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初二男生神似35岁中年人,母亲看了都恍惚,山东家长:看我家巨虎

0
分享至

家有“窜天猴”式疯狂长个儿的娃,不少家长第一反应是拍着胸脯炫耀,殊不知这很可能是场“反向操作”,悄悄耽误了孩子的最终身高!山东青岛就有这么个初二男生,堪称“早熟界显眼包”——才14岁的年纪,身高就跟坐了火箭似的飙到1米84,体重更是直奔200斤,圆乎乎的脸蛋上,下巴和嘴角的绒毛都长成了淡淡的胡子,凑近了看都能看出点“男子汉气概”。他妈妈每次喊他吃饭都打趣地叫“巨虎”,说这体型在家走两步都得小心撞着家具。最逗的是邻居阿姨,有回傍晚没开灯,这男孩开门拿快递,阿姨愣是后退半步客气道:“小伙子,你是来找我们家老王的?”等看清脸才惊掉下巴:“哎哟!是小宇啊?这模样跟半年前完全不一样了,看着比我家娃他爸还成熟硬朗!”



比这更有“戏剧效果”的是河南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娃,名叫壮壮。这孩子骨架大,再加上平时爱吃肉,体型比同龄孩子壮一圈,尤其是冬天裹着厚重的棉袄,从背后看那宽厚的肩膀、沉稳的走路姿势,活脱脱一个中年大叔。有回壮壮奶奶的妹妹来串门,刚进门看见壮壮在客厅看电视,立马拉着奶奶小声问:“姐,这是你家新请的帮工?看着挺实在的。”奶奶笑得直不起腰:“这是你大外孙壮壮啊!才10岁零3个月!”亲戚当场石化,凑过去看了半天才敢相信:“这也太显老了,我还以为是你家儿子的朋友呢!”其实壮壮心里也委屈,每次跟妈妈去超市,收银员总喊他“小朋友的爸爸”,有次学校组织亲子活动,他甚至被其他家长当成了“提前来帮忙的高年级学生”。这种“外表成年、内心还是小屁孩”的强烈反差,现在在各地都不算新鲜事,但越看越让人觉得不对劲——孩子明明还会为了一块橡皮跟同学吵架,会抱着奥特曼玩偶睡觉,可身体却先一步“偷跑”长成了小大人。



一提到山东娃,大家下意识就想到“高个子”,不少人还开玩笑说“山东人的基因里藏着增高密码”,但其实基因只是“辅助项”,真正的“功臣”是实打实的好伙食!在山东,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肉蛋奶管够”都是家庭餐桌的基本准则。早上一杯鲜牛奶配鸡蛋是标配,中午炖排骨、炒牛肉轮流上,晚上还得再来个鸡腿“加餐”,就连农村的爷爷奶奶,也会定期赶集给孙子买纯牛奶和牛排,生怕孩子营养跟不上。有个山东农村的宝妈分享,她家孩子每周至少吃5次牛肉,逢年过节更是炖肘子、烤羊腿轮番上阵,用她的话说:“咱别的不敢保证,让孩子吃好喝好肯定没问题!”这种“硬核饮食”的效果立竿见影——有回广东某小学的篮球队去山东打友谊赛,赛前热身时就傻了眼:自家队员平均身高1米45,而山东队的小学生个个身高超1米5,最高的一个甚至快1米6了。比赛时更是全程“海拔压制”,广东队的孩子跳起来都够不着山东队的篮板,最后输得心服口服,教练赛后调侃:“这哪是小学生比赛,简直是‘巨人国’对‘小矮人’啊!”其实东北、河北的孩子也有类似的“身高优势”,只不过山东人口基数大,再加上各种“高个子趣闻”在网上传播,才成了大家口中的“身高天花板”。但营养太“猛”也有副作用,就像给小树苗浇太多肥料会“烧苗”一样,孩子的身体发育一路狂飙,心理却还在按照正常节奏慢吞吞成长,常常会出现“身体想做大人事,脑子还停在孩童期”的尴尬——比如身高1米8的初中生,还会因为妈妈不给买玩具哭闹,身高1米5的小学生,却被陌生人要求“像个大人一样懂事”,这种不协调感让孩子格外困惑。



跟山东娃家长的“甜蜜烦恼”相反,很多地区的家长正被“孩子长得慢”逼得焦虑失眠。小区里只要有家长聚在一起,话题十有八九离不开“身高”:“我们家娃三年级才1米3,是不是太矮了?”“隔壁小明比我们家小半岁,都比我们高5厘米了!”为了让孩子长高,家长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钙片买最贵的,堆在抽屉里像小山一样;骨头汤天天熬,锅都熬得发黑包浆,连家里的狗都喝腻了;牛奶更是把孩子当“水桶”灌,早中晚各一杯,孩子喝到看见牛奶就反胃。更有甚者,听说“生长激素能增高”,居然想带小学的孩子去医院打针,恨不得给娃装个“身高增长加速器”,让他一天蹿1厘米才满意。可儿科医生早就科普过,男孩的身高“爆发期”大多集中在初二、初三,这时候身高一年涨10厘米都很常见,到了高中还能再“冲一波业绩”,平均再涨5 - 8厘米。而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本来就慢,每年涨5 - 7厘米都是正常范围,长得矮点根本不是“落后”,顶多是“发育进度条加载得慢了点”,就像有的种子春天发芽,有的要等到夏天,纯属正常操作。那些小学阶段就“鹤立鸡群”的孩子,很多并不是“天赋异禀”,只是发育提前了而已。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娃的营养早就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而是“溢不溢出”的问题。炸鸡、汉堡、奶茶这些高糖高热量的零食成了孩子的“日常标配”,再加上家长总怕孩子“吃不饱”,每顿都逼着多吃一碗饭,导致蛋白质和热量常常超标。这种“过度喂养”的后果,就是让孩子的发育提前“抢跑”——医学上称之为“性早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骨龄提前闭合。骨龄就像孩子身高增长的“时间开关”,正常情况下,骨龄和实际年龄基本一致,会慢慢闭合,直到青春期结束。但如果营养过剩导致骨龄提前1 - 2年闭合,就相当于给身高增长“拉了手刹”。打个比方,正常孩子的身高增长“有效期”到16岁,而骨龄提前闭合的孩子可能14岁就“到期”了。有个临床案例很典型:一个10岁的男孩身高1米55,比同龄孩子高一大截,家长还很骄傲,结果去医院测骨龄发现已经12岁了,骨龄线都快闭合了,医生预测他最终身高可能连1米7都达不到。而另一个10岁身高才1米4的男孩,骨龄只有9岁,医生说他后续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最终大概率能长到1米8以上。这就是“早长”和“晚长”的区别,那些提前“冲刺”的孩子,等别的娃开始发力猛长时,他们早就“没油可加”了,最终身高反而不如预期,这波“拔苗助长”的操作,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比“过度喂养”更坑娃的,是家长们的“双标式期待”:既盼着孩子考进年级前十,周末排满补习班、兴趣班,连吃饭都得催着“快点吃,吃完写作业”;又希望娃长得比同龄人高一头,成为“身高担当”。可他们不知道,身高增长除了营养,还离不开睡眠和运动两大“关键因素”。生长激素是促进身高增长的“核心动力”,而它的分泌有严格的“时间窗口”——主要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之间大量分泌,而且必须是深度睡眠状态下才会分泌旺盛。但现在的孩子,光是写作业就常常写到晚上10点以后,再加上睡前刷手机、玩游戏,真正进入深度睡眠的时间少得可怜,生长激素自然分泌不足。运动方面更不用说了,体育课被占用成了“常态”,放学回家就被关在房间写作业,周末要么上补习班,要么在家看电视,能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的孩子寥寥无几。要知道,篮球、跳绳、游泳这些纵向拉伸类运动,能刺激骨骼生长,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可现在这些运动对很多孩子来说成了“奢侈品”。生长激素堪称“熬夜杀手”和“久坐天敌”,一边让孩子熬夜刷题,一边又盼着他长高,这简直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么折腾下来,孩子的身高能好才怪!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城市的家长已经开始“科学养娃”,不少人从孩子3岁起就定期带娃去医院测骨龄,拿着生长曲线图跟医生反复研究,一旦发现骨龄有提前的趋势,就及时调整饮食和作息。但在一些小地方,“老观念”还根深蒂固,很多家长信奉“晚长能翻盘”,觉得“小时候矮没事,青春期一到自然就长高了”,还有人坚信“骨头汤补钙神效”,哪怕医生反复强调“骨头汤里全是脂肪,补钙效果不如一杯牛奶”,他们还是天天给孩子熬。其实“早长还是晚长”不能靠猜,得靠骨龄说话,要是骨龄已经提前闭合,再等“晚长”就彻底来不及了。而且这事儿不分国界,日本和韩国就是典型例子——这两个国家的青少年营养条件一直很好,牛奶、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常年供应充足,前几十年青少年身高也一直在增长,可近十几年却几乎停滞不前。相关研究发现,根本原因不是营养跟不上,而是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太大,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课外补习班排得比成年人上班还满,连运动的时间都没有,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自然没力气长身高了。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身高增长不是“吃得多就行”,而是要营养、睡眠、运动“三管齐下”。



这里必须给家有男孩的家长吃颗“定心丸”:男孩的发育本来就比女孩晚两三年。女孩一般在10 - 12岁进入青春期,身高开始猛涨,而男孩大多要等到12 - 14岁才会启动“身高引擎”。所以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三到五年级,男孩身高比女孩矮一截是正常现象,根本不用慌。而且身高这东西,就像“遗传套餐”,父母的身高基本决定了孩子的身高框架。医学上有个简单的身高预测公式:男孩成年身高≈(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厘米)÷2,上下浮动5厘米。也就是说,要是父母身高都不算高,想让孩子长到1米9基本不现实,光靠多吃两碗饭、多补几片钙片根本不可能逆天改命。那些发育晚的孩子,只要身体健康,没有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问题,大多能在青春期“后来者居上”,达到遗传给他们的身高上限。有个同事分享,他小时候一直是班里最矮的,直到初三才开始长个子,一年涨了12厘米,最终身高1米78,跟公式预测的一模一样。相反,要是硬要催着孩子“拔苗助长”,比如给孩子吃各种“增高保健品”(很多含有激素),或者逼着孩子过量运动,只会打乱身体的“生长节奏”,导致内分泌紊乱,甚至引发性早熟,反而让骨龄提前闭合,最终身高比预期还矮,真是得不偿失。

说到底,孩子长得太快真不是啥值得炫耀的事,反而可能是“童年被提前透支”的信号。有些家长觉得“娃像小大人一样成熟就是有出息”,带着孩子出门时,还会故意让孩子“装大人”打招呼,甚至用“你都这么高了,得懂事”来要求孩子。可他们没看到孩子背后的委屈:14岁的男孩,本该在球场上跟伙伴们尽情撒欢,为了一个进球欢呼雀跃,却因为留着胡子、身高过人,被陌生人喊“大叔”,连买儿童票都被售票员反复盘问;10岁的孩子,本该抱着漫画书看得津津有味,却被亲戚调侃“长得太着急”,甚至被要求“让着比自己小的孩子”,哪怕自己也只是个需要照顾的小朋友。有个15岁的“小巨人”就说过:“我宁愿自己矮一点,这样就能跟同学一起去游乐园玩过山车,不用因为身高超标被拒绝,也不用每次合影都被推到最后一排当‘背景板’。”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那些被“提前长大”的时光,再也补不回来了,这种心理上的缺失,比身高矮几厘米更可惜。

其实我们真正该调整的,不是孩子的身高,而是自己的心态和教育方式。发育这事儿,就像熬一锅好粥,火太急了会糊锅,火太小了煮不熟,唯有耐心守候,掌握好火候,才能熬出香气四溢的成果。家长们与其天天盯着孩子的身高数字焦虑,不如做好这几件事:保证孩子每天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均衡搭配蔬菜和肉类,别让孩子暴饮暴食也别盲目进补;督促孩子晚上9点半前上床睡觉,保证8 - 10小时的睡眠时间,让生长激素好好分泌;每天抽半小时陪孩子做运动,篮球、跳绳、游泳都行,既能锻炼骨骼又能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告诉他们“不管高矮,你都是独一无二的”,别让身高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从来不是“比身高、比成绩”的竞赛,健康、快乐、有安全感的童年,才是他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发育这件事,着急没用,勉强不得,顺其自然,静待花开,才是最好的“增高秘籍”,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1 14:18:21
男子追赶偷狗贼遭棒击并被毒针射死,15年后一主犯仍在逃,受害者儿子:想为父亲申报见义勇为

男子追赶偷狗贼遭棒击并被毒针射死,15年后一主犯仍在逃,受害者儿子:想为父亲申报见义勇为

极目新闻
2025-11-11 09:22:54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大风新闻
2025-11-10 17:49:08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农户23年前响应号召种下300亩杨树,成材后发现被纳入保护区禁止采伐,官方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14:19:28
环球小姐“硬刚”主办方,那个辱骂墨西哥小姐的总监原来劣迹斑斑……

环球小姐“硬刚”主办方,那个辱骂墨西哥小姐的总监原来劣迹斑斑……

新民周刊
2025-11-10 19:48:04
终于见到本人了 没有传说中那么漂亮 不是保安护驾 感觉就是一路人甲

终于见到本人了 没有传说中那么漂亮 不是保安护驾 感觉就是一路人甲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11 11:02:37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中方就菲律宾遭受台风灾害向菲人民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中方就菲律宾遭受台风灾害向菲人民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14:29:04
200元补贴!上万深圳人将接到这一电话

200元补贴!上万深圳人将接到这一电话

深圳晚报
2025-11-11 12:39:54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1 00:09:28
全运会大爆冷!头号种子1:4被淘汰,无缘4强,陈幸同逆转晋级4强

全运会大爆冷!头号种子1:4被淘汰,无缘4强,陈幸同逆转晋级4强

国乒二三事
2025-11-11 14:17:37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1 11:56:48
巴菲特谢幕信: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不再写年度股东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巴菲特谢幕信:已捐出13亿美元股票,不再写年度股东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6:17:07
沉默6天后,中国航天传来新消息,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有序推进!

沉默6天后,中国航天传来新消息,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有序推进!

鱼缸里的假山
2025-11-11 11:48:49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头条爆料007
2025-11-10 22:03:53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湖南人民医院事件后续,偷拍者身份已曝光,曾医生有口难辩

平老师666
2025-11-10 23:42:34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8:36:48
“承诺给300万美元”!俄方:成功挫败英乌策反俄飞行员并劫持米格-31战机企图

“承诺给300万美元”!俄方:成功挫败英乌策反俄飞行员并劫持米格-31战机企图

环球网资讯
2025-11-11 13:58:25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深圳晚报
2025-11-11 07:59:35
2025-11-11 16:04:49
圆圆神神神
圆圆神神神
兴趣使然的一个人
2010文章数 13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二宝突发情况两口连夜带着去医院,刚到地方孩子就要回家,样子让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头条要闻

欧洲高颜值王室访华:曾与高中老师结婚 二婚嫁入王室

体育要闻

维金斯0.4秒空接暴扣绝杀 热火险胜骑士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旅游
艺术
健康

静奢风,有品位的都在穿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临沭曹洼大集火爆出圈 外地游客跨省跨市来山东临沂赶集

艺术要闻

田英章日常书信曝光,字迹开阔惊艳人心!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