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壁画
是凝固在墙壁上的千年艺术史诗
其中千姿百态的乐舞形象
更是惊艳时光
天宫伎乐衣袂翩跹
飞天仙子飘带凌云
每一笔色彩、每一个姿态
都藏着古人对美的极致想象
与对吉祥的深切祈愿
这些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艺术瑰宝
如今在《乐动敦煌》的舞台上
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该剧目的舞蹈顾问
深耕敦煌舞领域多年的史敏老师
对壁画乐舞形象的活化
与敦煌舞的艺术表达
有着独到见解
接下来
她将为我们分享
敦煌舞背后的传承与创新故事
![]()
![]()
![]()
![]()
![]()
史敏:舞蹈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产物,所有艺术都是这样,敦煌舞包括敦煌壁画也不例外。在B区《乐动敦煌》所呈现的这些场景,实际上都是天宫伎乐的部分,也就是我们舞蹈中分类的天乐舞。比如伎乐师们一边奏乐一边舞蹈的形象,是我们祖先对美好追求的理想化身。尤其当这样的形象出现在敦煌壁画的佛国仙境中时,它所承载的已不再是我们当下所表达的喜怒哀乐,而是超出人类最朴素情感的理想状态 —— 这种理想状态,就是与整个壁画氛围融为一体的和谐之美
![]()
![]()
就像57窟的美人菩萨,有着端庄、典雅、祥和且美好的情态,只有用这样的情态去演绎天乐舞,观众才能被这份端庄祥和深深打动,进而感受到敦煌舞特有的美感。
![]()
![]()
![]()
史敏:飞天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形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北凉时期简短的V字形飘带,到隋代、盛唐时期修长的飘带,以飘带的翻飞来展现飞天的飞动之美,成为了唐隋以后飞天的典型特征,也让飞天成为中国人心中美好吉祥的象征。张华导演在创作中格外用心,她采用人与纱脱离的表现形式,让纱在空中随气流翻转,舞者配合纱的翻转进行追逐、对话、嬉戏,从全新角度将飞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
![]()
![]()
史敏:在如今的敦煌舞训练与表演中,我们经常运用无实物表现手法。比如反弹琵琶,为了更好地发挥肢体表现力,避免受到琵琶道具的限制,我们会采用徒手演绎的方式。就像弹琵琶时,即便没有实物,通过肢体动作也能让观众清晰感受到我将琵琶架在肩上、手指拨弦的状态,以及我沉浸其中的神情。
![]()
![]()
![]()
史敏:对于敦煌舞而言,壁画是二维静态的艺术,而如今我们为这些舞姿和形象赋予了更多联结,细化了每一个身体末梢的动作。比如佛手、小三指、掌式、撒花掌等细节,虽灵感源自壁画,但当这些动作配合身姿、运动线条及S形运动轨迹呈现时,整个舞蹈就变得更加生动,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正是我们多年来在敦煌深耕的方向:在深入向壁画学习的同时,不断挖掘其在肢体语言表达上的更多可能性。
![]()
![]()
![]()
![]()
![]()
![]()
史敏老师的分享
不仅清晰阐释了敦煌舞
从壁画到舞台的艺术转化逻辑
展现了其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独特创新
更体现了敦煌舞传承者们
对这门艺术的敬畏与探索精神
她对敦煌舞细节的打磨
与艺术内涵的挖掘
为敦煌舞的发展
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
也让我们对这门古老艺术的当代传承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