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突然宣布,五角大楼将启动系统性武器采购改革,以“速度”为核心简化规则、削减官僚程序、提升交付效率,这场被称作“采购体系转型”的举措,不仅在军工圈掀起巨浪,更直接冲击传统军工巨头与能源集团的既得利益,而赫格塞斯近期的密集动作,早已暴露其为选举造势的深层意图。
![]()
这场改革对传统军工巨头而言堪称“釜底抽薪”。长期以来,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企业依赖冗长的采购流程、多层级审批和项目分包,构建起稳固的利益壁垒,即便F-35战斗机项目耗时20余年、成本超支数百亿美元,仍能凭借产业链游说维持运转。而改革推行“扁平化”管理,将陆军13个项目执行办公室整合为大型“采购组合”,由高层直接对接,彻底压缩了企业通过程序拖延获利的空间。更关键的是,改革向SpaceX、OpenAI等科技公司敞开大门,这些企业能将反无人机系统等装备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对传统军工的核心竞争力形成“降维打击”,消息公布后,多家军工巨头股价应声下跌。
传统能源集团同样难逃冲击。改革虽未直接提及能源领域,但对供应链的重构和新兴技术的倾斜,已动摇其生存根基。美国军工80%依赖中国稀土,改革明确提出投入200亿美元推进关键矿产库存与供应链多元化,这让埃克森美孚等企业在稀土领域的布局面临政府层面的竞争。
![]()
同时,赫格塞斯推动的“零碳军工”计划已落地实操,国防部已与特斯拉签订电动战术车辆采购合同,要求2030年前新采购装备实现碳中和,这直接导致传统燃油装备需求萎缩,通用电气等企业的燃气轮机订单大幅减少。
赫格塞斯的改革动作,本质上是为选举量身打造的造势手段。作为特朗普的核心盟友,他上任后便密集推出激进举措:废除“国防部”称谓、重启“战争部”传统,将美军使命转向“基于实力的全球规则制定者”,精准迎合特朗普“美国优先”的竞选基调。他频繁接受保守派媒体采访,炒作“中国威胁论”,将改革包装成“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成功转移选民对国内经济问题的关注。此外,他近期推动国会通过1500亿美元防务补充计划,向亚太增派航母战斗群,既强化了“强势国防”的形象,又通过资金分配在关键摇摆州创造就业,为选举争取支持。
![]()
说到底,五角大楼的采购改革绝非单纯的军事现代化举措,而是一场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更是选举前的政治造势操作。传统军工与能源集团的利益受损,不过是赫格塞斯撬动选举棋局的棋子。这场改革能否真正提升美军战力尚未可知,但背后的政治算计已然清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