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领先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时的科技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钧山资本、普华资本联合投资。
![]()
与此融资进展同步宣告的,是公司一项关键战略落子。就在宣布融资消息的前一天,时的科技与上海市经信委、闵行区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其总部及制造基地正式落户上海。
时的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简称eVTOL)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汇聚了航空、汽车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顶尖专家团队。作为硬科技代表企业,公司已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支持的低空经济标志性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公司在2025年完成的第二轮融资。同时,此次融资是“十五五”规划明确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后,行业内的首笔大额融资,具有重要的市场信号意义。
01
4年完成7轮融资
国资与海外资本相继入局
eVTOL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产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也是全球竞逐的科技方向。相比于传统直升机,载人eVTOL纯电驱动无污染、噪声低、更加安全可靠,是一种更符合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出行的产品。
作为国内率先研发载人倾转旋翼eVTOL的科技公司,时的科技成立仅四年,已高效完成了7轮融资,展现了资本市场对其发展路径与前景的高度认可。
公司在成立当年,就曾在一个月内连续完成千万美元级别的种子轮与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蓝驰创投与德迅投资,展现了强大的起步势头与机构认可度。
2024年3月,公司完成两千万美元A轮战略融资,据悉,投资人为某知名中东资本;同年10月,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进入2025年,公司融资步伐继续加速,于3月完成由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联合投资的B+轮战略融资,这也是年内上海首个地方政府国资直投的eVTOL整机项目。国资背景基金的入场,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代表了地方政府对时的科技作为低空经济核心企业的认可与绑定。
紧随其后的本次B++轮融资,再度获得市场化投资机构联合投资,形成了国资、产业资本与财务投资者共同支撑的多元化资本结构,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
公司的飞速发展,根植于其创始团队深厚的行业背景与前瞻性的技术抉择。
时的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雍威祖籍厦门、出生于马来西亚,自16岁便确立航空领域的职业方向,拥有超20年航空业经验与7年eVTOL研发经验。
他曾任职于空客中国工程中心、吉利太力飞车中国区,具备从大型民机到新型航空器的系统性研发与管理能力,积累了全面的工程与项目管理经验。
![]()
创始人兼CEO 黄雍威
2021年,黄雍威判断电动化已经走到了能够应用于航空器的阶段,并且三电技术(电池、电控、电机)在电车上已经实现量产,技术、法规、供应链等各维度均发展成熟,足以支撑航空电动化落地,遂正式创立时的科技。
如今,凭借清晰的技术路线、雄厚的资本支持和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时的科技正加速推动载人eVTOL的商业化落地,助力低空经济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02
聚焦倾转旋翼
创中国eVTOL出海纪录
时的科技自创立之初就聚焦倾转旋翼这一城市空中交通(UAM)最优技术路径,从战略高度规避技术路线试错风险,集中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系统工程优化。
作为全球头部企业共同聚焦的主流方向,倾转旋翼构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兼具垂直起降的灵活性与高速巡航的高效率,而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倾转旋翼E20 eVTOL,正是这一路线的成熟落地成果,成功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E20机型具备32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00公里航程、450公斤有效载荷的综合性能指标,从根本上奠定了规模化商业运营的经济性基础。其五叶螺旋桨设计使垂直起降噪音降至约70分贝(相当于普通轿车),巡航时地面几乎无感,为未来城市绿色立体交通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E20已完成超1000架次试飞,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在今年10月于完整构型下成功完成的载多人飞行试验。
这轮试飞创下多项纪录,并实现全球首次eVTOL载多人飞行及公司创始人兼CEO黄雍威同乘验证,充分体现了系统的高度稳定性与工程成熟度,同时也奠定了时的科技在全球eVTOL领域的领先地位。
目前,该机型适航取证申请已被华东民航局受理,进入符合性验证阶段,预计2027年完成取证并量产投放市场。
![]()
在产品研发取得突破的同时,时的科技在国际化商业落地方面也实现了重大跨越。
2025年7月,时的科技与阿联酋企业Autocraft签署350架、总金额10亿美元采购协议,创下中国eVTOL领域最大单笔海外订单纪录。
Autocraft长期致力于在前沿科技领域布局,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其在当地的政策、市场与运营环境优势,结合时的科技的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共同推进E20 eVTOL在中东及北非多个区域的试点部署与商业化落地,是中国高端航空装备成功出海的典范。
![]()
Autocraft(左)与时的科技(右)签约
为确保产品达到严格的航空安全标准,时的科技构建了覆盖全球顶尖供应商的供应链体系。
在国际合作上,公司携手全球500强企业赛峰集团,共同协作集成其全球唯一已独立完成适航取证的eVTOL专用航空动力电机,从源头保障了E20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国内协同上,公司联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航电、飞控)、孚能科技(电池)、恒神股份(复合材料)等国内行业顶尖机构,共同推动eVTOL关键系统达到适航级可靠性标准。
这种体系化的深度协同,构建了坚实的产业闭环,为E20的适航取证和未来全球大规模量产提供了核心确定性保障。
03
总部及制造基地落“沪”
共同打造“天空之城”
时的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上海打造全球低空经济高地的战略形成了同频共振。
就在官宣完成此轮融资的前一天,时的科技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公司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落户上海。
这一举措标志着上海市两级政府与低空经济领军企业深度绑定的开始,共同推动上海打造全球低空经济创新高地。通过此次落户,时的科技将在上海实现研发、制造、适航取证、销售交付的全功能总部化。
![]()
时的科技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链主”企业,总部及制造基地的落地将有力带动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相关产业链的集聚与发展,有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这一系列动作正深度契合上海市对低空经济的战略规划。
2024年8月,上海发布《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并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时的科技总部的落户,被视为实施这一蓝图的关键举措。
未来,时的科技将深度融入上海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通过探索“上海研发、上海制造、全球应用”的发展模式,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创新高地,更将以“上海智造”品牌推动中国低空经济技术和标准走向世界,在全球低空经济的新赛道上,彰显中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