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司法局民安司法所(简称民安司法所)聚焦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这一核心目标,以“零缝隙衔接、精细化帮教、多元化帮扶” 为抓手,构建全链条管理服务体系,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基层社会稳定筑牢安全稳定防线。
前置衔接筑防线,实现 “出监有人接”
衔接顺畅是安置帮教工作的首要环节。民安司法所建立“监地联动 + 四方协同”机制,依托全国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在按照帮教对象出监前提前与监狱对接,精准核查其基本情况、技能特长及帮扶需求。对重点帮教对象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制定,联合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社区组成接返小组,在监所送回后立即开展首次谈话,讲解政策法规并签订帮教协议。同步建立 “一人一档”,详细记录家庭背景、思想动态等信息,构建司法所、派出所、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帮教体系,确保衔接“零缝隙”。
精准帮教暖人心,做到 “回归有人管”
针对帮教对象个体差异,民安司法所推行“分类施策+常态走访” 模式。按出监鉴定等级及家庭情况精准分类,对重点对象采取 “每月一谈话、每季一走访”,及时掌握思想动态与生活难题。特别是在重大节日期间,与街道综治中心联合走访慰问,以送上法治宣传品、对联等方式开展入户走访,了解其节假日生活情况,根据需要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及政策解答,帮助修复认知偏差。组建 “四方帮教小组”,明确司法所帮教、派出所管控、村干部协调、网格员关怀的分工,定期召开碰头会解决实际问题,用温情消除安置帮教对象心理隔阂。
多元帮扶解难题,保障 “困难有人帮”
主动回应诉求、解决实际困难是民安司法所履行安置帮教职责的关键。该所建立“常态排查+即时响应”机制,通过定期走访、电话回访,动态掌握帮教对象生活状况,对突发困难第一时间介入帮扶。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对帮教对象面临的法律难题提供专业支持,如辖区一名经济困难安帮对象遭遇车祸后,面临高额医疗费用,陷入困境,我所迅速安排调解员帮助调解,积极争取肇事方赔偿。同时积极协调户籍社区,为其申请临时救助和低保待遇,缓解生活压力。此外,定期向未就业刑满释放人员推送招聘信息,推荐匹配岗位,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
如今,民安司法所通过闭环式服务让安置帮教对象感受到社会温暖,辖区重新违法犯罪率持续走低。下一步,民安司法所将深化监地协作,拓展帮扶渠道,用更实举措为回归人员铺就安稳重生路。(厦门市翔安区司法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