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民增收新机遇:五年计划破难题,在家乡致富

0
分享至



庄稼人一辈子扎根土地,图的不是大富大贵,就是让汗水不白流,日子有奔头,可现实里的难题总让这份期盼打折扣:城里房子能租能卖,哪怕是城郊的老房子也能通过出租补贴家。

咱农村的宅基地却只能自住,就算闲置多年也难转化成实际收入,城里医保报销比例普遍在70%以上,优质医院、专家资源集中。



咱农民看病虽有新农合兜底,但基层卫生院往往缺设备、缺人才,遇到大病要奔波进城,异地报销流程繁琐,自付部分仍让普通农户压力不小。

这些都是咱农民心里说不出的堵,而现在答案终于来了,未来五年的十五五规划将为农民打一场实实在在的翻身仗,这些困扰多年的难题都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看清农村的逆袭之路

农村的发展从不是一条直线,回看几十年变迁,更能体会如今调整的珍贵,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大锅饭,让农民的收成真正归自己支配。

当时粮价稳步上涨,加上农产品流通渠道逐渐放开,农民不仅能种好自家的地,还能把多余的粮食、蔬菜拿到集市上售卖,收入像是坐上了火箭,年均增收达到15.2%。



这一增速远超城市居民的6.8%,城乡差距迅速拉近,那时的农村,处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1986年起,国家经济发展重点转向城市,国企改革激活了工业活力。

外贸兴起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城里的岗位多、收入稳定,还能接触到更丰富的资源,吸引着农村的青壮年纷纷背起行囊进城务工。



一时间,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流失,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曾经热闹的村庄渐渐成了空心村,田地里的农活多靠老人勉强支撑。

这段时期,城市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持续领跑,而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种地和零散务工,增速缓慢,城乡差距再次被拉大,更揪心的是,当时农民的税赋占比达到7%~8%。



辛辛苦苦种一年地,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不少收入都要用来交税,交粮纳税成了一代农民的沉重记忆,那些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明显滞后。

泥泞的土路一到雨天就难行,宽带网络基本没有覆盖,打电话都要去村里的小卖部,医疗条件更是简陋,小病痛还能应付,大点的病就只能听天由命,这些都让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好在国家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从未忘记咱农民兄弟,2006年,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取消,这一举措让亿万农民彻底卸下了缴税的重担。

一时间田间地头都是欢声笑语,紧接着,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惠农调整陆续落地,从取到予的转变,让农民真切感受到了调整的温暖。



从2006年到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反超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9年的2.99:1缩小到2015年的2.73:1,城乡差距再次呈现缩小态势。

但不得不承认,长期形成的发展鸿沟并未完全填平,宅基地流转限制、公共服务不均衡、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而十五五规划的出台,正是要彻底补上这些短板,让农村实现全方位的逆袭。



三大调整发力

十五五规划精准戳中农村发展核心痛点,从民生保障、产业赋能到环境升级,每一项调整都实打实说到农民心坎里,每一个举措都不掺水、见实效。

民生保障上,城乡一体化福利体系加速构建,让城乡一家亲不再是口号,未来五年,国家明确提出乡城新市民常住即可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只要在城市稳定就业居住半年以上。



就能纳入当地医保、教育体系,孩子可以就近入学,不用再和父母分离,家长也能随时照顾孩子的成长,医保报销实现全国通办,无论是在城里大医院还是农村卫生院看病。

报销比例统一、流程简化,通过手机APP就能完成申报,再也不用为了报销来回奔波,同时,农村的宅基地和闲置资源也将被彻底激活,以前闲置的老宅、荒地只能荒着。



现在可以通过租赁、流转的方式,交给专业的合作社或企业打理,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民宿等产业,农民不用种地也能拿到稳定的租金收入,多了一份后收入。

更重要的是,国家会对农村土地流转提供调整支持和法律保障,明确流转流程和权益边界,还会建立专门的纠纷调解机制,不用担心权益受损,让农民流转土地更放心、更安心。



产业赋能方面,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硬支撑,让靠天吃饭变成靠科技挣钱,国家将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设立农业科技专项补贴,鼓励科研机构与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

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地条件,定制化推广农业技术:在盐碱地集中的华北、西北等地,推广盐碱地改良技术。



通过土壤调理、耐盐作物种植等方式,让昔日的不毛地变成 高产田,据试点数据显示,改良后的盐碱地亩均产量可达到普通耕地的80%以上,有的甚至能实现亩均千斤。

在山区、丘陵等地形复杂的地区,投入小型化、智能化耕种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适应复杂地形,完成播种、施肥、除草、收割等一系列农活。



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能提高耕作效率30以上,以前一个人忙一周的地块,机器人两天就能完成作业,在林地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推广林下经济立体模式。

树下养家禽、地面种药材、林间培育菌种,让一亩地实现一地多收,比如林下种植的中药材亩均收入可达万元,比单纯种树增收好几倍。



此外,国家还会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建设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让农村的特色农产品直接卖到城市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批发商的层层加价。

让农民每一分劳动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环境升级上,农村的居住条件将全面向城市看齐,让农村不比城里差成为现实。



针对垃圾围村,如厕难等问题,国家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村村通柏油路、户户通水电网,高速宽带覆盖到每个自然村。

让农民上网购物、视频通话、远程学习都畅通无阻,推进卫生厕所全覆盖,改造农村老旧旱厕,建设标准化卫生厕所,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配备专门的垃圾收集车和保洁员,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日产日清,让村里的街道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鼓励农民美化庭院,房前屋后种上花草树木,村里修建休闲广场、健身器材。

有的村庄还会打造口袋公园、生态步道,让农村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宜居家园,更重要的是,优美的环境还能吸引城里人来乡村旅游,带动村里餐饮、民宿、手工艺品等产业发展。



从交粮纳税到领取补贴,从被迫进城到家门口就业,从城乡差距拉大到调整精准补短板,农民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国家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对农村的持续投入,未来五年,国家拼高科技、扩内需,把经济蛋糕做大,就是为了拿出更多力量支持农村发展。



让农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让农民不再是辛苦的标签,值得一提的是,未来的城乡发展不再是城市单向吸纳农村资源,而是双向流动、优势互补。

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会不断向农村下沉,助力农村产业升级,农村的优质农产品、优美环境、特色文化也会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消费、休闲,形成城市反哺农村,农村滋养城市的良性循环。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先生辞世,曾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赞不绝口

“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耿宝昌先生辞世,曾对“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赞不绝口

现代快报
2025-11-10 23:15:04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某国企员工长期访问境外反华网站,观看涉我政治谣言视频并下载传播,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29:12
C919为啥不火了?不是技术问题,航司亏损严重根本用不起

C919为啥不火了?不是技术问题,航司亏损严重根本用不起

吃瓜局
2025-11-10 21:07:17
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露骨挑衅言论,中方:不得不让人怀疑日本是否要重蹈覆辙?

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发表露骨挑衅言论,中方:不得不让人怀疑日本是否要重蹈覆辙?

政知新媒体
2025-11-10 23:38:56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优酷的会员数跌破一亿,不是因为没剧,而是没人愿意为平庸买单了

现代春秋
2025-11-10 15:40:04
官方:恩佐、阿尔瓦雷斯、朱利亚诺和莫利纳退出阿根廷大名单

官方:恩佐、阿尔瓦雷斯、朱利亚诺和莫利纳退出阿根廷大名单

懂球帝
2025-11-10 19:53:05
顶级中锋来了!名记爆料,国王将交易小萨博尼斯

顶级中锋来了!名记爆料,国王将交易小萨博尼斯

鬼魅突破上篮
2025-11-11 02:25:29
高市早苗再踩红线,遭我国外交官‘斩首’警告

高市早苗再踩红线,遭我国外交官‘斩首’警告

天真无牙
2025-11-10 12:10:24
悲剧还是发生了!鹤壁一男子为女儿讨薪3200致1死,防卫引发争议

悲剧还是发生了!鹤壁一男子为女儿讨薪3200致1死,防卫引发争议

火山诗话
2025-11-10 16:00:18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南海浪花
2025-11-10 16:13:25
买完美国玉米,中方公布外汇储备,特朗普设鸿门宴,摆了中国一道

买完美国玉米,中方公布外汇储备,特朗普设鸿门宴,摆了中国一道

策略述
2025-11-10 14:47:19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剧叔
2025-11-10 09:33:46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8人“倒戈”,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有望结束?众议院民主党人:这是“投降”

红星新闻
2025-11-10 19:18:22
世体:梅西在进入诺坎普前没联系巴萨的任何人请求许可

世体:梅西在进入诺坎普前没联系巴萨的任何人请求许可

懂球帝
2025-11-10 21:50:10
参观诺坎普,梅西:我回到了我怀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参观诺坎普,梅西:我回到了我怀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懂球帝
2025-11-10 18:17:17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素衣读史
2025-11-10 17:32:56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和稀泥终于引起公愤了!

清书先生
2025-11-10 16:12:58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雷迪克:勒布朗-詹姆斯今日随南湾湖人一起训练

雷迪克:勒布朗-詹姆斯今日随南湾湖人一起训练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1 07:51:08
刚刚确认:13级!浙江人挺住,持续2天!太猛了

刚刚确认:13级!浙江人挺住,持续2天!太猛了

鲁中晨报
2025-11-10 16:23:05
2025-11-11 08:16:49
正经的烧杯1
正经的烧杯1
像竹子一样,每前进一步,都应该做一次总结。
1329文章数 1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全周期赋能中国母婴健康,八赴进博会聚焦生命早期1000天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旅游要闻

石家庄机场 为旅客搭建“冰雪游空中通道”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