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开社交平台,眼睛都快被同一种视频腌入味了!
简直像复制粘贴出来的,连标点符号都透着敷衍!
![]()
开头必是个女生捂着脸哭,文案更是没新意到让人想翻白眼:
“第一批吃奶皮子糖葫芦的人,栽了!”
![]()
“跟风吃这玩意儿的,都成受害者了!”“
我算是知道啥叫花钱买罪受,这奶皮子糖葫芦坑哭我!”.
![]()
哭完就开始炫 “罪证”,草莓的、晴王葡萄的、菠萝蜜的……
各种口味的奶皮子糖葫芦摆了一桌子,镜头怼得近,好像多好吃似的。
可下一秒画风突变,镜头 “唰” 地转到她脸上,那脸色黄得像刚从黄土堆里爬出来,她还一脸惊恐地喊:
![]()
“等等!我脸咋成这样了?跟被抽了气血似的!”
“不是吧?我这才多大啊,脸垮得跟 50 岁大妈一样,皱纹都快能夹死蚊子了!”
![]()
接着就是医院戏码,拿着检查单对着镜头叹气,说医生诊断是 “糖化脸”,还特意强调 “都是这奶皮子糖葫芦惹的祸,以后可别吃了”。
你以为这是好心做避雷科普?别傻了!
![]()
等到视频最后一秒,狐狸尾巴才露出来 —— 原来就是个卖药的!
评论区里的托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一唱一和演双簧:
![]()
“博主最后喝的那玩意儿叫啥啊?我也想试试!”
“叫某某饮,我喝了俩礼拜,脸都亮堂了!”
![]()
好家伙!这奶皮子糖葫芦可真是 “顶流网红” 里的战斗机,不光让小摊主赚得盆满钵满,让美食测评博主有了流量密码。
现在居然还催生出这么一条黑不拉几的带货产业链,真是把 “割韭菜” 玩出了新高度!
今年秋冬,这奶皮子糖葫芦突然就火得一塌糊涂,可要说做法,简直简单到离谱:
就是在普通水果糖葫芦中间塞点干得噎人的酸奶,最后再贴一层内蒙古奶皮子,就敢拿出来当 “新奇玩意儿” 卖。
![]()
你猜猜这么一串 “平平无奇” 的糖葫芦,能卖到多少钱?78 元?98 元?
都小瞧它了!有的地方居然敢卖 128 元一串!
就这价格,线下还能让人大排长队,真是应了那句 “人傻钱多速来”!
![]()
全国各地的 “冤种” 们跟疯了似的,为了买一串,能从天亮排到天黑。
杭州那边,排 3 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上海的队伍能绕街角好几圈,有人硬生生站到腿抽筋;
![]()
吉林下雨天都挡不住排队的人,伞挤伞、人挨人,场面乱得像菜市场;
沈阳更夸张,排 4 个小时都未必能买上,有的人排到最后还被通知 “卖完了”,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
排队的时候更热闹,插队的、吵架的、雇黄牛代排的,丑态百出到让人看不下去。
有没排到的直接在现场破口大骂,吓得奶皮子糖葫芦主理人只能出来挨个道歉,苦口婆心地劝大家 “别排了,下次再来吧”。
![]()
可根本没人听,大家眼里就只有那串糖葫芦。
![]()
花大价钱、遭老罪才吃到嘴,按理说这糖葫芦得好吃到能上天吧?
可实际上呢?好多人吃完都吐槽 “踩了个大雷”!
![]()
“难吃死了!一口下去全是糖精味,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嚼糖块,谁买谁是大冤种!
网上吹得那么厉害,我还以为多好吃,结果落差大到能噎死我!”
![]()
“这辈子在互联网上踩过最大的坑,就是信了博主的鬼话!真不知道他们是咋忍着恶心吃下去的,怕不是拿了钱昧着良心说话!”
![]()
“那味儿绝了,像小孩吐奶的味道,混在一起吃,简直跟呕吐物没两样,差点把我早饭都吐出来!”
![]()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也正常。
可你有没有发现,只要互联网一营销、美食博主一吹捧,总有一堆网红美食能火出圈,引得一群人跟没头苍蝇似的跟风排队。
![]()
就说前段时间,网红乌拉拉带火了郑州一家卖炒八掺的小店。
本来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夫妻店,老板夫妻俩勤勤恳恳做生意,结果被乌拉拉一带,直接成了 “网红打卡地”。
![]()
每天排队的人能排出去 5、600 米,早上 6 点就有人来占位置,排 4 个小时是常事,把整条路堵得水泄不通,连电动车都过不去。
黄牛更是瞅准了机会,代排号居然卖到 500 元一个,真是把 “趁火打劫” 玩明白了!
![]()
老板都 60 岁了,本来身体就不算好,结果火了之后,每天从早忙到晚,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休息了。
到了晚上 9 点,老板实在撑不住想关门,居然还被排队的顾客道德绑架:
“你咋能说关就关?太让人寒心了!”
“人家都排了 5 个小时了,你就不能再做一份?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
人家夫妻俩本本分分做生意,凭啥要被这种跟风打卡的狂欢逼到崩溃?
更别说现在还热度不减的景德镇鸡排主理人,每天被蹭热度的直播博主、跟风的顾客围得水泄不通,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
有人还埋怨他 “没情绪价值”,甚至在现场拉拽他,硬要他发表演讲,真是把别人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热闹看!
![]()
在这种盲目跟风的风气里,网红美食界就跟开了倍速似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出个 “新品”,反正总有源源不断的韭菜等着被割。
之前 Labubu 火的时候,有些商家就动了歪心思,推出了 “Labubu 果切拼盘”。
![]()
几块西瓜用模具压成 Labubu 的形状,再放几颗蓝莓,就敢卖 65 元;
![]()
要是装进木盒子,多放几种水果,直接卖到 135 元,这哪是卖果切,分明是抢钱!
![]()
还有最近上热搜的 “上海高雅螺蛳粉”,取了个听起来像法国内衣品牌的名字。
![]()
把店面装成原木风,菜单设计得极简,就这么一套 “包装”,一份螺蛳粉居然卖到 108 元!
![]()
可即便这么贵,还是有一堆上海人慕名去尝鲜,真是搞不懂这 “高雅” 到底高在哪。
![]()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刚好能形容这群跟风者的脑子 —— 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
说白了就是怕错过社交活动、新奇体验,怕自己跟不上别人的脚步,所以天天刷社交媒体,盯着别人的动态,生怕自己被孤立。
![]()
对他们来说,奶皮子糖葫芦根本不是吃的,而是 “我跟上潮流了” 的资格证。
一次次为网红美食排队,排的不是想吃的欲望,而是怕自己错过潮流的恐惧。
可这种恐惧只会慢慢啃掉生活的真实感和幸福感,让他们根本听不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
总是跟着别人的脚步走,不仅没得到充实和满足,反而让心里的不安和焦虑越来越重。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不是要拒绝所有网红美食,而是要找回自己的节奏,学会独立思考:
到底是自己想吃,还是因为别人都吃所以才想吃?
是自己真的觉得好,还是因为别人说好在跟风?
让舌头决定什么好吃,而不是被算法牵着走;
让好奇心驱动自己去探索,而不是被错失恐惧症逼着行动;让真实的愉悦成为标准,而不是为了社交平台上的几个点赞。
要学会享受错过的自由,别总盯着别人的生活,把自己的日子过明白才最重要。
就像黑塞说的:“您不必与他人比较,如果您天性是蝙蝠,就不会成为鸵鸟。
您时常认为自己非同常人,自责您走的路与众不同。您必须放弃这些想法,去看火,去看云。”
别为了那点虚无的 “潮流”,丢了自己的生活,不值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