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青石板路蜿蜒,云雾缭绕的木窗棂外
她找到了现代人遗失的桃源梦
在雅安望鱼古镇,一位德阳女孩的故事正在悄悄流传。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的刘随,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而是来到了这个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镇,开启了与众不同的人生篇章。
![]()
01
遇见望鱼:从心动到心安
2019年,刘随在一次雅安之旅中偶然邂逅了望鱼古镇。这个依巨石而建、形似守河之猫的古镇,瞬间击中了她的内心。
![]()
“古朴的老街一下惊艳了我的眼眸,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古镇商业化的痕迹,像100年以前那样,温暖而真实。”她在散文中这样写道。
对她而言,望鱼古镇呈现出事物本来的样子,并给予无声的包容。就是这份“心安即是归处”的笃定,让她毅然决定留下,并在古镇创办了“随一染坊”。
02
从零开始:一位中文系学生的非遗之路
创办染坊并非一时冲动。虽然是“零基础”,但刘随立刻动身远赴贵州丹寨深入学习蓝染技艺。学成归来后,她在古镇租下一幢三层的木质小楼,在保留原生态古建风貌的基础上,开办了古镇上唯一一家植物染工作室。
![]()
在她的巧手下,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古法新用:综合使用扎染、蜡染、印染、夹染四大染色技艺
· 就地取材:坚持使用蓝靛、竹叶、苦蒿等天然植物染料
· 创意设计:将雅鱼、熊猫等雅安风物元素融入作品
![]()
小红书上的诗意栖居
在她的社交媒体账号(小红书号: lsui3122)上,刘随用散文般的笔触记录着古镇生活:
“趿拉着拖鞋,坐在街沿上,东张西望;或端一斗碗饭,从青石板路的这头吃到那头。”
![]()
这种细腻真切的表达,让她在网络上收获了众多粉丝。通过短视频,她展示着草木染的制作过程,分享着古镇的四季变化,让屏幕另一端的网友也能感受到这份宁静与美好。
03
古镇新声:当传统遇见现代
刘随的“随一染坊”不仅是一家工作室,更成为了连接古镇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她的作品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专程前来,吃雅鱼、品川茶、体验扎染。更有摄影爱好者及影视制作者来到古镇取景拍摄,无形中提升了古镇的知名度。
![]()
04
生活哲学:心安此处的烟火气
在望鱼,刘随找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她欣赏镇上一位70高龄仍每天劳作的邻居爷爷,认为他“因为劳作的本能,相信自己的双手和身躯,在大自然里,勤勤恳恳,取得属于自己的一份心安”。
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她看来,带有一种踏实的美学意味,是“追随着一种简单而天真的本能”。
05
启迪:在快节奏时代寻找自己的望鱼
刘随的故事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启发或许在于:生活的选择可以如此多样,成功的定义可以如此丰富。
在这个充斥着内卷与焦虑的时代,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乡村,同样可以成为安放事业与心灵的广阔天地。
![]()
如今的望鱼古镇,青石板路依旧,而刘随的染坊里,蓝靛的清香正随着微风轻轻飘散。她在小红书上的签名或许正是她人生态度的最佳注脚:“在望鱼,把日子过成诗。”
![]()
心安之处即是吾乡。
——这或许就是刘随在千年古镇中找到的人生真谛。

![]()
![]()
▌来源:雨城文旅
▌编辑:周利
▌一审:胡月
▌二审:彭勇
▌审核:陈泽睿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有关雨城的信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