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重大慢病防控与保障产学研融合创新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暨首次联席会议在郑州大学举行。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卫林,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尹磊,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吴建等出席会议,共同见证这一聚焦重大慢病防控、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要时刻。
▇签约揭牌:凝聚合力,开启慢病防控新纪元
![]()
当日15时,签约揭牌仪式在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由学院执行院长臧明玺主持。
刘春太在致辞中表示,郑州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在医学教育与科研领域积淀深厚,公共卫生学院近年在慢病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他希望创新中心整合校院科研与临床资源,精准聚焦重大慢病防控和保障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在疾病早期预警、精准诊疗、智慧防控这些前沿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协同作战,打通成果转化通道,产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打造国内领先的慢病防控高地。
李卫林对中心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郑州大学是我省医科教育、科研创新的龙头,郑州市七院是全市乃至全省心血管学科的闪亮名片,近年来始终紧盯学科发展前沿,形成了“全链条、全覆盖、全兜底”的心血管疾病预警、防控、诊疗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专病化、精细化、高品质的发展之路。希望郑州市七院以此为契机,充分依托郑州大学科研和人才优势,以心血管疾病专科治疗等优势领域为突破口,加快构建“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临床应用—推广普及”的全链条慢病防控模式,将该中心打造成区域领先的科研攻关高地、成果转化基地、技术推广中心和政策咨询平台,为重大慢病防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尹磊介绍,作为河南省首家三级甲等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七院形成了覆盖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的优势学科集群,成功完成多个“河南首例”“国内首例”,跻身全球前十大心脏移植中心,相继组建、获批河南省医学科学院生物治疗研究所、河南省代谢性疾病生物治疗工程研究中心。我们将依托该创新中心打造“三个一”的标志性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慢病综合防控与保障服务模式,让郑州经验走向全国;培养一支跨临床、公卫、科研的复合型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慢病防控事业储备核心力量;推动一批领先的诊疗技术、健康产品落地转化,切实降低重大慢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吴建说,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是全省高地,曾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关键作用。依托校地多年合作基础,该创新中心将整合多学科优势,联合市七院加快新技术研发转化,提供政策支撑,助力健康河南、健康郑州建设。
▇首次联席会议:定规立制,三大项目落地启航
![]()
15时30分,创新中心首次联席会议在学院215会议室召开,由公卫学院副院长毛振兴主持。会上,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纪委书记樊向涛宣读《重大慢病防控与保障产学研融合创新中心管理办法》,明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及资金管理、风险防控等保障措施,为长效运营筑牢制度根基。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郝长付介绍首批入组项目清单,包括“慢病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智能健康管理平台迭代”、“大数据疾病预测模型研发”三大重点方向,覆盖慢病防控全链条关键环节。
与会代表围绕管理办法细则、项目推进路径深入研讨,针对数据共享安全、跨单位协同机制等关键问题建言献策,最终以表决形式一致通过管理办法及首批入组项目清单。
尹磊作会议总结。他说,本次会议凝聚四大核心成果:一是凝聚战略共识,筑牢协同根基;二是直击瓶颈难题,锚定创新方向;三是精准对接供需,激活创新动能;四是完善机制设计,保障长效运行。同时,会议正式形成两项决议:一是审议通过《重大慢病防控与保障产学研融合创新中心管理办法》;二是确定首批合作入组项目清单。
尹磊表示,下一步各方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强化责任担当、协同联动、创新突破,切实把共识转化为行动、把决议落到实处,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原建设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重大慢病防控与保障产学研融合创新中心正式进入实质运营。未来,郑州大学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将以中心为平台,共同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破解重大慢病防控难题,为守护人民健康筑牢“医防融合”新屏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