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198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王大爷最近总觉得腰酸乏力,晚上还老是起夜。他本以为是年纪大了,肾功能自然下降,没当回事。可等到医院一查,医生摇头说:“这是高血压肾病,已经是中期了。”
“我血压倒是高了点,但一直吃着降压药,怎么还会伤到肾?”王大爷一脸疑惑。
![]()
其实,高血压伤肾,是个“慢动作杀手”,而不少人每天的生活习惯,正在无声无息地,把它推向恶化的深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加速高血压肾病恶化的“元凶”行为,第1名很多人都在做,却一点没当回事。
高血压肾病,怎么就悄悄找上门?
高血压肾病,顾名思义,就是长期高血压损伤肾脏血管,导致肾功能下降的慢性病。
肾小动脉持续处在高压状态,血流冲击力增强,时间一长,血管内皮受损、硬化,肾小球就像个“筛子”被堵了,滤功能也就慢慢“罢工”了。
![]()
最可怕的是,它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哪怕肾功能已经受损,很多人还以为只是“累了点”。
根据《中国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现状》调查,约有30%高血压患者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但知晓率不足20%。
喝酒只是第5,第一名才是真“隐形杀手”
第5名:经常喝酒,尤其是“喝点小酒助睡眠”
不少人觉得小酌怡情,可问题是,酒精会影响降压药代谢,还刺激血压波动,而肾脏最怕的,就是这种反复的“血压过山车”。
![]()
更麻烦的是,酒精还会直接损伤肾小管,影响水电解质代谢,等你察觉到不对劲,肾功能可能已经大打折扣。
划重点:有高血压的人,别拿“红酒抗氧化”当借口,最好滴酒不沾。
第4名:爱吃高盐高油食物,重口味是肾脏的噩梦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但数据显示,我们人均每天吃了9.3克,几乎是推荐量的两倍!
![]()
高盐饮食会让血压升高更难控制,肾小球压力更大。同时,高油高脂饮食还会加速动脉硬化,让肾脏血流进一步减少。
长期重口味,不止高血压难控,肾也会跟着受罪。
第3名:不按时吃药,血压控制靠“感觉”
“今儿量了下,血压还行,就不吃药了。”这是不少患者的日常。
问题是,高血压不是头疼脑热,哪怕血压“看着还行”,也不能擅自减药停药。一旦血压反弹,肾脏就得“背锅”。
![]()
而且,肾脏对血压的敏感度极高,几次忽高忽低,就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提醒一句:降压药不是“救火队”,而是“控制器”,必须规律服用,定期随访。
第2名:长期憋尿,忙起来连厕所都不去
别小看这个习惯。憋尿会让膀胱压力升高,反过来压迫输尿管,影响肾脏排尿功能,时间一久,还可能引发逆行性感染,诱发肾盂肾炎。
![]()
特别是对于已经肾功能减退的人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而且,憋尿时交感神经兴奋,血压还可能升高,一来二去,更加重了肾的负担。
建议:无论多忙,厕所该上就上,别让肾脏“替你忍”。
第1名:不喝水或者老喝饮料,肾脏“被渴死”不自知
这才是“隐形杀手”!
很多人怕上厕所,干脆一天只喝一两杯水,甚至把饮料、奶茶当水喝。但你知道吗?
肾脏最怕的,不是“喝多水”,而是“水太少”!
![]()
水摄入不足,尿液浓缩,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肾小管负担加重,结晶物沉积,增加肾结石、尿毒素堆积风险。
而饮料中的糖分、磷酸盐、人工添加剂,也都会额外加重肾脏解毒负担。
正确做法是:每天喝1500ml~2000ml清水,优先选择白开水,按需分次饮用,不要等口渴了才喝。
这些细节,也会左右肾功能走向
除了上面5个“伤肾行为”,还有一些常被忽视的“细节杀手”:
![]()
长期熬夜:夜间是肾脏“修复时间”,不睡觉等于不给肾喘息机会。
滥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长期服用会损伤肾小管,建议遵医嘱用药。
过量补蛋白:有些人一听肾不好,就猛补蛋白质,殊不知,蛋白代谢产物如尿素氮,会加重肾脏过滤压力。
肾病不是“拖”出来的,是“作”出来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肾病是到了晚期才麻烦,其实不然。
肾功能下降超过50%,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这时候往往已经进入慢性肾病中晚期,想逆转就非常难了。
![]()
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查肾功能,包括:
尿常规(蛋白尿) 肌酐、尿素氮水平 肾小球滤过率(eGFR)
每年至少一次,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肥胖、高龄者,更要早筛早管控。
别让肾脏“独自扛下”你的坏习惯
肾是一对沉默的器官,它不叫不闹,却在默默“清洁”你体内的一切废物毒素。
可如果我们每天都在“拼命压榨”它、忽视它、伤害它,它终究会“罢工”。
![]()
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以为只是血压高,结果肾也坏了、心也坏了。
如果你身边有高血压患者,或者你自己就是,不妨从今天起:
少喝酒、多喝水、准时吃药、不熬夜、按时体检
这些听起来“老生常谈”的事,才是肾脏最需要的“保护伞”。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高血压与肾脏疾病共病管理指南(2021)》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20年)》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