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拉斯埃尔姆大街三声枪响,肯尼迪应声倒地,凶手在48小时后又被当众击毙,真相永远封存。
六十一年后,重返白宫的特朗普公开8万页秘密档案,揭开的却是更加惊人的黑幕——特朗普自己也在去年大选遭遇枪击,他为何执意要揭开这段历史?
![]()
谁才是真正操纵美国政治的影子力量?
当总统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这个所谓的民主灯塔还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总统遇刺
让我们把镜头推到六十二年前的11月22日,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阳光明媚,46岁的肯尼迪总统和夫人杰奎琳乘坐敞篷轿车,沿着埃尔姆大街缓缓行驶。
车队周围是热情的民众,没有人预料到,一场震惊世界的暗杀即将发生。
中午十二点半,三声枪响划破长空——第一枪击中肯尼迪的后背,第二枪击中同车的德州州长康纳利,第三枪击中肯尼迪的头部右侧,这是致命的一击!
总统的头部瞬间爆裂,鲜血喷溅在妻子的粉红色套装上,车队紧急驶向帕克兰医院,但已经无力回天。
下午1点,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正式宣告死亡!
枪声来自哪里?
目击者众说纷纭,官方调查认定,子弹来自得克萨斯教科书仓库大楼六层。
![]()
就在案发后一个多小时,警方在达拉斯一家电影院逮捕了24岁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这个前海军陆战队员,曾经叛逃苏联又回到美国,行踪诡异,性格孤僻!
警方在他工作的仓库大楼找到了一支意大利卡尔卡诺步枪,弹道检测显示正是凶器。
证据看似确凿,奥斯瓦尔德被控谋杀总统!
然而案情很快出现转折,11月24日上午,警方准备将奥斯瓦尔德从市警察局转移到县监狱。
就在地下停车场,数十名记者和摄影机的注视下,一个身影突然冲出人群,他是当地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
鲁比掏出手枪,对准奥斯瓦尔德腹部扣动扳机——这一幕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美,成为历史上第一次被现场直播的谋杀!
奥斯瓦尔德当场倒地,两小时后死在医院,临死前他反复喊着,我是替罪羊,我什么都没做!
真凶死了,真相也随之沉入黑暗。
![]()
新任总统约翰逊迅速成立沃伦委员会进行调查,十个月后,委员会公布了厚达千页的报告,结论是奥斯瓦尔德单独作案,没有阴谋,没有同伙!
但这个结论从一开始就饱受质疑——三发子弹在不到六秒内完成射击,其中一颗子弹造成肯尼迪和康纳利七处伤口,弹道轨迹如同魔术一般匪夷所思!
更诡异的是,案发现场有121名目击证人,其中51人坚称枪声来自街道另一侧的草丘,而非教科书大楼!
那里是否还有第二个枪手?
杀死“真凶”的杰克·鲁比,身份同样扑朔迷离。
表面上他是夜总会老板,实际上与黑手党关系密切,曾为黑帮跑腿。他为何要杀奥斯瓦尔德?
官方说法是他太爱国,看不惯凶手杀害总统。
但更多人相信,鲁比是来灭口的!
![]()
奥斯瓦尔德死了,案件就成了无头案,鲁比本人在1967年死于监狱,临终前他说:如果我能离开得克萨斯,我会告诉你们真相!
但他始终没能离开,真相也随他一起埋葬!
肯尼迪遇刺案就这样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悬案,民间的质疑从未停止,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
有人说是苏联报复,有人说是古巴卡斯特罗反击,还有人把矛头指向中情局、军工复合体、黑手党,甚至副总统约翰逊!
时间一年年过去,当事人相继离世,档案被层层封锁。
![]()
直到六十二年后的今天,一个人决定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他就是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的“懂王”特朗普。
案宗曝光
特朗普重返白宫的第三天,他就在白宫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全面解密肯尼迪遇刺案档案。
他在命令中写道,继续删除和保留这些信息记录不符合公众利益,这些记录早就应该公布。
两个月后,美国国家档案馆分三批公开了超过8万页机密文件,其中包括大量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从未曝光的内部记录。
当这些泛黄的纸张重见天日,人们发现,60年前的那场暗杀,远比想象中更加黑暗!
最先引发关注的是一封神秘的匿名信——这封信来自一位自称苏联公民的人,写于1963年8月,当时距离肯尼迪遇刺还有整整三个月。
信中明确警告美国官员,李·哈维·奥斯瓦尔德计划刺杀总统,请务必提高警惕。这封信当时送达了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并被转交给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
![]()
但档案显示:两大情报机构收到警告后,既没有加强对奥斯瓦尔德的监控,也没有通知总统安保部门。他们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
为什么不采取行动?
解密文件提供了更多线索——原来,美国中情局早就盯上了奥斯瓦尔德。
1959年,这个20岁的海军陆战队员突然叛逃苏联,宣称要公开美军机密。
三年后他又神奇地回到美国,带着一个苏联妻子,定居在达拉斯!
这种人按理说应该被严密监控,但档案显示,联邦调查局对他的监视时紧时松!1963年10月,达拉斯办公室甚至收到匿名线报,明确提到奥斯瓦尔德可能对总统构成威胁,
但没有人重视,是情报失误,还是故意放纵?
更让人震惊的是对奥斯瓦尔德本人能力的质疑,一份军方档案这样评价这个前海军陆战队员,枪法拙劣,射击成绩在部队里属于末流水平!
这样一个枪手,如何能在不到六秒时间内,用一支性能落后的意大利步枪,准确射出三发子弹,其中两发命中高速行驶的移动目标?
他使用的那支卡尔卡诺步枪,经过后来的测试,枪机拉动不畅,瞄准镜偏差严重,即便是专业射手也很难完成如此精准的连续射击!
![]()
解密档案还披露了中情局与古巴的恩怨纠葛——1961年的猪湾事件中,中情局策划了一场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行动,组织了1200多名古巴流亡者武装登陆。但肯尼迪在关键时刻拒绝提供美军空中支援,导致行动彻底失败!
中情局内部对此愤怒至极,认为总统背叛了他们。
此后,中情局又策划了多达638次针对卡斯特罗的暗杀行动,甚至雇佣黑手党执行任务。
肯尼迪对这些行动并不知情,当他发现后,曾威胁要把中情局炸成一千块!
文件显示,肯尼迪遇刺前几个月,他正在考虑对中情局进行大规模改组!
杰克·鲁比的档案也被部分公开,档案显示,鲁比在肯尼迪遇刺当晚就出现在警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时他大声纠正警方对奥斯瓦尔德所属组织名称的表述,两天后他就枪杀了奥斯瓦尔德!
这些解密档案虽然揭开了一些谜团,但同时也制造了更多疑问。为什么情报机构提前掌握线索却不作为?
![]()
奥斯瓦尔德到底是为谁工作,鲁比灭口的幕后指使是谁,沃伦委员会的调查为何如此草率?
迄今为止,美国的“解密”文件中仍有大量内容被黑条遮盖,核心机密依然没有公开!
特朗普声称要100%解密,但实际上仍有数千页档案被以“国家安全”为由继续封存!
真相依然扑朔迷离,但有一点越来越清晰——肯尼迪之死,绝非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谋杀!
扑朔迷离
为什么有人要杀肯尼迪?
这个问题困扰了美国人六十多年,随着档案解密,答案逐渐清晰——这位总统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得罪了太多不该得罪的利益集团!
而这些被他得罪的利益集团,都有刺杀肯尼迪的动机和理由!
最让肯尼迪备受争议的,就是他任期内的货币改革,肯尼迪签署的11110号行政命令,堪称是他一生中最危险的决定。
![]()
这道命令授权美国财政部绕过联邦储备系统,直接发行以白银为支撑的货币,也就是所谓的白银券!
要知道,美元的发行权一直掌握在美联储手中,而美联储背后站着华尔街的金融寡头,肯尼迪此举等于要剥夺他们的印钞权,断了华尔街最重要的财路!
历史上但凡想动货币权力的美国总统,都没有好下场——林肯在内战期间发行绿背纸币,试图摆脱银行家控制,结果被刺杀。
肯尼迪重走老路,结局如出一辙!
他死后,11110号行政命令很快被废除,白银券也停止发行,一切恢复原状!
中情局同样对肯尼迪恨之入骨,古巴猪湾事件的失败让这个情报机构颜面扫地,上百名特工被古巴俘虏,行动策划者被撤职!
![]()
肯尼迪事后威胁要把中情局打碎,重新洗牌,中情局策划的暗杀卡斯特罗行动,肯尼迪也明确反对!
档案显示,中情局不仅暗杀卡斯特罗,还参与了刺杀刚果总理卢蒙巴、多米尼加总统特鲁希略、南越总统吴廷琰等行动。
肯尼迪发现这些秘密后震怒,但还没来得及清理门户,自己就先倒下了!
所有这些线索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肯尼迪之死不是某个组织单独所为,而是多个利益集团合谋的结果!
华尔街、军工复合体、中情局、黑手党,这些势力各有各的动机,各有各的手段——他们未必直接参与暗杀,但都乐见其成!
斯瓦尔德可能只是一枚棋子,甚至连棋子都算不上,他只是被推到台前的替罪羊!
这场暗杀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最致命的缺陷:表面上美国是三权分立,总统权力受到制衡。但实际上,真正掌控国家的是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利益集团。
![]()
他们控制着金融、军工、情报、能源,他们可以操纵选举,可以左右政策,甚至可以决定总统的生死!
当一个总统试图挑战他们的权威,试图打破既定规则,他就会成为体制的牺牲品。
特朗普为什么要解密肯尼迪档案?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自己的经历,去年7月,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举行竞选集会时,遭遇枪击。子弹擦过他的右耳,只差几毫米就击中头部!
特朗普心里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肯尼迪何其相似。他挑战华盛顿的权力精英,他威胁要改革情报机构,他反对军事干预,他要求美联储降息。
![]()
这些举动无一不在触碰利益集团的底线!
解密档案是特朗普的自保之举,他要让全世界知道,美国的深层政府是如何运作的,他要警告那些幕后的影子势力,我知道你们的存在,我知道你们干过什么,如果你们再敢动手,全世界都会知道真相!
这是一场豪赌,也是一次摊牌!
但问题是,解密就能带来正义吗?
当年的主谋早已作古,利益集团却依然强大,档案公开了,疑点更多了,但凶手是谁依然没有定论。
美国的权力结构没有改变,深层政府依然掌控一切。
![]()
今天的华盛顿和1963年的华盛顿,本质上没有区别,任何试图挑战这个体系的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肯尼迪!
参考资料:
环球人物杂志:2023-05-22:中情局密谋,杀了这位美国总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