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随着青岛渔博会落幕,远洋鱿鱼市场的“热度”正在快速降温。10月下旬以来,无论是远洋原条鱿鱼、秘鲁分割品,还是国内冻制品与熟制品市场,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业内普遍认为,市场正进入年末前的“冷静期”。……(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随着青岛渔博会落幕,远洋鱿鱼市场的“热度”正在快速降温。10月下旬以来,无论是远洋原条鱿鱼、秘鲁分割品,还是国内冻制品与熟制品市场,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业内普遍认为,市场正进入年末前的“冷静期”。
一、秘鲁产区高位收尾,中国市场库存消化放缓
来自秘鲁生产部(PRODUCE)的最新消息显示,为保障巨型鱿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地已实施“巨型鱿鱼行动IV”,并计划于11月中旬启用“洪堡号”科学考察船,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资源评估巡航任务。这意味着秘鲁鱿鱼线内捕捞季正式步入尾声。
尽管秘鲁全年捕捞量创下60万吨的历史新高,但出口节奏放缓,部分加工厂已无原料可供生产,仅剩大规格鱿鱼库存尚在销售。由于中国是秘鲁鱿鱼的最大买家,约占其出口总额的50%至60%,市场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库存消化速度。
目前,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库存压力仍存,部分企业反映,“冷库里鱿鱼堆得多,但下游订单并没有跟上”。
二、国内远洋鱿鱼价格全面回调,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青岛渔博会结束后,远洋鱿鱼价格出现普遍下跌。根据浙江舟山、山东威海等主要交易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
大片与大头产品每吨下降约500元;中、大条价格降至14500——15000元/吨;小条和特小条跌幅最为明显,每吨下跌1500元。
部分贸易商表示,当前市场采购主要集中在刚性需求,买方多持观望态度。
三、冻制品价格持平,熟制品环节略显疲软
在终端产品市场,本周石岛地区的鱿鱼冻制品价格保持稳定,阿鱿串、耳条、鱿鱼花等品类均维持上周水平,价格区间分别在23000至26000元/吨之间。由于冷链企业前期库存充足、节后消费偏弱,厂商普遍采取“稳价去库”的策略。
相比之下,熟制品市场出现小幅松动。龙口地区的鱿鱼尾丝、尾片、鱿鱼条等产品每斤下滑约1元,降幅约2%至3%;手撕风琴鱿鱼片价格则收窄至46——48元/斤。加工企业普遍反映,当前海外订单不及预期,国内电商渠道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四、短期探底,中期仍存反弹契机
综合当前走势来看,国内鱿鱼市场正处于“价格探底、需求观望”的阶段。上游供应端虽出现减量迹象,但由于库存尚未完全消化,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
不过,随着11月禁渔期生效及年底采购季临近,市场预期或逐渐转暖。部分业内人士认为,11月下旬至12月初,鱿鱼价格可能在当前基础上止跌企稳。
从“降温”到“蓄势”,市场进入再平衡阶段
总体来看,本轮鱿鱼市场的降价并非需求崩塌,而是高位调整后的自然回归。秘鲁高产、库存偏高、节后需求滞后共同构成短期压力。
日期:2025-1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