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案,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第一起犯罪金额最大的案件,四年中非法集资达32亿多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2亿元。全国12个省市的300多个单位一度陷入债务纠缠的怪圈。
这起大案的主犯是一位叫邓斌的老太婆。她原是无锡市的一名绕线工,退休后受聘于一家工贸公司做经理。后来结识了有北京背景的李明,共同策划成立了新兴工贸联合公司。李明任董事长,邓斌做总经理。他们以合作经营“一次性注射器”、“医用乳胶手套”为幌子,以高利率为诱饵,向7个省市的 368个单位和31位个人非法集资32亿多元。
邓斌声称“合作经营、共同生产”,她的公司却不曾生产过一件产品。这样一个破绽百出的骗局,为何可以持续四年而未被识破?一个退休的老太婆,何以有神通集资32亿元?邓斌的法宝是金钱。她用金钱开道,换取主管上级的宠信,开启非法集资的绿灯;她用金钱开道,收买国家机关的腐败分子,为其非法集资鸣锣开道。随着邓斌等蛀虫被挖出,一些隐藏很深的腐败分子露出了马脚。
他们当中有无锡市的副市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政协副主席以及周北方、王宝森等。涉及到陈希同时,已是案中案剥到第7层。这起非法集资案涉及全国12个省市。引发的案中案多达 85 件,被追究纪律责任的党员干部80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27人;因严重经济犯罪破追究刑事责任的党员干部99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19人。邓斌等2名主犯被判处死刑。海内外震惊,为此案涉及地区之广、部门之多、犯罪金额之大、腐败分子职位之高而震惊。
1994年初夏,邓斌的非法集资引发社会性灾难;一批企业因巨额资金逾期不还陷入停产半停产困境;企业之间互相拆借搞集资,债务越缠越乱,强讨硬逼债四处发生:每天到新兴公司讨债的达一两百人……这一切引起了江苏省委、省纪委的关注。省委决定立案调查。1994年7月15日,省委工作组抵达无锡;8月5日,无锡市委成立工作组同省委工作组合为一体,联合办案。大案查处工作的序幕由此拉开。
1994年12月 8 日,由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纪委等部门组成的中央联合专案调查组赴江苏指导查案工作。调查组由中纪委常委刘丽英带队。这位65岁的女士出任中央联合专案调查组的负责人,坐镇一线,指挥查处了这起“天字第一号大案”。江苏省委再次增派办案力量,从省纪委抽调 50多人,省检察院抽调30多人,组成一个个专案组,深入查案。据悉,1500余人先后参与了此案的调查工作。这在新中国反贪史上是空前的。从立案到结案,历时一年零五个月。此间江苏省纪委副书记、省委工作组组长季奎顺和无锡市检察院刑检处副处长石争平为查办这起案件先后因公殉职。谈及一年零五个月的感受,一位办案人员讲了三句话:“历尽千辛万苦,顶住层层压力,尝遍苦辣酸甜。”
作为查处此案的一线总指挥刘丽英感触很多。她最深的体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是坚定的,无锡非法集资案的彻底查处就是明证。刘丽英说,如果不是中央给了尚方宝剑,是动不了陈希同这样的大干部的,她说在查案过程中,每天关键时刻,中央领导都亲自听取汇报。从1994年11月上到1995年月,8个月,中纪委联合专案调查组曾先后16次向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国务院和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汇报情况。当查案工作深人发展,带出了周北方等人贿赂案及王宝森、陈希同等重大问题时,中央领导同志态度坚决,明确指示:不管涉及到哪里,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严肃惩处。
中纪委多次主持高层次、多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研究解决办案中遇到的重大难题。江苏省委、无锡市委高度重视此案的查处。研究案情的省委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达12次之多。省委书记焕文陈亲自过向,省委副书记。省纪委副书记曹克明亲自挂帅,指挥办案。查处此案立功的 29个集体、446位个人,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表影。中纪委、监察部决定,给此案办案组记集体一等功,组长曹克明也荣立一等功;当选为十五大代表。
![]()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