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钢筋的上下层布置直接影响结构受力安全性,不同类型基础因受力特点差异,钢筋排布规则各不相同。
一、条形基础:短向钢筋在下,长向钢筋在上1. 受力特点
条形基础主要承受墙体或柱传递的竖向荷载,在纵向(长度方向)形成连续梁式受力状态,横向(短向)弯曲应力远大于纵向(长向)。短向为主要受力方向,需配置受力钢筋抵抗弯矩;长向为次要受力方向,配置分布钢筋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2. 布置规则
- 底层钢筋:短向钢筋(受力筋)置于下层,紧贴垫层,沿基础宽度方向通长布置;
- 上层钢筋:长向钢筋(分布筋)置于短向钢筋之上,沿基础长度方向布置。
- 22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第2-20页
![]()
![]()
二、独立基础:长向钢筋在下,短向钢筋在上1. 受力特点
独立基础为“倒锥形”或“台阶式”结构,承受柱传递的集中荷载,荷载通过基础底板向四周扩散。长向(基础长边方向)扩散距离更长,弯曲变形更大,弯矩值高于短向,故长向为主要受力方向。
2. 布置规则
- 底层钢筋:长向钢筋(受力筋)置于下层,沿基础长边方向布置;
- 上层钢筋:短向钢筋(分布筋)置于长向钢筋之上,沿基础短边方向布置。
- 22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第2-11页
![]()
![]()
三、承台基础:长向钢筋在下,短向钢筋在上1. 受力特点
承台基础连接桩基与上部结构,承受柱传递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力,通过桩群将荷载传递至地基。其受力模式类似独立基础,长向(承台长边方向)为主要弯曲方向,需配置受力钢筋抵抗弯矩。
2. 布置规则
- 底层钢筋:长向钢筋(受力筋)置于下层,沿承台长边方向布置;
- 上层钢筋:短向钢筋(分布筋)置于长向钢筋之上,沿承台短边方向布置。
- 18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第4-1页
![]()
四、筏板基础:“短包长”原则,底筋短在下、面筋短在上1. 受力特点
筏板基础为大面积整体式底板,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并传递至地基,双向均存在弯曲应力。底筋承受向上的地基反力(产生正弯矩),面筋承受向下的荷载(产生负弯矩),短跨方向弯矩值通常大于长跨方向。
2. 布置规则
- 设计优先:若图纸注明“底筋X向在下、Y向在上”或“面筋短向在上”,严格按设计施工;
- 设计未注明时,按“短包长”原则底筋:短跨钢筋在下,长跨钢筋在上(短向为主要受力筋);面筋:短跨钢筋在上,长跨钢筋在下(短向抵抗负弯矩能力更强)。
- 18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第3-36页
![]()
![]()
总结:四类基础钢筋布置对比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