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的房子150万成交!”近期,阿里、京东等平台上的“银行直供房”频频刷屏,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批量挂牌房源,部分地方农信社在售标的甚至以万套计。这种低于市价25%的特殊房源,既让购房者看到“捡漏”希望,也引发市场对其背后逻辑的热议。
![]()
所谓“银行直供房”,并非银行开发的商品房,而是不良贷款处置的产物。当企业或个人无力还贷时,银行通过司法程序收回抵押房产,完成产权剥离后直接挂牌销售。兰州农商行一套125平方米住宅以151万元成交,而同小区二手房挂牌价普遍在180万至220万元,价格优势一目了然。广东云浮、齐齐哈尔等地甚至出现8万、9.9万元的低价标的。
相较于普通二手房和法拍房,这类房源有两大核心优势。除了显著的价格折扣,更关键的是交易安全——产权完全归属银行,已剥离原债权债务,能有效规避法拍房常见的隐性租约、民间借贷等纠纷。成都购房者阿泽就以83万元拿下主城区90平房源,比正常购房节省近20万元,还省去了中介费用。
房源激增的背后,是银行加速盘活资产的需求。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法拍房成交率低迷,银行转而采用直售模式提升债权回收率。数据显示,兰州银行2025年直售房源达1779个,较去年增长57%;四川农信系统半年内挂牌标的超2.5万个,地方城商行和农信社成为处置主力。部分流拍房源还会多次降价,进一步提升成交概率。#热点观察家#
“捡漏”虽香仍需理性。这类房源多为抵债所得,可能存在户型老旧、区位偏远等问题,且部分不支持按揭贷款。对购房者而言,需提前核实房屋状况与过户流程;对市场而言,这既是银行化解风险的积极举措,也为刚需群体提供了新选择。低价背后藏着的不是陷阱,而是市场化处置的门道,理性甄别才能真正享受到红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