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号航空母舰的服役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但外国媒体对此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部分美国媒体和俄罗斯媒体对福建舰的评价完全称不上善意。虽然他们的负面说法是刻意为之,但具体反驳一番也的确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福建号航母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
10月份,美国CNN和USNI等新闻网站均纷纷报道了美国退役海军上校卡尔·舒斯特,以及退役少校舰载机飞行员基斯·图斯尔特的部分言论,结论为福建舰的“作战能力仅约为尼米兹级的60%”。
如果说美国人对福建舰的批评,起码还讲点儿“道理”,那俄罗斯的部分媒体简直就是“为了黑而黑”了。比如俄罗斯的TopWar网站就发文说,“福建舰存在4大缺陷”,认为其舰载机数量最多只能容纳40架,而且就连电磁弹射器本身的设计都有缺陷。
美媒的“60%战力论”:光看吨位,没算技术差
![]()
美国退役海军上校舒斯特和前舰载机飞行员图斯尔特,张口就说福建舰战力只有尼米兹级的60%,听着好像有点道理,毕竟尼米兹级是10万吨级核动力,福建舰是8.5万吨常规动力。
但他俩故意绕开了个关键问题:航母战力不是比谁吨位大、动力强,核心要看关键技术差多少,作战体系完不完善。
尼米兹级用的还是几十年前的蒸汽弹射,这玩意儿效率低得很,转化成的动力才刚到40%,每次弹射都要烧一堆蒸汽,维护的时候得百十来个士兵围着忙;更麻烦的是力道没法调——轻点的无人机弹不出去,重点的预警机又怕给弹坏了。
![]()
可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上了电磁弹射,这是马伟明院士团队啃了多年的硬骨头,转化效率超60%,45秒就能弹一次,海试的时候120次弹射没出一次错,故障率低到3200次才可能有一次,比福特级刚服役时“240次就坏一次”靠谱多了。
单说每天能弹多少架飞机,福建舰最多能弹270架次,跟尼米兹级实战时的水平差不多,这“60%”到底是咋算出来的?
更别说舰载机的差距了。尼米兹级现在主力还是F/A-18E/F这种四代机,就算混了点F-35C,海上飞几天涂层就掉渣,毛病一直没解决。
![]()
福建舰标配24架歼-35隐身战机,雷达根本难发现,还能挂鹰击-15反舰导弹;再加上24架歼-15T重型战机和4架空警-600预警机,空警-600的探测距离比美军E-2D远100公里,一次能指挥40架战机作战。
这种“隐身突击+电子干扰+预警指挥”的组合,尼米兹级根本扛不住。而且就在美媒放话那天,尼米兹号自己还出了岔子——半小时内摔了一架战斗机和一架直升机,老舰设备老化的问题都藏不住了,还好意思说新舰战力不行?
俄媒的“缺陷清单”:看着眼红,故意挑刺
![]()
要是说美媒的评价还装着点“专业”,那俄罗斯TopWar网站列的“四大缺陷”,就明摆着是“为了黑而黑”。
先说“舰载机最多40架”,这简直是闭着眼算账。福建舰的机库比山东舰大40%,甲板能停飞机的地方有1.9万平方米,官方都明说了能装68架,包括战斗机、预警机、反潜直升机这些全品类。
就算按实战部署算,美军尼米兹级也不会把90架飞机全堆上去,通常只带64架,福建舰的搭载量明明跟它差不多,俄媒为啥非要砍到40架?
![]()
更可笑的是说电磁弹射器“有设计缺陷”。福建舰早就公开了歼-35、歼-15T、空警-600这三种飞机的弹射画面,从2吨的无人机到35吨的预警机都能弹,这种兼容性连福特级都没有。
俄罗斯自己那艘航母修了好几年还没修好,连滑跃甲板都没玩明白,哪来的底气说别人的电磁弹射有问题?他们还说福建舰“盲目学美国”,可全球就中国搞成了“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这明明是创新打破垄断,怎么就成了“模仿”?
至于说“训练不足”,福建舰从第一次海试到完成舰载机弹射,只用了一年多,比美军快了40%,这进度还不够快?
![]()
其实俄媒的心思不难猜:黑海舰队在俄乌冲突里伤了元气,自家航母又一直修不好,看着中国三年就造出带电磁弹射的航母,难免心里不平衡。
但事实就是事实,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在东海、黄海、南海试过了,连续弹射的可靠性快到100%,所谓的“缺陷”,根本站不住脚。
说“战略失误”?是没懂中国造航母的目的
![]()
美俄吐槽里还藏着个共同的意思:福建舰搞“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是战略失误,不如直接学美国搞核动力。
但这种说法,根本没搞懂中国航母的定位——我们造航母不是为了像美国那样满世界晃,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海洋利益,从一开始的思路就不一样。
福建舰的常规动力根本不是短板:它配了901型补给舰,加一次油能跑10000海里,在南海执勤一个月都没问题,完全能满足西太平洋、印度洋的任务需求。
![]()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体系作战”思路,福建舰不是单打独斗,身边有055型驱逐舰带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射程1000公里;岸上还有东风-21D反舰导弹兜底,形成了“岸上+船上+空中”的立体防御网。
这种情况下,福建舰只要当好“空中指挥中心”,把舰载机的作战范围扩到1200公里,就能守住第二岛链的防御圈,何必非要追求核动力的“全球部署”能力?
再说成本和效率:福建舰建造成本才60亿美元,是福特级的一半,却能实现75%的作战效能;从下水到服役只用了1237天,比福特级短了近三分之一。
![]()
中国还有江南、大连两个船厂能同时造航母,供应链全是自己的,不用看别人脸色,这种工业实力才是真底气。
美俄盯着“常规动力”挑刺,其实是怕承认一个事实:中国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航母路,不再跟在他们后面学了。
说到底,美媒的“百分比”、俄媒的“缺陷清单”,本质都是对中国海军快速崛起的焦虑。
![]()
福建舰的意义从来不是“碾压谁”,而是标志着中国从“滑跃起飞”迈入“电磁弹射”时代,从“单航母”发展到“三航母轮换”。等歼-35从福建舰甲板弹起来,空警-600把预警范围扩到650公里,这些实实在在的突破,比任何吐槽都管用。
中国的航母之路才刚起步,以后肯定会有更先进的,但每一步都会按自己的节奏走,不会被别人的闲话带偏。
信息来源:
光明网——福建舰入列,意味着什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