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四五”以来,东明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地和重点工程的建成,畅通了百姓出行的“微循环”,打通了城乡融合的“大动脉”,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
早晨7:30分,家住菜园集镇黄河滩区六安新村的刘怡菡同学,像往常一样在家门口的公交站坐上了开往菜园集镇鲲鹏小学的“助学公交”。这条专为学生们开辟的线路,让她上学之路变得安全又便捷。
![]()
菜园集镇鲲鹏小学学生 刘怡菡:在家门口坐助学公交车上下学非常方便,风雨无阻,也非常准点。
![]()
刘怡菡是“合校并点”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她上一二年级的时候,是在家门口的村小学上学,随着2022年东明县实施“合校并点”,现在上六年级的她需要到5公里之外的鲲鹏小学。
![]()
学生家长 韩慧娜:孩子到镇中心小学上学,我骑电车送她,路远不说,碰到个雨雪天气,孩子非常遭罪。
![]()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东明县菜园集等试点乡镇辖区小学,由原来的38所合并成12所,学生统一安置到镇驻地中心小学或办学规模较大、条件过硬的学校,导致学生上学距离学校较远、接送学生上下学不便。
![]()
东明县交通运输局服务中心主任 智绪奎:针对这一情况,东明县科学谋划、靶向施策,以公交助学打通乡村教育“最后一公里”,实现“学生上学更安全、家长负担更轻便”的目标。
![]()
为确保起好步、开好局,东明县坚持试点先行,累计投入助学公交65辆、资金3250万余元,惠及学生5000余人。
学生家长 韩慧娜:这助学公交很省心,孩子上学不用风吹日晒,我们也能安心上班干活了。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好事,解难事。
![]()
![]()
![]()
十四五期间,东明县交通行业的跨越不仅体现在助学公交上,更体现在重点交通项目的重大突破上。G106国道改造完成,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改扩建工程顺利通车,共同构成鲁豫两省互联互通的“黄金走廊”。
东明县交通运输局服务中心主任 智绪奎:项目通车后,省际物资运输效率提升约30%,有效强化了山东与河南毗邻地区的产业协作与经贸往来,为区域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
![]()
五年来,东明县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47.9公里,其中县道144.9公里,乡道54.7公里,村道348.3公里,同步改造危桥48座。
![]()
东明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油继利:这些“四好农村路”串联起特色农业产区、生态旅游节点和改革示范片区,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更成为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致富纽带”。
![]()
![]()
东明县铁路建设实现突破,菏兰高铁正式运营,东明华汪铁路专用线投入运营。同时,公共交通绿色转型,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县城市公交枢纽站建成投用,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辆50辆、优化线路10条,实现城区范围公交全覆盖;巡游出租车新能源占比达57%,网约车新能源占比达69%。定制班线、网约车新业态的兴起,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
纵观“十四五”,东明县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跨越式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县交通领域总投资额较“十三五”时期实现大幅增长,构建起一个内畅外联、覆盖城乡、高效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东明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油继利:“十四五”是我们东明交通投资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受益最广的五年。这一系列成就,显著提升了东明在鲁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为县域经济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共进,提供了坚强的交通保障。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总目标,进一步织密交通网络,提升服务品质,发展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为谱写东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当好开路先锋!来源:东明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