一个晚上,北面跑道外沙滩上突然又冷不丁升起几颗刺眼的信号弹,班长王具才带领全班战士迅速朝北跑道边信号弹升起的方向匍匐搜寻过去,没发现目标,由于周边全是修跑道时挖的沙坑,战友们又在明处,不便前行,只好爬在沙坑里坚守警戒,防止叛匪趁机偷袭。
第二天,连里派出多个搜寻小组对跑道北边沙坑一带进行搜查,发现江北南木林县沟口江面狭窄的渡口处昨晚有人员渡江走动痕迹。经分析,昨晚信号弹发射可能为江北叛匪深夜渡江所为。从脚印看,人员估计二到三人,发射后又趁羊皮筏子返回。于是连部经请示场站首长后,决定在当天晚上组成战斗小分队,由连长亲自带队组织围剿偷袭叛匪行动。并制定行动方案:
一、成立围剿小组,根据地形地貌,决定成立三个战斗小组,因当时一排抽调两个班分别去空勤点和停机坪点,三排一个班去亚东伐木,故从二排四、五、六班各抽调三到五名身强力壮的精兵强将参与行动。
二、确定围剿地点,考虑到江边有20多米宽的平坦沙滩,再往南全是建机场时形成的小沙坑,叛匪一旦进入坑洼地不便于擒剿,于是便将擒剿位置设在江边渡口处。其中唐连长为第一组,由二排王克明副排长带领六班班长陈德仓和畅兴邦等战友组成,位置设在渡口南二十多米可全身隐蔽的沙坑里,正面出击捉拿叛匪;第二组由四班班长秦春生和唐顺义、陈明等战友组成,位置设在渡口西边十多米的沙滩处有白毛刺的地方隐蔽。第三组由五班班长马自全、陈文科、雷怀庆和我组成,位置设在东面沙滩十多米的稀疏的毛刺丛中隐蔽,形成东、南、西三面夹击包围之势。
三、鉴于叛匪枪械有限,武器以藏刀为主,又考虑到近距离三面夹击开枪恐伤自己人,要求以擒拿抓捕为主,子弹不准上膛,打开刺刀,进行刺杀格斗,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准开枪。当连长鸣枪发令后,先由埋伏在东西两侧的两个断后小组迅速出击,直逼叛匪,南面小组直接冲向叛匪,并齐喊“站住”,震慑敌人,在出其不意间,迅速形成包围圈,让其缴械投降。如遇叛匪返回逃跑,则东面秦春生和西面马自全两位班长用冲锋枪扫射打穿岸边羊皮筏子,让其瘫痪无法载人,断其退路。并大喊“放下武器”,将其降服擒拿。如叛匪负隅顽抗开枪,则迅速卧倒,不直接向叛匪开枪,朝天鸣枪,利用巨大的枪声震慑叛匪,让其缴枪。如继续反抗开枪,为防误伤,则由南面第一组直接开枪将其击毙。
四、为便于深夜分辨敌我,以免误伤自己人,确保战友安全,要求出发前每人右胳膊系一条白毛巾。
![]()
围剿行动地点设置草图
一切准备就绪,晚九点后,战友们按照部署安排,趁夜幕降临,悄悄进入各自的掩体位置,静静地等待着围捕行动的到来。从没有参加执行过如此危险的实战任务,对我们来说紧张心情可想而知。漆黑的夜晚静悄悄的,只有江涛哗哗,只有蛙声依旧,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无形地笼罩在黑暗的夜空。十点过去了,没有消息。十一点过去了,一切如常。十二点了,还没有动静,大家开始有点等不及了。突然间,从江对面山沟深处隐隐约约传来轻微的说话声,目标来了,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了,一个个屏住呼吸进入战斗状态。只见叛匪到岸边后,先将两只羊皮筏子放入水中,开始渡江,大家一个个紧握枪杆紧盯着皮筏子渐渐往岸边靠近,当前面一个筏子上2人划过江中心,快到南岸边时,突然叛匪打开手电筒向岸边照射过来,潜伏在岸边趴在稀疏白毛刺后面的战士们措不及防,胳膊上的白毛巾很快被他们发现,叛匪见状,便呜哩哇啦乱叫着急忙掉头往回划去,第二只筏子上的2人也同样边喊边紧急掉头划回对岸,束手无策的我们只有看着叛匪返江而去,到手的鹌鹑就这样眼巴巴的看着他们飞走了,潜伏三个多小时的抓捕行动就这样无功而返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唉!出发前只想到系白毛巾可防止误伤,但没想到叛匪靠岸前打开手电筒这一极易暴露自己的反常动作,反而让白毛巾暴露了我们,让叛匪溜之大吉。看来,实战经验不足,顾此失彼,导致了这次围剿行动的失败,实在让人追悔莫及、遗憾不已,让我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训。不过,从此后,跑道周围再未出现飞机航训期间晚上发射信号弹骚扰现象。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段兆军:甘肃省会宁县人,1972年11月入伍,在空军西藏日喀则场站警卫连服役4年,1977年3月退伍后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现退休在家。
![]()
作者:段兆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