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刚从医院回来的小芳躺在床上,眼睛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眉头微微皱着。床边的婴儿床里,刚出生三天的小宝宝正安静地睡着。门外传来压低的争吵声,婆婆王桂英尖锐的嗓音像是刀子一样刺进屋内:"这孩子姓什么也要商量?我孙子必须跟我儿子姓,这还用说吗?"
小芳的心猛地沉了下去。结婚前,她和丈夫刘明已经商量好,第一个孩子跟妈妈姓,第二个跟爸爸姓。这是小芳坚持的条件,也是刘明答应的承诺。可现在孩子刚出生,婆婆就要强行干涉,小芳感到一阵无力。
丈夫刘明的声音比婆婆小多了:"妈,我们之前商量好的,第一个孩子跟小芳姓,这事我答应了的。"
"胡闹!"婆婆的声音更大了,"从古到今,哪有外孙不跟爸爸姓的道理?你这不是要断我们刘家的香火吗?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好不容易等到孙子,你倒好,转头就给别人家做贡献了?"
小芳望着窗外的天空,心想:这场争论,才刚刚开始。
小芳和刘明的婚姻本就不被婆婆看好。小芳出身平常,父母是小县城的普通工人,而刘明家在城里有些产业,婆婆王桂英一直希望儿子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结婚前,王桂英就处处刁难小芳,但在儿子的坚持下,婚事还是办了。
"哎哟,你这月子里就别起来了。"王桂英端着一碗乌鸡汤进了产妇房,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来,喝点汤,补补身子。"
小芳接过碗,轻声道了谢。心里明白,婆婆这是表面功夫做给儿子看。刘明刚才已经出门去单位办事了,家里只剩下婆婆和她。
"小芳啊,"王桂英在床边坐下,语气里带着不容商量的坚决,"这个孩子的事,我想你也知道,在我们老家,孩子跟爸爸姓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们年轻人有新想法我能理解,但有些传统是不能变的。"
小芳深吸一口气,强忍住情绪:"妈,这事我和明哥早就商量好了。我家就我一个女儿,爸妈没有儿子,我想让第一个孩子跟我姓,也算给我父母一个交代。"
王桂英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你父母有没有儿子是他们的事,凭什么要我们刘家的血脉来弥补?再说了,我伺候了你这么久的月子,难道这点要求都不能满足?"
![]()
"妈,我感谢您照顾我,但孩子姓什么,是我和明哥两个人的事。"小芳声音有些发抖,但语气坚定。
王桂英腾地站起来,眼中闪过一丝狠色:"好你个媳妇,这就翅膀硬了是吧?我告诉你,在这个家里,孙子的姓氏由我说了算!"说完,她重重地放下汤碗,摔门而出。
小芳看着碗里浮着一层油的乌鸡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床头的手机响了,是她母亲李香兰打来的。
"闺女,情况怎么样?婆婆没为难你吧?"电话那头,李香兰关切地问道。
小芳强忍着不让泪水掉下来:"妈,我没事,就是…孩子的姓氏,婆婆不同意跟我姓。"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李香兰叹了口气:"闺女,要不就算了吧,别因为这事伤了和气。毕竟你以后还要在那个家里过日子。"
"不,妈,这是明哥答应我的事。"小芳咬着嘴唇说,"我不想退让,这是对我们家的尊重。"
婆媳之间的战争持续了整整一周。王桂英阴阳怪气,做饭时故意少放盐,洗衣服时把小芳的衣服和袜子混在一起洗。最让小芳难受的是,婆婆开始向亲戚们诉苦,说自己媳妇不懂事,月子里还跟婆婆顶嘴,想把孙子的姓改了断刘家的香火。
周末,刘明的几个亲戚专程来家里"做工作"。舅妈、姑姑轮番上阵,劝小芳"识大体",说什么"嫁鸡随鸡"、"女子无才便是德"。小芳越听越委屈,最后实在忍不住,抱着孩子躲进了卧室。
刘明看着妻子红肿的眼睛,心里既疼惜又无奈:"小芳,要不就算了吧,孩子姓刘,以后我们再生一个跟你姓,好不好?"
小芳猛地抬头:"你说话不算话!当初你明明答应我的!"
刘明叹了口气:"我知道,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妈为这事已经闹了一个星期了,家里亲戚都知道了,我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所以你的面子比承诺重要?"小芳的声音冷了下来,"你知道这一周我是怎么过的吗?你妈处处刁难我,我一个坐月子的人,每天都睡不好,吃不好,就因为坚持你答应过我的事情!"
刘明被妻子的话噎住了,无言以对。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小芳擦干眼泪,打开门,发现是她的父亲李大山。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老人,今天穿着一件整洁的衬衫,站得笔直。
"爸?您怎么来了?"小芳惊讶地问。
李大山看了看女儿憔悴的脸色,轻声说:"我来和你婆婆谈谈。"
王桂英正在厨房里切菜,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是女婿的父亲。她心里暗暗不满:这老头子来做什么?难不成是来给女儿撑腰的?
"大山兄弟,你怎么来了?"她放下菜刀,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李大山没有废话,直接说明来意:"桂英姐,我听说你对孩子跟小芳姓有意见。"
"这不是有意见的事,这是规矩!"王桂英立刻提高了声调,"从古到今,哪有孩子不跟爸爸姓的?我孙子姓什么,必须是刘!"
李大山平静地看着她:"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这么坚持?"
"香火!传宗接代!"王桂英理直气壮,"我们刘家好不容易有了下一代,怎么能跟别人姓?"
李大山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照片:"桂英姐,你看看这是谁?"
王桂英接过照片,只见上面是一个年轻军人的黑白照片。她疑惑地看着李大山:"这是谁?"
"这是我哥哥,李建国。"李大山声音低沉,"他是志愿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我父母就我们两个孩子,哥哥牺牲后,我一个人撑起整个家。我和我爱人只有小芳一个女儿,李家的血脉,就靠她延续了。"
屋子里一时寂静无声。王桂英看着照片,不知该说什么。
李大山继续说道:"我不是来争什么的,只是想告诉你,姓氏背后,也有家族的情感和期望。小芳坚持让孩子跟她姓,不是任性,而是责任。"
王桂英沉默了。她突然想起自己的父亲,当年也是抱着香火传承的心愿,把全部积蓄都留给了弟弟,却让自己嫁人后自谋生路。那种被轻视的感觉,至今仍让她心痛。
几天后,在满月酒上,王桂英主动拉着小芳的手,笑着对众亲友宣布:"我们刘家的这个大孙子,要随母姓,叫李小宝。以后再生一个,就跟我儿子姓!"
亲友们都惊讶地看着她,没想到强势的王桂英会做出这样的让步。
小芳感动得热泪盈眶,悄悄问婆婆:"妈,您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王桂英拍拍她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慈爱:"因为我明白了,传承不只是姓氏,更是尊重和理解。你爸爸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事…何况,这孩子身上流着的,终究是我们两家的血啊。"
那天晚上,当小芳抱着熟睡的李小宝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温暖。她知道,这个家,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和解与理解。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小宝柔嫩的脸庞上。无论姓李还是姓刘,这个生命都是爱的结晶,是两个家族的希望与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