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时节,细雨微寒,但在大金空调南京金陵模范事务所内,气氛却火热异常。11月7日,2025年第十一届江苏省家电家装职业技能竞赛制冷与空调项目总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省13个赛区,历经四个月层层选拔出142名顶尖高手齐聚一堂,在电路排布、铜管焊接等环节展开了一场对精度、速度与熟练度的极致较量。
![]()
“一焊定成败”,0.1毫米的较量
比赛现场,安静得只能听到电流的嗡鸣与焊枪的轻响。选手们全神贯注,手中的焊枪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每一次落点都决定着作品的命运。“焊穿,就是最大的失误。”大赛裁判长、大金空调技术部孙川部长道出了比赛的关键——在空调系统中,焊接的气密性直接决定制冷效果,微米级的泄漏都可能导致系统失效。
![]()
来自大金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辉解释:“焊接不仅要牢固,更要‘漂亮’,焊缝均匀饱满才能确保长期使用不泄漏。这80%的实操占比,考的就是真功夫。”
![]()
本次大赛的选手构成颇具亮点:既有身经百战的一线工程师,也有来自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在校学生。企业职工与在校学子同台比拼,成为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
在特别设置的“校企合作传帮带”环节,十位来自大金、格力、美的等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与十名优秀学子结为师徒。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的贺一腾同学坦言:“在学校学理论,跟师傅学经验。这次拜师,就是希望未来工作中能少走弯路,把一线经验提前‘充值’。”
大赛“进化论”:从“搭台比武”到“产教融合引擎”
江苏省家用电器协会党支部书记钱争鸣回顾了大赛十一年的变迁:“最初我们要动员参赛,如今企业、学校主动上门。赛事已从单纯的技能比拼,演进为行业人才生态的构建平台。”她指出,随着技术从“互联网+”迈向“AI+”,大赛考核内容也从单一的焊接,扩展至电路技术、智能化操作等综合能力,但核心始终是“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实操精神。
![]()
据统计,十一届大赛已累计为行业培养超千名高级工、数十名技师与高级技师。本届大赛中表现优异的选手更有机会获得高级工、技师等级证书,并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五一工匠等荣誉的优先推荐资格。
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副主任苗剑东也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根据国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部署,至2035年将培养2000名大国工匠、1万名省级工匠。江苏省总工会与家电协会为本次大赛设置了专项奖金,打通了“技能大赛-职业等级-荣誉体系”的成长通道。
![]()
随着各代表队举牌进入赛场,焊光再次亮起。这场在冬日细雨中的技艺角逐,不仅是对选手技能的检验,更成为江苏打造高技能人才大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切面。在这里,每一个弯管的角度,每一道焊缝的均匀,都在默默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工匠故事”。
![]()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孙茂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