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飘香。眼下正是苹果成熟上市的黄金时节,盐湖区上郭乡的田间地头、分拣车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连片果园里,红彤彤的红富士苹果挂满枝头,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诱人;分拣车间内,工人们忙碌着分级、打包、装车,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以苹果产业为纽带,上郭乡正绘就一幅“果丰民富、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
走进上郭乡西陈村果农邵胜利的果园,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枝叶间,一个个饱满圆润的红富士苹果鲜红透亮,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邵胜利手持果剪,娴熟地将成熟的苹果从枝头剪下,小心翼翼地放入竹篮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虽然天气偏旱,前期灌溉、施肥的投入比往年多了不少,但我一直坚持用羊粪等有机肥,苹果的品质一点没打折扣,口感脆甜、果香浓郁。”邵胜利一边采摘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果园有3亩地,今年亩产虽略低于往年,但仍能达到六七千斤,优质果率超过90%,这让他对收益充满信心。
![]()
如果说果园里的丰收是“甜蜜的忙碌”,那么分拣车间里的场景则是“红火的产销”。在位于上郭乡的运城市盛世家庭农场,分拣打包车间内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比果园里更添几分热闹。工人们分工明确、动作麻利,有的仔细挑选苹果,按大小、色泽、果形进行严格分级;有的将分级后的苹果快速套上网套、装入礼盒;有的则将成箱的苹果整齐码放,等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这两天集中收购的苹果,主要是给西安的一位客商代收的。”农场库管侯泳江介绍,这位客商前段时间专门来上郭乡考察,品尝后对当地苹果的口感、品质十分认可,当即签订了100万斤的收购订单,这些苹果经过分拣打包后,将通过物流发往西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终销往全国各地的商超和批发市场。
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果农的腰包鼓了起来,更给附近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来自盐湖区泓芝驿镇王过村的郭晶晶,正坐在分拣车间的流水线上,熟练地给苹果套网套、装包装盒。她告诉记者,往年下半年农闲时,只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没有额外收入,如今在农场打工,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
“在这里上班时间灵活,一天能挣100多块钱,一个月下来能有5000多元收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心里特别踏实。”郭晶晶笑着说。据了解,仅盛世家庭农场的分拣车间,就吸纳了周边村庄50余名村民就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增收。
为延伸苹果销售周期、提升产品附加值,上郭乡还积极布局冷链仓储设施,为苹果产业“锁鲜增值”。在盛世家庭农场的冷链仓储区,5个大型冷库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将刚分拣好的苹果有序送入冷库。“今年我们的冷库存货量大概能达到300万斤。”侯泳江介绍,苹果成熟后,一部分会直接通过电商平台、线下客商销往市场,另一部分则会及时打冷入库储存,经过冷链仓储的苹果,不仅能有效延长保鲜期,口感还会更加脆甜,而且能一直储存到明年。冷链仓储的投入使用,让上郭乡苹果摆脱了“季产季销”的局限,实现了“全年有售、错峰增值”。
苹果产业是上郭乡的特色主导产业,也是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下一步,上郭乡党委政府将持续深耕苹果产业,一方面加强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培训,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果农科学种植,不断提升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冷链仓储、物流运输等配套设施,积极拓展线上电商、直播带货、农超对接等销售渠道,全方位提升上郭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让果业真正成为富民兴乡的“黄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董晓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