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冶铁业自汉代设置铁官起便称雄山东,至元代达至巅峰——朝廷设立“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秩升正四品)统辖山东全境冶铁事务,将新泰划入其管辖范围,并入原济南商山提举司相关业务,形成“都司统领三监”的庞大体系。当时全国输铁总量600多万斤,莱芜一地便贡献118万斤,既是民生所需的供给核心,更是兵器制造的战略基地。以下为《重修安期真人祠记》及冶铁机构名录的简体原文载录,完整呈现当时的领导机构与成员配置:
![]()
一、《重修安期真人祠记》简体原文
额 重修安期真人祠记
凤凰之山,有古仙人堂。父老相传,以为真人安期生也。得非秦始皇东游求诸海上者耶。俗又谓八百伏先生。竟莫详厥由。同祠列坐其左者。从革侯也。亦不著其姓氏代。其右则金火神圣娘子。云从革侯之女也。又云三人者。皆同时人也。唐人有碑识其事。碑漫漶残裂。可辨者间数字耳。读者每以为恨。吾观夫莱芜诸山。形如环堵。藏真匿宝。世眼罕识。非天降异人。肇谋立法。采而成之。以示济世益民之利。俾近古来今日用生兵器是赖。
国朝自立提举司以来。每岁例以季秋率僚属奔走祠下享以牢。礼成而后兴役。于是凿石起炉。伐木为炭。熔矿成金。迄来春之仲。程课斯告毕。越大德丁酉岁改立都司。三载考绩。公赋日美。下利日滂逋者还。居者乐。废者兴。缺者完。旅贩辐辏。铁法大成。良有上下称职。说以使民。民忘其劳。叶气熏陶。神人胥悦。而致此乎。去载秋纪之曰。长二岁萃。顾瞻祠宇欹倾圮毁。上雨旁风。浸所不堪将遂。神无所依。人无所仰。众口一词。不谋而同。乃以通利监提领皇甫恩任其事。佐才助力者举。欣欣然。不再月而缔构像设。较之旧制。精彩一新。且祈仆为记其首末。普以为。物之消长。事之兴废。系乎时然。宝藏之兴。虽产夫天地。精英而得智者创物。能者述焉。所以成之者人。□露□有阴为之护持者。我
圣元洪祚丕昌。诸福之物。毕臻是用。神相其德。官德其。国享其利。民受其赐□□若立祠名之。自世祀冥漠。载籍湮沦。吾不得久而考之。庸俟明者。
大德五年岁次辛丑(1301年)四月中旬记
承直郎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邢秉仁
承直郎济南莱芜等处铁冶提举司同提举乌马儿
朝列大夫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田可宜
奉政大夫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阿里沙
通利监提领皇甫恩立石
曾秀文撰文
卜元方书丹
碑阴有额。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管辖
![]()
二、《重修安期真人祠记》原文核心解析(聚焦冶铁发展、安仙历史、礼节与庙宇修复)
(一)莱芜冶铁行业的发展盛况
- 产业地位与资源基础:碑文“莱芜诸山,形如环堵,藏真匿宝”明确其丰富铁矿资源禀赋,而“济世外民之利,俾近古来今日用生兵器是赖”,印证莱芜冶铁兼具民生供给与兵器支撑双重功能,是元代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结合史料,其年产铁量占全国近五分之一,奠定核心产业地位。
- 机构改革与运营成效:元代初期设“提举司”,大德丁酉岁(1297年)升格为“都司”,并裁撤济南商山提举司并入,整合千余冶户资源。改革后“三载考绩,公赋日美,下利日滂”,呈现“逋者还、居者乐、旅贩辐辏”的繁荣,核心得益于“上下称职,说以使民,民忘其劳”的高效管理。
- 生产流程与周期:形成标准化年度闭环——“季秋祭祀后兴役”,经“凿石起炉、伐木为炭、熔矿成金”流程,至“来春之仲”完成任务,体现官营冶铁的规范化运营。
(二)安仙相关的历史渊源与信仰内涵
- 安期生的传说与神格定位:凤凰山古仙人堂被传为秦汉方士、道教北极真人安期生遗迹,关联“秦始皇东游求仙”典故,民间称“八百伏先生”,元代已被官方尊为冶铁行业“炉神”,成为冶炼活动的精神核心。同祠配祀的“从革侯”与“金火神圣娘子”,构成三位一体的行业信仰体系。
- 信仰的历史传承:碑文“唐人有碑识其事”可与唐贞元八年韩翃所撰《安期先生祠记》印证,说明安期生信仰在莱芜至少追溯至唐代,至元代经官方立碑祭祀达至鼎盛,形成跨越数百年的文化传承。
(三)冶铁行业的祭祀礼节
- 祭祀规范与主体:固定于“季秋”(秋季第三个月),由都提举司“僚属”率冶户共同参与,属官方主导的行业大典,而非民间自发祭祀。
- 规格与核心意义:以“牢”(古代高规格祭祀牲畜)供奉,严格遵循“礼成而后兴役”规则——祭祀是开炉冶炼的法定前置程序,核心目的是祈求炉神庇佑冶炼顺利、产量丰沛,体现“神人胥悦”的官营产业信仰逻辑。
(四)庙宇修复的背景与过程
- 修复动因:重修前一年秋季,安期真人祠“欹倾圮毁,上雨旁风,浸所不堪”,导致“神无所依,人无所仰”,既破坏了行业信仰载体,也影响冶铁生产的精神凝聚,因此“众口一词,不谋而同”决定重修。
- 修复主导与成效:由“通利监提领皇甫恩”主持,“佐才助力者”协同参与,仅用不到两个月便完成祠宇重建与神像重塑,“较之旧制,精彩一新”。此次修复由都提举司核心官员联名立石,既是信仰场所的修缮,更是对冶铁行业凝聚力的强化。
三、莱芜冶铁领导机构与成员名录(简体原文载录)
(一)顶层机构: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
核心官员(碑刻明确载录):
1. 朝列大夫、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田可宜
2. 奉政大夫、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阿里沙
3. 承直郎、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属官:邢秉仁
4. 承直郎、济南莱芜等处铁冶提举司同提举:乌马儿
5. 通利监提领:皇甫恩
(二)中层机构:三监完整成员
1. 宝成监
- 官勾司:
正官勾张心辅;
副吏官勾韩成;
典史朱守成;
司吏李芳、李思恭、陈仲彬
- 矿铁库:
库使刘芳;
库副姚□;
藏典陈□□;
秤子李史、孔秉
- 煽炉部门:
三监都煽炉提领葛彬、耿摄;
副提领师用
- 监级管理:
大监王顺、刘聚;
副监张□、张和
2. 通利监
- 官勾司:
正官勾董丘;
副官勾王政;
典史李郁;
司吏张元杜、葛茂、王世荣
- 矿铁库:
库使剧春;
库副张庆;
藏典□琛、傅仲恭;
秤子周坚、康成;
什物库子朱政
- 煽炉部门:
提领皇甫恩;
副提领张荣、王元
- 监级管理:
大监马进、陈辛;
副监路□成、刘聚
- 基层差役:
部夫头目孔德、武用、周用;
百领张德、胡春;
拈匠作头庄福;
催差头目周庆、李庆、王宣、史德、王仁、黄用、王清、王钦、徐旺、吴宽、张成
3. 锟鋙监
- 官勾司:
正官勾王顺;
副官勾王政;
典史门文郁;
司吏□□□、沈彧、齐松、吴仲
- 矿铁库:
库使宋秀实;
库副张翥;
藏典孙信、严成;
秤子王政、万壁
- 煽炉部门:
提领扈全;
副提领于成、张顺、陈秀
- 监级管理:
大监张林、高林;
副监孟兴、夏兴;
部夫头目侯伯岩
四、元代莱芜冶铁的格局注脚
这套从正四品都提举司到基层匠役的完整体系,支撑起“管辖新泰、统辖山东冶铁”的元代矿冶帝国。从碑文所记的产业繁荣、信仰礼仪,到名录详载的各级成员,不仅是机构与人员的原始档案,更印证了莱芜冶铁“官制为骨、信仰为魂、全员为血肉”的严密运营逻辑——既彰显了官营工业的规范化与规模化,也留存了古代冶铁行业“政、产、信”三位一体的珍贵历史样本。
作者简介:
长勺野老
又名虎山遗客、煜阳子
![]()
济南市莱芜区地域文化推广协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地方文化研究会青年副会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