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啊!”一个满脸皱纹的农民站在供电所里,双手颤抖地看着手中的罚款单——32万元,这个数字对他来说,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
谁也想不到,这场因2000元电费引发的纠纷,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
罗某今年五十多岁,是个地道的重庆农民,年轻时他和妻子一起在外地打工,靠着辛苦劳动把儿子拉扯大。如今儿子在城市成了家,老两口便回到老家,想过上安稳的晚年生活。
为了不给儿子增加负担,罗某和妻子决定在种地之余,再承包一口鱼塘搞养殖。虽然从没养过鱼,但老两口相信,只要肯下功夫,一定能成。
![]()
起初确实很顺利,鱼塘里的鱼苗长势喜人,老两口每天起早贪黑,虽然辛苦,但看着鱼塘一天比一天兴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然而好景不长,某年夏天,鱼塘突然出现了异常,水面上浮起不少白沫,鱼儿也开始翻白肚,罗某急得团团转,四处请教专家。最后一位懂行的老乡告诉他:“这是水里缺氧了,得赶紧安装供氧机。”
在供电公司办理了相关手续后,罗某安装了几台供氧机,鱼塘的情况很快好转,老两口这才松了口气。可当他们收到第一个月的电费单时,却傻眼了——电费高达两千多元,这对靠着鱼塘微薄收入生活的老两口来说,实在难以承受。无奈之下,罗某减少了供氧机的使用时间,可这样一来,鱼塘又出现了问题。
一天,供电所的工作人员来到鱼塘检查,发现电表读数异常,经过仔细查看,他们发现罗某私自改接了线路,绕过了电表。证据确凿,罗某没有辩解,老老实实承认了错误,但他心里还存着一丝希望,找到村支书,想请他去供电所所长刘某那里说说情,希望能从轻处理。
![]()
村支书带着罗某找到刘某,没想到刘某对此事表现得异常严厉:“偷电是违法行为!你知道这是什么性质吗?”刘某严厉地说。罗某低着头,不停地道歉:“刘所长,我知道错了,我就是一时糊涂……”
经过一番交涉,刘某最终开出了条件:要么按规定罚款32万元,要么就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这个数字让罗某瞬间脸色发白,他苦苦哀求:“刘所长,我就是一个农民,哪来这么多钱啊?”
在村支书的再三求情下,刘某把罚款降到了12万元,虽然数额减了不少,但对罗某来说,这依然是个天文数字。在刘某的半劝说半施压下,罗某迷迷糊糊地在罚款单上签了字。回到家,罗某越想越后悔,第二天,他再次找到刘某,希望能再减免一些。
“12万已经是最低限度了,你别不知好歹!”刘某的态度十分坚决。这句话成了压垮罗某的最后一根稻草,长期积压的委屈、愤怒在这一刻爆发了,他用出事先准备好的刀刺杀刘某20余刀,导致刘某当场死亡,之后他又持刀伤及两名职工。虽然罗某选择了自首,但是最后还是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了死刑。
![]()
这场冲突毁掉了两个家庭,更令人唏嘘的是,这场悲剧的起因,不过是2000元的电费。如果当时双方能够冷静沟通,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这场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这起案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违法行为终究要付出代价,罗某私接电线的行为本身就不对,最终还采取了极端手段,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在处理纠纷时,需要多一些理解和沟通,如果当时双方能够各退一步,或许结局会完全不同。
最后想说的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纠纷,我们要学会用合法、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情绪主导行为。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愿每个人在遇到纠纷时,都能保持理智,寻求合法的解决途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