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卖掉家中唯一的骡子,抵押了几亩枣树地,前后投入120万元,只为登上《星光大道》的舞台,然而止步八强后,等待她的是40万元债务和四面八方的质疑。
2009年,崔苗与《星光大道》结下不解之缘,这个12岁就在田埂上唱歌的陕北女孩,16岁时已拿过民歌大赛金奖,进入县文工团后,她发现民歌演出机会有限,大多集中在庙会、婚丧场合,老艺人王向荣曾提醒她,陕北民歌需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
《星光大道》成为她心中最重要的目标,但第一次去北京,她在央视附近的小旅馆住了半个月,却连报名处都没找到,两年间她写了二百多封推荐信,最终在文工团主任帮助下获得试镜机会。
![]()
晋级周赛后,编导建议月赛表演要更具地方特色,这意味着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她请来专业伴舞团队,定制精美服装,制作陕北窑洞模型道具,为此家里卖掉了赖以生存的枣树地,母亲当掉金镯子,亲戚们凑了40万元,到总决赛前,总投入已达120万元。
![]()
比赛止步八强,回到陕北后,崔苗面对的是巨额债务和舆论压力,更让她痛心的是,母亲在她比赛期间病逝,家人为了不影响她比赛,一直隐瞒到最后。
为了还债,她接演所有能找到的演出,无论是乡镇庙会还是企业年会,只要有报酬就唱,最困难时,一场煤矿演出结束后,主办方以她在比赛中花费巨资为由,拒绝支付报酬。
![]()
后来她在窑洞前、枣树林里架起手机,唱起《赶牲灵》《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直播间逐渐聚集起喜爱传统文化的观众,她开始通过直播销售家乡的红枣、小米,单场最高销售额达到8.6万元,远超当年商演收入。
![]()
2025年春天,崔苗终于还清最后一笔债务,她挨家挨户给亲戚送去红枣,每个红包里都夹着当年的欠条碎片。
如今的崔苗已考入西安艺术团,有了稳定工作,还成为家乡文化大使,带着学生下乡教授民歌,去年参演的电影中,全部采用她的原声演唱。
![]()
从倾尽所有的追梦人,到负重前行的还债者,再到扎根家乡的文化传播者,崔苗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梦想,不在于舞台有多大,而在于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找到继续歌唱的方式。
看了崔苗的故事,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这才是真正的‘星光’,不在央视的演播厅,而在黄土高坡的窑洞前,姑娘,你比当年在舞台上更亮了!”
“看到卖骡子供她上学那段直接破防了,真是全家人的希望啊,这压力太大了。”
“120万在那个时候是天文数字,这比赛对草根太不友好了,简直就是‘氪金’游戏,没公司捧根本玩不起。”
“说真的,她这算因祸得福,要不是被逼到这份上,可能也不会抓住直播带货的风口,现在有稳定工作还能宣传家乡文化,这结局比很多过气选手强太多了。”
“我最佩服的是她的韧劲,欠着40万债,能从庙会唱到煤矿,这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换我可能早就崩溃了。”
如果说崔苗当初没花这120万,可能连《星光大道》的舞台都站不上;但花了这笔巨款,又差点被债务压垮。你觉得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这种“孤注一掷”的追梦方式,到底值不值得?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信源:三秦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