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是一个下着淅沥小雨的午后,我与两位多年未见的大学同窗相约在城南的茶馆。窗外雨丝如织,我们围坐在氤氲着茶香的红木桌旁,十年光阴在杯沿轻轻碰撞。
林舟刚从国外回来,如今是知名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说起在青藏高原考察的经历,他眼神发亮:“站在海拔五千米的垭口,看着冰川在阳光下泛着蓝光,你会真切感受到自然的伟力。我们人类不过是这宏大秩序中的一粒微尘。”他小心地从包里取出在高原捡拾的岩石样本,动作轻柔如对待珍宝。
这时,陈锐的手机响了。他瞥了一眼来电显示,立即站起身,语气瞬间变得恭敬:“王局您放心,那份材料我马上让人送到府上。”这个电话不过两分钟,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刚才温暖的气氛悄然切断。
雨声渐密,我们聊起了最近热议的环保事件。林舟眉头微蹙:“那片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开发商明知故犯,这是对自然规律的亵渎。”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仿佛在触摸某种信念。
陈锐却笑了:“老同学,你还是这么理想主义。那块地现在是重点开发区,你知道背后是谁在推动吗?”他压低声音说出了一个名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时候唱反调,不是自毁前程吗?”
茶馆里的古钟敲了四下,雨声渐歇。我问起他们这些年的生活。
林舟说他在郊区买了套带院子的小房子,周末种花弄草,给学生补课也不收费。“够住够用就好,重要的是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欢的研究。”阳光透过竹帘,在他洗得发白的衬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锐转动着腕表,表盘在灯光下闪着冷光:“我刚在滨江买了套五百平的顶层公寓。人啊,要么往上走,要么被踩在脚下。我让孩子读国际学校,一年学费就够买辆车,这个投资值。”
望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空,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三观不同。
林舟对自然规律的敬畏,陈锐对权势的崇拜——这是世界观的鸿沟。一个相信天地间有亘古不变的真理,一个只认可变现的权威。
林舟坚守的良知,陈锐选择的站队——这是价值观的分野。一个以内心准则为灯塔,一个以利益得失为罗盘。
林舟向往的田园诗意,陈锐追逐的人上人生活——这是人生观的背离。一个在平凡中寻找生命的厚度,一个在攀比中丈量存在的高度。
雨停了,我们走到茶馆门口。林舟骑上一辆旧自行车,消失在梧桐树影里。陈锐的黑色轿车无声滑到跟前,司机小跑着为他开门。
夕阳从云层缝隙洒下,把同一个世界分成明暗交织的两半。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们走向不同的方向,忽然懂得:三观不同不是对错问题,而是灵魂选择了不同的航道。有些友谊,就像这场午后的雨,来过,温暖过,然后各自流向不同的江河。
而茶馆屋檐下,最后一滴雨水正从容落下,在大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