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的一个清晨,广州白云机场人声鼎沸,一位外国旅客缓步走入边检大厅。
经过检查,海关发现他的行李中有2只老鼠,就是这2只老鼠,差点盗走我国的原子弹机密
而随着此人被查获,竟牵扯出一桩惊动公安部与周总理、涉及核工业机密的间谍大案。
这个人是谁?为何2只老鼠会牵扯出间谍大案?
![]()
两只老鼠
1967年的广州白云机场,一位外国男子推着行李走了过来,递上护照,上面写着他的名字乔治·瓦特,英国籍,职业一栏注明“工程技术顾问”。
按规定,外国旅客离境行李须经人工复查,海关检查口的工作人员林华请他打开行李箱。
乔治打开箱盖,箱子里是几件叠得整齐的衣物、几本英文笔记本,还有两罐罐头和一本照相册。
林华顺手翻了翻,没发现什么问题,正当他准备盖上箱盖时,一阵极轻微的“吱吱”声从箱底传来。
![]()
林华旁边拿起螺丝刀,轻轻一撬,底板应声而起,一只小铁笼出现在眼前,笼中,两只灰褐色的老鼠正瑟缩在角落里。
他从业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违禁品,却是头一次见人要带两只老鼠出境。
他按下心头疑惑,脸上维持着职业笑容,低声对同事说道:“这边有点特殊情况,你帮我去通知一下组长。”
几分钟后,机场值班组长赶来,林华将情况简单汇报后,得到指示:“通知北京外贸安全部门。”
不到半小时,电话那头接起的是北京市公安局外贸敌特侦查处的张文奇。
![]()
听完汇报后,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声音低沉而坚定:“不要惊动那位外国人,立刻安排人换掉老鼠,找两只相似的放进去,原鼠送往检疫所,不许露出一丝破绽。”
林华和同事们依令而行,他们悄悄让一名员工去附近科研单位寻来两只灰色实验鼠,用同样的笼子替换。
乔治在候机厅喝着咖啡,完全没察觉到这一切的进行,当他再次被叫去领取行李时,那两只老鼠依然在笼中,乖巧无比。
而他被告知,由于需要帮忙,他需要在中国多停留一段时间,乔治欣然答应,随即返回北京。
傍晚时分,取走的那对原鼠被封存在铅制容器中,送往市卫生检疫局,检测过程持续了一夜。
![]()
第二天清晨,报告呈到张文奇的桌上,老鼠毛发与西北地区核工业基地的放射性数据高度一致。
张文奇看着那份数据,神情瞬间凝重,核工业基地的辐射物质,不可能在普通环境中沾染。
换句话说,这两只老鼠,很可能是被人从核设施区带出的样本。
只要有人拿到样本,再通过分析放射性成分,就能准确推算出中国核材料的纯度与生产规模,那是我国最顶级的机密。
![]()
技术顾问
张文奇彻夜未眠,根据海关提供的线索,调阅所有与乔治有关的外交资料。
他表面上的身份,是英国VG质谱仪公司的技术顾问,那是一家与我方合作的公司,主要负责指导我国引进的化工设备安装与校准。
档案上的乔治看似清白,英国籍,毕业于伦敦帝国理工,曾在多国工程项目任职。
可奇怪的是,他的履历在1956年至1959年间出现了三年的空白,而那三年,恰好是英国情报部门最频繁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的时期。
![]()
更巧的是,乔治的妻子,曾是驻德大使馆的翻译员,拥有外交豁免背景。
一个曾任情报系统翻译的女人,一个能在核基地自由出入的“专家”,两人的重叠让张文奇心中的警铃彻底响起。
他决定布一张更大的网,乔治夫人到达广州后,机场在她的行李箱里发现一个极其精密的暗格。
里面有几卷未经冲洗的胶卷、一台迷你发报机、几张印有中文标识的地形图,还有手写的数据表。
经鉴定,那些胶卷中拍摄的,正是我国西北核工业基地的厂区布局、反应堆构造图和实验设备局部照片,甚至包括我军在兰州军区的战备地图。
![]()
无声追击
与此同时,乔治仍留在北京,表面上是配合我方专家进行设备技术指导,实则早已被秘密监控。
他入住的宾馆里,电话线、墙角、台灯下的缝隙里,都被埋下了窃听装置。
果然,行动第二天,乔治打出了一通国际长途,录音分析中,乔治反复提到一个名字“林德(Linde)”。
这名字在外贸部的人员名单里找不到,却在一份机密档案中出现过一次:兰州化工工业基地的外籍顾问,名叫“许林德”。
![]()
张文奇的直觉告诉他,这人不简单,几天后,他飞抵兰州,名义上是北京派来的“化工设备考察专家”,前来评估设备性能。
当他走进兰州化工基地的厂区时,厂房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穿白大褂的工人们在忙碌地操作,外国专家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用英文低声讨论。
张文奇扫了一眼,目光最终停在了那个身材削瘦、留着浅棕头发的男人身上,那人正是“许林德”。
他在听完介绍后,笑着伸出手打招呼,张文奇握住那只手,心里却微微一震。
![]()
那口音,不是纯正的英国腔,而带着浓厚的美式发音,几天的接触后,怀疑愈发强烈。
许林德自称英国专家,可在专业讨论会上,却连设备的基本构造都说不清楚,常常照本宣科。
一旦有人问起关键技术问题,他就会尴尬地干笑,张文奇的疑心越来越重,他开始刻意靠近许林德,试图寻找破绽。
一天傍晚,考察组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带着几名外籍专家去了基地附近的“友谊饭店”用餐。
饭桌上,张文奇主动举杯敬酒,笑着说:“许先生,看你英语口音,像是美洲那边的人。”
![]()
那一瞬间,许林德的手指轻颤,酒杯里的液体晃动了一下,他僵硬地笑了笑,说自己来自伦敦。
“是吗?”张文奇也笑,眸中闪过一丝冷光,“那我们算半个老乡了,我年轻时也在英国待过几年。”
短短一句话,许林德的脸色明显变了,他很快低下头,佯装咳嗽掩饰尴尬,张文奇心中笃定这人果然不是英国人。
饭后,许林德借口身体不适提前离席,张文奇让人暗中跟踪,发现他并未回宿舍,而是独自走向厂区西边的一处小土丘。
夜色中,他点燃打火机,在风中点了三下,停顿片刻,又点了两下,那是一种旧式的通讯暗号,张文奇立刻命人拍照留证。
![]()
第二天清晨,基地的清洁员报告说,在许林德宿舍的窗外,发现了几团奇怪的衣物。
毛衣、手套、袜子,全都脏得不成样子,却被小心折叠放好,张文奇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可能藏着什么。
他命人将这些衣物取样送检,结果显示,那些毛纤维上附着着极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其辐射特征与核工业基地尘埃样本完全吻合。
换句话说,许林德利用这些衣物,携带了核尘回国,只要分析其中的元素成分,便能推算出我国核反应堆的燃料配比与工艺水平。
这是一个极其狡猾的间谍手段,不需偷文件,不需拍照,只要带走几件脏衣服,就能将国家的顶级机密泄露出去。
![]()
收网之前
就在张文奇发现许林德破绽之后,广州海关传来消息,他已提交了返程申请,打算离开中国,理由是“项目阶段性完成,健康欠佳”。
一旦让他顺利登上飞机,带走那些藏在行李中的证据,等待中国的,将可能是整个核工业体系的暴露。
但抓捕一个拥有外交背景的外国专家,不是一件可以“草率”做的事,任何闪失,都可能酿成国际风波。
下午五点半,张文奇拿起电话:“向中央请示,建议收网,地点,北京。”
![]()
“北京?”电话那头的同事愣了一下。
“对。”张文奇的语气笃定,“在北京动手,才有掌控力,广州离香港太近,一旦被英方知情,救援快得多,北京,我们布控得最稳。”
数小时后,批准批文下达,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慎重执行,全歼敌特。”
张文奇带着小组人员赶赴首都机场,北京至广州的136次航班被秘密调整航线。
午夜零点,一架从兰州起飞的客机稳稳降落,一个身影出现在舷梯上,正是许林德。
![]()
“目标进入视线。”耳麦里传来低沉的汇报声,张文奇眯起眼,缓缓抬手。
五名便衣干警从不同方向靠拢,就在许林德走进安检通道,准备递交护照的瞬间,张文奇一声令下:“现在!”
数道身影同时闪出,许林德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两人稳稳压制在墙边。
片刻后,张文奇走上前,冷冷地注视着眼前这个自以为能逃脱的间谍。
“许先生,”他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欢迎再次留在中国。”
![]()
那一刻,许林德的脸彻底变了色,随后的搜查彻底印证了一切怀疑。
便衣人员从他的行李箱内,搜出了几件看似普通的毛衣和袜子,但每一件都被单独包裹在防潮袋中。
经过现场放射检测,毛织物上确实存在微量核辐射残留,与兰州核基地样本数据高度吻合。
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叠折叠整齐的薄塑料片,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字母,经翻译后证实为加密情报记录,共计七十二页。
还有一台改装过的袖珍发报机,电线被缠绕在腰带内侧,巧妙地隐藏着,面对这些铁证,许林德再也无话可说。
![]()
与此同时,在北京另一头的外交招待所,乔治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走。
审讯室里,乔治没有再狡辩,他坦言自己受命于美英联合情报机构,以技术顾问的身份潜入中国核工业系统,负责采集放射样本与环境数据。
而许林德,则是直接隶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联络员,负责情报的加密与传递。
乔治的任务,是收集;许林德的任务,是带出,两人分工明确,互不交叉,一旦有人暴露,另一人仍能维持伪装。
审讯持续了三天三夜,所有证据被逐一核实,最终,案件水落石出。
![]()
乔治夫妇因涉密轻、涉外复杂,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而许林德,则因窃取国家绝密、进行间谍活动,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另一名协助者、德国籍技术员彼得·迪卡特,也被驱逐出境。
当判决书下达的那一刻,整个反间谍侦查组长舒一口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是第一次成功破获涉及核情报的间谍案。
它不仅阻止了一场可能导致国防计划暴露的灾难,也向世界证明,中国不是任人窥探的土地。
而这场因两只老鼠而起的隐秘战争,也在中国反间谍史上,留下了最沉重的一笔。
![]()
如今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很难想象那个动荡年代中,隐秘战线上的人们如何与危险周旋。正因为那些默默无名的守护者,中国的科学与尊严,才能挺立于世界之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