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重庆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发生:江北区和渝北区成为历史,行政区划的两江新区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重庆人乃至全国人民面前。这一重大调整为两江新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机遇,资本市场上嗅觉灵敏者迅速将位于新的两江新区内的上市公司划分为“两江新区概念股”,在股吧和雪球论坛等股民聚集地之中讨论热烈。
![]()
其中一家特殊的上市公司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和关注,它就是以地产和环保为主业的财信发展(000838)。尽管这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财信集团正在进行破产重整,但围绕着以上大事件,在11月3日和6日,财信发展(000838)依然分别以涨停收盘,收盘价为3.52元。
涨停背后
除了新的两江新区成立的大背景以外,我们也在从财经专业和资本市场的逻辑去探寻财信发展涨停以外的可能因素。我们一开始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了三个层面的因素:一、控股股东重整带来的实际控制人变更和上市公司转型预期;二、地产板块保交付压力下降;三、环保板块技术改造升级的可能性。但我们仔细分析后,这些理由有些疑惑:
第一点,此前10月17日,财信发展在发布的公告中宣布江西中久天然气集团作为财信发展控股股东重整的中选投资人浮出水面,但当天和次日财信发展的股价连续两天下跌。
第二点,财信发展近5~6年没有新增获取地产项目,其保交付压力已然不大,它的压力或许是来处现金流和业务转型。
第三点,财信发展的环保业务的体量规模较小,每年的营业收入仅1亿左右,除非有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化前景,否则很难支撑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但截至目前财信发展尚未前述信息公开。
正是以上反常现象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我们沿着这条线索继续去挖掘,看到了其控股股东财信集团的前世今生和破产重整中更多的故事。
整整9个月前,财信集团,这家曾经在重庆乃至全国楼市都赫赫有名的房企,同时也是曾经接近全金融牌照的隐形商业帝国,最终,走到了悬崖边上。
2025年2月5日,财信集团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财信发展发布《关于控股股东财信地产、间接控股股东财信集团正式申请重整的进展公告》:“已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提交破产重整申请。”
财信集团,重庆地产六朵金花之一。在地产的黄金年代,它与龙湖、金科、华宇、协信、东原等渝派房企并肩,一时纵横捭阖,风光无限。
时势造英雄。房地产行业风光不再,昔日攻城略地的房企,如今偃旗息鼓,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如今,财信亦不例外。
财信往事
财信集团创始人卢生举构建了庞大的金融帝国,一个全金融牌照的民营资本体系。
60后重庆富豪卢生举创办的财信地产控制着86家企业,业务遍及地产、物管、环保、水务等;财信集团控制的132家企业中,除了地产、物管之外,还有华澳信托以及建筑、投资、经纪等企业及业务。时至今日,在重庆江北嘴,财信旗下的丽晶酒店依旧是最为显眼的地标,与著名文旅IP洪崖洞隔江相望。除此之外,位于铁山坪的赖特与山依旧流淌着豪宅的血脉。不过,一切都悄无声息,全无鼎盛时的贵气。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位于财信老板卢生举老家大足的龙水湖项目的静寂无声:当卢生举从大足出发施展其商业野心的时候,或许他不会想到,其一手创办的财信最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可否认的是,曾经在地产行业大施拳脚的财信,如今早已失去了当初的锐气。在物是人非的地产江湖,卢生举的财信,早已经泛不起一点涟漪。
翻阅《财信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时至今日,财信发展依旧布局在重庆、天津、广东、山东、江苏,其中,重庆有9个项目、江苏有3个项目、广东、山东和天津各有1个项目,竣备10个项目,在建4个项目。而其销售情况并不乐观,2025年上半年公司签约销售面积3.2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仅为9463万元。也就是说,财信发展的核心业务,依旧是房地产开发。
现金流吃紧,是财信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因此,财信发展发布的战略和经营计划,都将“聚焦保现金流”“强化现金流管理”放在首位,而在核心竞争力分析方面,财信依旧将地产开发放在首位,并提及“产品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认知度,房地产开发经验较为丰富”“建立了府系/阅系产品线,为公司规模化、标准化、快速化打下基础”。
同时作为深交所主板的上市公司,财信发展同时面临多个资本市场规则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例如按照最新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其主营业务收入需要保持在3亿元规模以上,同时净资产需要为正数,才能避免被实施重大风险警示,否则可能面临重大退市风险。但财信发展长期没有新增项目,仅能基于现有地产存量资产甩卖以获取现金流,保营收的同时又要保净资产、保现金流,压力巨大,形成了“现金流-营收-净资产”的不可能三角。此外考虑到财信发展依然是以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在长期未获取新的地产项目也没有明确的转型计划的情况下,其可持续经营能力也受到广泛质疑,能否经过审计师和交易所乃至监管部门的考察也是财信发展需要面对的重大考验。
而作为财信集团金融板块“明珠”的华澳信托近几年表现也并不如意。通过《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等,我们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华澳信托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还能达到10.37亿元,净利润为4.24亿元。然而短短四年间,情况发生剧变。2022—2025年上半年,华澳信托净利润分别为-9.67亿元、-4.31亿元、-5.78亿元、-6.23亿元,三年半的时间累计亏损25.99亿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华澳信托营业收入也出现断崖式下跌,2024年开始已经出现负值。此外,自营资产不良率也从2020年的7.72%暴涨至2024年47.03%,不良资产从9.32亿元增长至53.39亿元。这意味着,在近几年时间里,华澳信托约一半资产处于不良状态,在信托行业极为罕见。
另外,根据上海金融监管局出具的《沪金罚决字〔2025〕109号》处罚文件,我们了解到,华澳信托存在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违规刚性兑付,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用印管理不规范、违规销毁用印记录及资料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400万元。同时,华澳信托董事长吴瑞忠因对华澳信托上述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而被警告,并罚款50万元。时任华澳信托总审计师解媛媛因对华澳信托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而被警告,并罚款20万元。时任华澳信托固有业务部总经理高学苹同样对华澳信托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的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而被警告,并罚款15万元。
经营上的巨大困境和高管所受到的严厉处罚,意味着华澳信托的纾困和恢复正常经营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和极为强大的经营能力,进而对财信集团的重整投资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买家之问
有了以上背景,当我们再回头看近几日财信发展(000838)多次涨停收盘时,就更容易理解为何我们疑惑背后的逻辑和原因,以及为何控股股东的重整会引发坊间的猜测和热议了。
2025年10月17日,财信发展发布《关于控股股东财信地产、间接控股股东财信集团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遴选结果的公告》:“2025年10月16日,公司接到管理人通知,管理人已完成财信地产及财信集团等 13 家公司重整投资人招募遴选工作,江西中久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中选投资人。”
江西中久天然气集团,无疑是财信重整事件中的焦点。
公开信息显示,江西中久天然气,由雍芝君、卢一帆夫妻二人全资控股,持股比例分别为90%、10%。2011年,雍芝君投资创办江西省中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15年,在江西省中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相继注册成立江西中久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江西中燃天然气投资公司、江西中玖物流有限公司,当年收购江西玉山利泰天然气有限公司,总注册资本3亿元。这表明江西中久在天然气领域的布局较为纯粹。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既然江西中久一直以来做的都是能源生意,外界就必然对其作为财信集团的投资人有所疑虑。
一个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财信集团的主要资产是以财信发展为代表的地产板块和以华澳信托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前者涉及证券资本市场和民生保交楼,后者涉及强金融监管限制和很高的专业门槛,其复杂性和困难不言而喻。而纯粹做能源起家的江西中久是否具备相关的行业的准入资质和经营能力?这不能不让外界有所怀疑。毕竟华澳信托的注册资本高达25亿,而江西中久的注册资本仅2.6亿,很难履行对华澳信托股东资本补充的义务,进而难以满足作为信托公司控股股东的资格。
其次,卢生举曾拿到了几乎所有的金融牌照,彼时的财信集团既有资质,又有相应的专业经营团队,依旧未能让财信金融帝国崛起并最终遭遇到如此重大的危机。那么,中久既没有信托资质,又缺乏信托乃至其他金融牌照经营的经验,是否能将华澳信托经营得好,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财信发展及其控股股东目前所持有的土地储备约240万平方米,而江西中久没有任何房地产开发经验,其到底有怎样的能力能够帮助财信集团的地产板块走出困境,打开一个新的局面,这是第三个问题。
总结来说,仅有2.6亿注册资本的金融门外汉江西中久到底有没有资格、有多少资金和实力可以拯救债务规模高达200多亿的财信集团,帮助长达5年没有获取新项目的财信发展转型,扶持陷入发展困境和展业困难的华澳信托,这是市场众多参与者和观察者们疑虑和持续关注的。
资本疑云
2025年初,江西中久正式在资本市场上亮相。其长袖善舞让雍芝君这位80后实控人得以在财富的游戏中崭露头角:
2025年3月,新疆火炬发布关于股东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完成过户登记暨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公告,控股股东的变更将导致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赵安林变更为雍芝君。
《新疆火炬燃气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则披露:在避免同业竞争的措施中,相关业务机会将优先提供给新疆火炬实施。
《新疆火炬关于收购江西中久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玉山县利泰天然气有限公司100%股权进展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中披露,新疆火炬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江西中久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所持玉山县利泰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山利泰”)100%的股权。
也就是说,江西中久已经开始把自己位于江西的核心天然气业务转到了新疆火炬并承诺后续优先把天然气业务注入该上市公司。那么江西中久是否还有能力和资源重整财信集团和助力财信发展的转型?如果强行将相关资产注入财信发展会不会构成对新疆火炬或者财信发展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疑问,财信发展的这几次涨停究竟是市场的预期兑现还是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作为局外人终究不得窥其中内情。
回顾往事时我们还发现,财信集团的危机早在2021年便已逐步暴露并成为业内焦点。彼时,财信集团迎来了广东欧昊集团作为白衣骑士驰援。尽管是公开信息,但此前却不为大家所关注的是,欧昊集团作为财信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为45%。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2年间,欧昊集团通过股权投资、借款、担保增信等方式,多次向财信集团输血超过50亿元,以期拯救财信集团于悬崖,但最终这家来自广东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在重庆遭遇了滑铁卢。而同为外地民营企业且规模远远小于广东欧昊的江西中久介入财信集团是会重蹈覆辙还是突出重围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进一步追踪这一线索我们了解到,为了继续拯救财信集团,欧昊集团也组成联合体报名了此次财信集团的重整,并中选为备选投资人。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我们了解到,备选投资人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江西中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担当最终的投资人或履行相应的职责义务,或者给出的方案不是对债权人最有利的,广东欧昊就会顺位顶上成为投资人。蹊跷的是在财信发展的公告中我们找不到对广东欧昊作为备选投资人的公告披露,其中有何内情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一关键信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披露会不会对资本市场参与者尤其是财信发展的中小股东构成影响和风险也只能等待时间的考验了。
静待落槌
在10月17日财信发布的公告中,第三点“本次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及风险提示”明确了两点事项:
一、截至目前,相关方尚未签订重整投资协议,重整投资协议的具体条款、款项支付安排等均尚未确定,重整投资协议涉及的债务清偿方式需进一步商谈确定。是否能签订重整投资协议尚存在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二、财信地产及财信集团破产重整是否成功尚存在不确定性,后续重整实施不排除会涉及公司控制权变动,具体情况需视控股股东的重整情况而定。
在财信集团重整尚未板上钉钉之前,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但我们切实期望并祝福这家重庆的本土企业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挽救,而不是留下一地鸡毛给广大债权人和公众。
当时间回到2022年,卢生举远涉重洋,再未重回故土,消失于国内公众视野。
如今,丽晶酒店依旧是江北嘴最闪耀的地标,卢生举的财富之殇,在满城灯光下,留下了一个令人唏嘘的背影:滚滚长江东逝水,说英雄,谁是英雄?
大江东去,重庆地产江湖,波澜中,财信的篇章,依旧备受瞩目。(文章来源:黄sir聊斋 部分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