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蓉城舞台,上演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戏剧盛宴。2025年“文艺繁星计划”剧说有你·全民戏剧创想季现场海选活动近日收官,这场由成都市文化馆与四川省戏剧家协会联合发起的“全民戏剧计划”,在成都10余个社区掀起热浪。6场海选,超136组选手500余名市民登台,参与者无需专业背景,让“戏剧走进街头巷尾”成为现实。
在全民参与的创意中,多元主体绽放出令人惊叹的艺术生命力。
10月25日,来自四川文理学院的学生团队在“全民戏剧计划”舞台,通过小品的形式演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巴山背二歌。“我们选用了网络流行改编版进行表演。”大三学生刘柯宇表示,评审委员当天对其作品“需避免仅停留于表面化呈现,应深化对非遗项目内核的理解与挖掘”的反馈意见,让他们确立了接下来要“走出校园,直面传承人”的创作路径。
海选现场,一支由心理治疗师、兼职导演和编剧、演员组成的团队带来的作品,将焦点对准都市情绪困境。导演夏思出阐释创作理念时说:“我们以‘失恋’为切口,通过角色和解映射心理成长,希望以戏剧的形式传递‘自我疗愈’理念。”据悉,通过本次参赛,该团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宽了创作思路,也检验了团队的创作与执行能力,“后续我们计划将目前表演的Demo版本延伸为90分钟的音乐剧,实现‘用戏剧温暖人心’的创作初衷。”夏思出说。
海选现场,随机抽签的机制意外促成了小学生川剧表演者与退休职工生活短剧组的同台对话。“白发老者的生活短剧与孩童的传统戏曲同场交辉,形成了极具戏剧性的偶然之美。”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海选专业评审张劲捕捉到这种非刻意设计的舞台画面后说,“不同年龄层的群体通过戏剧展开交流与碰撞,这是全民艺术普及最生动的实践。”
这场“全民戏剧计划”的深层机制,植根于成都多年的文化生态培育。
作为成都市文化馆推出的已有5年历程的群众戏剧活动品牌,此次“文艺繁星计划”剧说有你·全民戏剧创想季与四川省戏剧家协会达成合作,首创“专业+大众”双轨评审体系:20余位由戏剧家协会专家、资深导演组成的专业评审团,与30余名面向社会招募的涵盖在校大学生、企业财务、工程师等的大众评审团形成互补视角。“非专业演员因贴近生活,其剧本创作与表演形式更具烟火气。”在从事社区治理工作的大众评审薛燕看来,这些非职业表演者带来的大众性,是滋养戏剧土壤的珍贵养分,让观众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
全域化空间布局策略也是本次活动触达民众的关键。青羊区西村大院的文化创意空间、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的烟火街巷等为不同区位的市民营造出“转角邂逅戏剧”的沉浸场景。统计数据显示,6场分布各区的海选累计吸引线下观众千余人次,线上传播触达10万量级人群。
活动的价值不仅在于舞台呈现,更在于构建可持续的艺术成长路径。据悉,海选结束后,30余组选手进入孵化提升阶段。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透露,入选团队将获得从创排辅导到舞台呈现的全方位支持,优秀作品有望登上复选、决选的专业舞台并获得巡演机会。
2025年11月10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好戏就在巷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