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起,乌克兰就没安生过,俄军一轮接一轮的轰炸下来。
到11月9日,这个国家直接陷入了一片漆黑,全境大范围停电,基辅、哈尔科夫这些主要城市都没能幸免,这恐怕是俄乌开打以来,乌克兰最狼狈的两天。
![]()
基辅到哈尔科夫的电力城际列车跑半路就趴了窝,乌克兰当局调了内燃机车过来,干脆把这列车拖去了波尔塔瓦。
这举动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他们心里门儿清,这些城市的电力短期内根本回不来,电力机车想再承担客运、货运甚至武器运输,纯属奢望。
能源系统停摆,多地设施被炸后难恢复
![]()
哈尔科夫州的兹米耶夫斯卡亚火电站在9日凌晨被俄军炸了个正着,紧接着乌克兰能源公司就发了通知,旗下所有火力发电站都得暂停运作,毕竟俄军的导弹袭击实在太猛,撑不住了。
基辅的有轨电车还因为电力波动起了火,这场景想想都让人揪心。
11月8日深夜,哈尔科夫州、波尔塔瓦州一带还出现了严重的电网波动,整个电力系统跟筛糠似的。
![]()
乌克兰能源部长斯维特拉娜·格林丘克后来出来说,能源供应系统已经部分恢复稳定,停电是维修的必要举措,这话听着有点嘴硬。
全境都黑透了,电力机车停了,电车也起火了,就算部分稳定了,离正常运转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本来想看看有没有局部恢复供电的实际消息,后来发现连基础的路灯都没亮起来,所谓的维修必要举措,更像是对现状的无奈说辞。
![]()
俄军这轮打能源设施的路子其实很明确,波尔塔瓦州的别尔斯克油气加工厂挨了2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切尔尼戈夫州4号油气开采区被4枚同款导弹炸了,储存天然气的设备大概率是毁了。
哈尔科夫的天然气厂、热电厂这些关键设施,更是被8枚该型号导弹盯上。
如此看来,俄军就是冲着让乌克兰彻底断能去的,毕竟能源是民生和战争的基础,没了能源,乌克兰后续的运转都会成问题。
![]()
交通与补给瘫痪,前线后勤遭致命打击
能源一断,交通紧跟着就垮了,乌克兰铁路公司直接无限期暂停了开往克拉马托尔斯克的列车服务,要知道这里可是乌军通过铁路运兵的前线终点站。
这一下,前线想靠铁路补兵,难度直接翻倍,波尔塔瓦州格列比翁卡镇的铁路货运站更惨,被俄军发射的伊朗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给炸了。
![]()
这款无人机还有个外号叫“小摩托”,说实话,俄军用它炸铁路设施真是选对了家伙,它成本不高,顺着铁路线飞,专门盯着火车头和车站炸,性价比高得很。
本来想不通俄军为啥频频用这款无人机,后来发现铁路线是乌克兰运输的命脉,掐断这里,不管是民用物资还是军用装备,都难往前线送,这种打法看着简单,却精准戳中了乌克兰的软肋。
除了铁路,俄军的火力还覆盖了更多关键目标,11月8日这天,俄军总计发射了超过450架自杀式无人机和45枚导弹。
![]()
这些弹药里,有10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还有13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这13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可不是普通武器,按相关国际规定算是“全球禁用”的。
它配备的9M729型巡航导弹能装500公斤弹头,威力比“小摩托”大多了。
乌克兰军队之前总说拦截了不少俄军导弹,但这轮全境停电、设施全毁的局面,很显然,他们的防空拦截完全没起到作用。
![]()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不仅常规威力大,还能配备核弹头,俄军这次亮出来,摆明了是在发警告。
警告乌克兰,也警告一直给乌克兰递援助的西方国家和北约。
这13枚禁用导弹的出现,更像是俄军的一次“实力展示”,他们就是想告诉外界,要是战争继续升级,西方援助不收敛,他们不排除动用更强硬的手段,甚至不排除核打击的可能。
![]()
毫无疑问,乌克兰现在面临的不只是短期的停电和交通瘫痪,更要面对俄军强硬态度带来的巨大压力。
这场连续两天的轰炸,把乌克兰的能源和交通打回了原点,乌克兰当局就算嘴上不服软,实际的困境也摆在那里。
而俄军放出的核打击警告,更是让俄乌冲突的紧张氛围升级,继续打下去,最受苦的还是两国的普通民众。
![]()
希望各方能早点冷静下来,毕竟靠轰炸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回到谈判桌,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