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相亲,见面第一句不再问你赚几个钱,而是“你情绪稳定吗”。
![]()
这话听着离谱,可上周我妈真被95后小表妹硬拉去过一回人民公园相亲角,标语就挂那儿——“拒绝内耗式婚姻,来前先交心理健康报告”。
![]()
我妈举着手机给我看照片时突然来一句:“你们这一代可真敢。
”我回她:“不敢不行,谁想下班后再打一场情绪加时赛。
情绪价值这词今年火到烂大街,可落到钱包里,比房本加名更省首付。
上周我表弟婚礼,伴郎团里一圈互联网打工人都说同样的话:伴侣像空气,舒适才能呼吸。
房贷车贷能慢慢攒,情绪要是每天拉闸,人真的会被憋死。
怪不得某平台报告里68%直接把“情绪稳定”排第一,房车只配当配菜。
别以为只有搞对象升级,年轻人搞钱也换新外挂。
我同行阿杰本职UI,五月接私活用Midjourney+PS跑商业插画,下班后俩小时敲键盘,上月到账两万,他说这比跑外卖轻巧太多。
另一个大学同学直接自封“提示词工程师”,在Fiverr挂40美金的套餐,帮人喂AI写营销文案,订单量翻三倍,“比写周报快多了”。
抖音那群更是人均AI教练,他们不说教你怎么年入百万,只丢一张流程图:先用ChatGPT写商品描述,再扔剪映一键配字幕,五分钟出片,效率提升五倍,真把副业干成了数字零工。
熬夜这回事也有新剧本。
去年我还靠意志力关灯,今年全靠手环震动催睡觉。618我抢到一只300块的睡眠监测环,它每天夜里给我打分,分数高了京东白条都能减息。
更离谱的是我们公司楼下便利店开始卖褪黑素软糖,草莓味,咀嚼到一半我就想躺床上。
朋友拉我下“睡眠银行”APP打卡,连续一周23点前睡就能换电影票,我现在攒积分换咖啡券,自律变成领红包,谁说早睡觉不赚钱。
三件事看似不相干,实则同一股劲儿:用最轻巧的工具,把以前啃不动的硬骨头剁成渣。
从挑对象到搞副业,再到睡觉,每一步都在逼我们问自己——能不能别硬刚,直接用外挂。
有人嘲笑我们“把人生外包给算法”,可我觉得挺诚实,至少省下力气去追真正想要的自由。
我表妹把体检报告递到相亲男面前那天,我陪她去的。
对方看完点头笑:“行,咱俩都去过心理咨询,不丢人。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所谓趋势,其实就是一群普通人先一步认怂:日子够难了,能省的内耗就别省成遗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