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繁枫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和施工准备。总经理苗伟伟站在26.6亩的土地上,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感慨道:“几天前,我们还在为土地招拍挂做最后准备。今天,项目就已经正式启动了。”从11月5日完成土地招拍挂,到11月7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正式具备开工条件,仅用3天。这个速度,连苗伟伟自己都不敢相信:“我们原本预计至少要几个月。”
这不是个例,而是松江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是街镇协同招商机制的探索,是“两证合一”的制度创新,更体现了松江“店小二”把企业阻点当作工作重点的服务理念。
打造“松江样本”,“领头雁”为何选择洞泾?
今年年初,九里亭街道招商人员得知,繁枫新能源正在寻找上海的落脚点。这家企业来头不小——母公司繁枫真空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客户包括华为、比亚迪、苹果等公司。但九里亭街道面临一个现实困境:缺乏工业用地。按照传统思维,这个项目可能就此搁浅,但松江区今年1月起试行的《招商引资项目流转和财力共享管理办法》,改变了这一切。这正是“松江样本”的核心要义——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
“区委、区政府明确要求‘好项目不缺土地’。”洞泾镇镇长李子回忆,九里亭街道主动共享项目信息,洞泾镇获得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企业,主动上门拜访。洞泾镇描绘的产业前景,让企业看到了机遇。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我们不是单纯引进一个企业。”李子说得很坦诚,“洞泾已经集聚了微釜半导体等真空行业关联企业,正在推进国家集成电路微纳检测设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上海)落地。我们计划邀请真空行业协会来松江,围绕繁枫、微釜、国家集成电路微纳检测设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项目,进一步汇聚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真空装备特色产业集群,为松江千亿级高端装备产业增添新动能。”
产业集群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繁枫新能源从事碲化镉新能源材料研发和光学元器件生产,本身是中国真空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对这样的企业而言,产业集群意味着上下游协同、技术共享、人才流动——这些都是最稀缺的资源。
项目很快敲定:占地26.6亩,计划总投资2.7亿元,预计达产销售4亿元。根据新机制,这个由九里亭街道引进、洞泾镇落地的项目,洞泾镇给予了九里亭街道一次性项目信息奖励。“正是在机制的保障下,项目不仅在松江获批了满意的面积,还找到了适合发展的产业环境。”李子说。
刷新“松江速度”,9个月跑完“收储—出让—开工”全程
时间拨回到今年2月,洞泾镇刚刚完成对一家汽车装饰配件企业26.6亩土地的回购。“这家企业其实也是不错的企业,但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它的产业定位不符合当前发展方向,市场在萎缩。”李子说,“企业主动提出收储。”
按照传统流程,土地从收储到出让需要一到两年,但洞泾镇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路:一方面加快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另一方面同步推进供地准备工作。
![]()
“当年收储、当年入库、当年出让、当年开工。”从2月到11月,9个月时间里,洞泾镇完成了两步工作:既盘活了存量土地,又落地了新项目,跑出了“松江速度”。速度背后是机制创新,今年4月起,洞泾镇组建了服务专班,由上海洞泾人工智能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玉华带队,倒排工期,每周五在微信群发布进度。“企业阻点就是工作重点”成为服务专班的铁律。
![]()
企业提出开设临时出入口的需求,服务专班协调松江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现场勘察解决;临水临电问题,服务专班通过多方协调保障到位;需要租赁临时用地,服务专班联系镇城建中心办理……更关键的创新在于“预审指导+并联审批”。洞泾镇联合区规资部门,把传统的“串联流程”改为“并联办理”,提前完成了拿地方案预审、规划参数确认等前置工作。
![]()
项目蒸镀设备
![]()
项目自动化封装线
“以前是办完这个再办那个,现在是能同步办的就同步办。”冯玉华解释。正是这种流程再造,为项目落地争取了先机。
树立“松江示范”,首个产业项目“两证合一”的突破
11月6日,对区规划资源局来说,是忙碌而特殊的一天。在内部科室高效协作、洞泾镇服务专员陪同帮办下,繁枫新能源在交地当天领取了土地证,并在完成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复的基础上,还拿到了一张全新的证书——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这是松江首个产业项目‘两证合一’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区规资局规建科科长李静介绍。
![]()
什么是“两证合一”?这需要从传统流程说起。以前,企业拿到土地证后,要专门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时限1个工作日;拿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再申报设计方案,审批需20个工作日;方案批复后才能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需5个工作日。“现在我们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合二为一,一天办结。”李静说,“企业只要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申报,免去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报流程,拿证即实现了两证合一。”
![]()
这一创新举措源于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在今年3月的工作部署。区规资局在“交地即交证”的基础上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度,率先在产业项目上进行探索,形成了可供全市借鉴的“松江示范”。
繁枫新能源办证负责人李国强算了一笔账:“以前从土地合同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可能要90个工作日,现在拿地即交证、两证齐发,给我们‘抢’了60到70天。”他感慨道:“整个松江的营商环境特别好,加班加点帮我们办理,手把手教我们上传系统平台。”
![]()
11月7日,在区建管委的全程服务保障下,企业顺利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对苗伟伟来说,选择松江洞泾,看重的不只是速度,更是未来。繁枫新能源将在洞泾投放至少两项国家级“卡脖子”技术。其中最核心的是oled面板用离子注入装备——这项技术此前被国外垄断。
![]()
繁枫新能源洞泾项目效果图
从“串联”到“并联”,从“两证分离”到“两证合一”,再到施工许可证的快速落地,洞泾镇和区投促服务中心、区规资局、区建管委等部门的探索,为松江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生动注解。
■记者 韩海峰 摄报
■文字编辑 张小小
■栏目责编 李于伯 ■栏目主编 张晋洲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