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纱中的细小纱疵反映在乌斯特条干仪上测试的数据主要是-40%细节、+35%粗节、+140%棉结,而反映在十万米纱疵仪的测试上主要是A0、A1、A2、B0、B1、B2、C0、C1、C2、D0、H1类纱疵。这些棉纱疵点由于长度较短、体积较小,在生产实际过程中一般是不会被引起高度重视的,特别是在一些纺纱质量相对一般的生产厂家,对这一类纱疵根本没有建立控制标准。
然而,随着织物组织对棉纱疵点长短、大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细小纱疵在棉纱中的危害性也就开始在纺织厂引起重视,并逐渐开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许多纺织厂根据不同的棉纱支数对细小纱疵的要求来制定细小纱疵的控制标准,以此来达到控制和减少棉纱细小纱疵的目的,同时为后工序织布、染色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控制棉花质量是关键
要降低纺纱过程中棉条和棉纱中的细小纱疵,就需要制定严格的混配棉质量标准。混配棉质量标准主要是针对纺纱过程中容易产生细小纱疵的棉花物理指标而言的,而且要求混配棉的棉花物理指标在一个严格的标准范围内。它不仅对棉花的长度、细度、整齐度、短绒率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要求,而且对棉花的成熟度系数、各类疵点数量、马克隆值、未成熟纤维的百分含量、棉花的轧工质量都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要求。否则在实际生产中要减少棉纱的细小纱疵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棉纱中的细小纱疵的75-90%都是从原料中来的,也就是经常所说的棉纱的原料纱疵。因此在纺纱过程中控制了混配棉棉花的原料纱疵的数量就等于在纺纱过程中减少了绝大部分细小纱疵的产生。根据棉纱支数和棉纱质量要求来制定混配棉原料疵点的控制标准是纺纱降低细小纱疵的必要因素。
棉花的采摘、加工形式不同,棉花中的原料疵点的数量也不同。机器采摘的棉花加工后棉花的疵点数量最多,而且棉花中的疵点大多数是以细小疵点存在于棉花纤维中的。
由于细绒棉和长绒棉的加工方式不同,棉花在疵点数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40支以下的棉纱与50支以上的棉纱在细小纱疵要求上有很大不同。细小纱疵主要影响32-60支的单纱和60/2-200/2的股线,以及25-45支的普梳棉纱。这些纱支范围的棉纱相对难以控制细小纱疵,因此混配棉的质量好坏是决定细小疵点数量的关键。
棉花的长度、细度、短绒率、成熟度和疵点数量对细小纱疵影响最明显,其中最严重的是成熟度和疵点数量。不成熟的棉花在纺纱中容易形成大量弯钩,导致细小纱疵增多;而过多的小疵点在纺纱中难以被清除。因此,对棉花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不同的棉纱支数在细小纱疵数量控制方面对棉花质量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棉纱质量要求确定棉花的主要物理指标是控制和稳定降低细小纱疵的关键因素。
2.控制半制品质量至关重要
所有棉花带来的有害疵点和纤维都必须在纺纱过程中90%以上被清除。清花、梳棉和精梳是清除有害纤维和疵点的主要工序。较大的有害疵点和短纤维大多在清花工序被清除,而较小的疵点和残留纤维则在梳棉和精梳工序中被清除。在整个纺纱过程中,这些工序是清除有害疵点和纤维的关键。
对于普梳棉纱来说,如果梳棉工序没有清除有害疵点和纤维,那么棉纱质量就无法在后续工序中得到改进。因此,生条质量与成纱疵点数量密切相关。而精梳棉纱的疵点数量除了受生条质量的影响外,还与精梳条的质量有关。精梳工序能去除梳棉工序未去除的疵点的80-90%,因此精梳棉纱的疵点数量由梳棉和精梳工序共同决定。
对于40支以下的纱支,只要梳棉条的短绒率小于9.0%、棉结小于45个/克、带纤维籽屑小于8个/克、成熟度系数大于1.7、成熟度百分比大于89%,无论是普梳还是精梳棉纱,疵点数量都会很少。而对于40支以下的精梳纱,还要求精梳条的质量短绒率小于8.0%、棉结小于12个/克、带纤维籽屑和杂质为零,这样疵点数量也会很少。对于40支以上的精梳棉纱,特别是50支以上的棉纱,要求精梳条的短绒率小于7.5%、棉结小于9个/克,这样单纱的细小疵点会很少。因此,作为半制品的梳棉和精梳工序是减少细小纱疵的重点工序。只要保证梳棉条和精梳条的质量,棉纱的细小疵点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3.清洁工作不能忽视
在纺纱的过程中,由于棉花中的短纤维存在以及设备的高速运动,会使得大量的短纤维以浮游状态脱离纤维束,形成飞花和尘埃。这些飞花和尘埃有些悬浮在空气中,有些则附着在设备、器材或通道上。这种情况会导致生产的棉纱出现许多细小纱疵,而这些纱疵中80%以上以细小纱疵的形式存在。尽管很多纺织厂已经制定了严格的设备和车间清洁制度,但仍然有许多因清洁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棉纱纱疵。
除了原料疵点和质量对棉纱疵点数量的影响外,清洁工作是影响纺纱过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棉纱布面质量的疵点数量分析,约60%的细小纱疵源于棉花质量的影响,而另外30-35%的细小纱疵则是因为设备、生产车间、空调等的清洁工作不到位。特别是梳棉机、精梳机、粗纱机、细纱机和络筒机的清洁工作对棉纱的细小纱疵数量影响尤为明显。尤其是对于40支以上的精梳纱支,其细小纱疵对清洁工作的敏感度非常高。如果在纺纱过程中对细纱机进行彻底清洁,棉纱的细小疵点数量可以下降近50%。
这个数据对于纺织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进。对于进口设备来说,整个清洁工作比国产设备要容易得多,这是由设备本身的质量决定的。也就是说,当使用国产设备生产高质量、少疵点的棉纱时,必须对纺纱设备和车间的清洁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减少棉纱的细小纱疵是不现实的。加强纺纱过程中的清洁工作,可以减少棉纱的细小纱疵数量,这对于拼设备、拼纺纱器材、拼纺纱原料的纺织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棉纱的纱疵和细小纱疵的数量不会大幅度降低。这意味着,要降低棉纱的纱疵和细小纱疵,就需要对整个纺纱系统工程进行优化,而不是仅仅严格控制某一个方面,如纺纱工艺、设备、原料或清洁管理等。
4.制定棉纱细小纱疵控制标准
要很好地降低纺纱过程中棉纱的细小纱疵数量就必须严格制定棉纱的细小纱疵质量控制标准。了解棉纱不同的细小纱疵标准是降低棉纱细小纱疵的主要原因和关键性因素,对于棉纱细小纱疵标准的制定一定要根据织物的组织结构对棉纱疵点的需要来确定。这样才有利于棉纱疵点数量和细小纱疵的减少,不同的棉纱支数、不同的棉纱形式对细小纱疵的标准要求不同。
关于棉纱细小纱疵的质量标准也必须根据棉纱的支数范围来制定,这样会更有利于棉纱细小纱疵的降低。棉纱细小纱疵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对棉纱的十万米纱疵A1、A2、B1、B2、C1、C2、H1而言,而最应该引起高度注意的细小纱疵是A1、A2、B1、H1,主要将棉纱的A1、A2、B1、H1纱疵降低到很少。
棉纱的其他类纱疵,如A3、A4、B3、B4、C3、C4、D2、D3、D4、E、F、G、H2、I1、I2,同样会显著下降。对于棉纱细小纱疵的质量标准,通常要求最优等级的纱线,细小纱疵数量小于等于乌斯特统计公报5%水平的数据。一般等级的纱线,介于乌斯特统计公报5%水平到50%水平之间。如果棉纱的细小纱疵数量超出乌斯特统计公报75%水平,则表明棉纱细小纱疵的控制效果较差。因此,降低棉纱细小纱疵,必须以细小纱疵数量标准为依据,否则会缺乏明确的方向。
5.结 语
在降低棉纱细小纱疵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混配棉棉花的长度、细度、成熟度、短绒率和疵点数量制定严格的控制标准。其次,纺纱工厂中关键性工序的梳棉条质量和精梳条质量也需要制定标准并进行严格控制。此外,纺纱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操作管理和清洁标准。同时,制定棉纱细小纱疵质量控制标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只有采取这一系列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棉纱的细小纱疵。
来源:中国纱线网
编辑: 中国纱线网,转载请注 明出处
想要获取更多纺织资讯和最新行情,关注公众号「纱线网newyarn」,回复「行情」,及时获取最新纺织行情;回复「加群」,邀请您加入1000个纺织群;回复「招聘」,查看最新岗位信息。
长按扫码关注中国纱线网官方唯一公众号纱线网newyarn
关注纺织热点,解读行业政策,发布企业动态。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