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在广州奥体中心震撼上演。当夜幕低垂,一束蓝光刺破黑暗,一条30米长的巨型鳌鱼从水舞台中“破水而出”,银白鳞片缀满LED灯珠,随音乐流转出星河般的光泽,触须轻颤、尾鳍翻飞,在隐形轨道牵引下悠然升空,瞬间点燃全场欢呼。这一幕“神鳌飞天”成为开幕式最惊艳的名场面,网友直呼“《大鱼海棠》照进现实”。很少有人知道,这条惊艳全国的“飞天神兽”,源自广东番禺传承60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舞。
![]()
什么是鳌鱼?这是很多人在全运会开幕式看到表演后最先产生的疑问。传说中,鳌鱼是鲤鱼跃过龙门后蜕变而成的祥瑞之兽,龙头鱼身,兼具龙的威严与鱼的灵动,是人们想象中守护一方平安的神物。番禺乡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远古时期,一条金色鲤鱼吞下海中龙珠化为鳌鱼,偶遇一位被妖人追逼的赴考书生,将其背负渡海脱险。后来书生金榜题名,在金銮殿阶前的鳌鱼雕刻上站定,“独占鳌头”的佳话就此流传。书生成仙后重返大海,为雌雄鳌鱼簪花挂红,让它们也得以点化飞升。从此,鳌鱼成为乡民心中的保护神,被雕刻在祠堂的大门、斗拱与木梁上,祈求子孙平安、风调雨顺。
![]()
这则充满温情的传说,正是鳌鱼舞的创作源头。舞蹈以“书生遇难、鳌鱼相救、金榜题名、簪花报恩”为核心情节,分为三个角色:一雄一雌两条鳌鱼,以及先扮书生后扮状元的舞者。表演时,伴随着《雁儿落》《雁落平沙》等悠扬的广东音乐,锣鼓点节奏分明,鳌鱼时而出洞戏水、擦鳞摆尾,时而结伴出游、食草散春,最后与状元一同跃过“龙门”,完成“独占鳌头”的圆满结局,将人们对功名成就、美好生活的期许融入每一个动作中。
![]()
鳌鱼舞的历史,要追溯到明初洪武年间。当时,浙江奉化县金鳌村的江、幸、胡三姓先民,随南征大军驻守岭南大地,最终在番禺落户扎根。他们带来了家乡的“鱼灯舞”,又结合岭南地区的鳌鱼崇拜习俗,逐渐将其发展成如今的鳌鱼舞。六百多年来,番禺石碁镇沙涌村成为鳌鱼舞的核心传承地,村里世代相沿的“鳌鱼会”每九年一届,从不间断,还形成了独特的“蒸尝”制度——划定专门的公田、荔枝树收入或募集捐款作为活动经费,由祠堂专人管理筹备。
![]()
不过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曾历经波折。抗日战争期间及战后,鳌鱼会被迫停止活动;1954年,番禺县文化馆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将其搬上舞台;1965年后又一度中断,直到1985年才正式恢复。如今,沙涌村因鳌鱼舞这一独特文化名片,于1997年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更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这份荣誉是对六百年传承的最好肯定。
![]()
鳌鱼舞的魅力,既在于生动的表演,更在于精美的道具制作。传统鳌鱼道具长约四尺,以竹篾为骨,外糊纱纸,再经匠人手工彩绘,呈现出红、绿两种主色调,象征雌雄之分。制作过程繁琐精细,从开篾、造型、糊纸到上色、装饰,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64岁的非遗传承人幸泽良深耕此道半世纪,将原本50多斤的鳌鱼道具减重至17斤,让舞者更易操控,却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
而全运会开幕式上的巨型鳌鱼,更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设计团队耗时8个月,走访粤港澳12个非遗工坊,用碳纤维材料替代传统竹篾,128块可独立控制的鳞片嵌入传感器,能随节奏实时变换颜色与角度。20名习武青年藏身道具之内,通过隐形轨道和精准操控,让这条庞然大物摆脱地面束缚,呈现出“悬浮游动”的灵动姿态。鳞片借鉴广东剪纸技法,颜色呼应澳门瓷画风格,动作融入香港舞狮的灵动,既守住了匠人精神的根,又搭好了创新表达的桥。
很多人看完全运会的表演后,惊艳之后,会觉得意犹未尺,都想亲身感受这份非遗魅力。其实在番禺,每年都有固定的机会欣赏到地道的鳌鱼舞表演,下面这几处,能深入了解和感受鳌鱼舞的地方。
![]()
1、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农历三月初三,这是番禺民俗活动的集中时段,多个村镇都会举办相关庆典。其中沙湾古镇的“飘色巡游”最为热闹,巡游队伍从时思堂门前广场出发,途经庐江週道、文林坊大街等古镇核心路段,全长1.7公里。“龙腾盛世”舞龙方阵打头阵,“狮舞升平”醒狮方阵紧随其后,“独占鳌头”鳌鱼方阵作为核心亮点,与其他民俗队伍一同沿街表演,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满街都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
2、除了三月三,沙涌村的每九年一届“鳌鱼会”更是不容错过的盛会,活动历时三天,不仅有完整的鳌鱼舞表演,还有鱼灯展示、色队巡游(扮演历史故事、英雄人物的艺术造型队伍)等丰富内容,是感受鳌鱼文化最浓厚的时刻。
3、此外,每逢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番禺的石碁镇、沙湾街、渡头、龙岐、西村、龙津等地,也常会邀请鳌鱼舞队进行表演,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
![]()
![]()
如今的鳌鱼舞,早已不是局限于乡村祠堂的小众表演。它从沙涌村的田间地头走向全运会的宏大舞台,从传统民俗演变为文化符号,用“非遗+科技”的方式完成了华丽转身。当30米长的巨型鳌鱼在夜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当古老的竹篾工艺遇上现代碳纤维材料,当六百年的传说与湾区同心筑梦的情怀相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生动写照。
如果你也被全运会上的“飞天神鳌”所吸引,不妨在明年三月三,走进番禺的古镇村落,看一场地道的鳌鱼舞表演。在锣鼓声中,看雌雄鳌鱼灵动穿梭,看状元簪花挂红,在热闹的民俗氛围里,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读懂“独占鳌头”的祥瑞寓意,体会非遗传承的匠人精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