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就是以广汽埃安首席用户官的身份和大家交流,从这个细节,大家应该能看到我们的变化。广汽埃安接下来会全面拥抱客户、了解客户。”
在今年11 月广汽埃安首届全国用户节启动现场,广汽埃安营销本部负责人杨龙的“新身份”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多了“首席用户官”这一头衔。
之所以设立“首席用户官”这一title,背后是广汽埃安面对市场变化的一次关键调整——从过去单一卖车,转向聚焦用户运营、深度经营 “用户”。
![]()
这一调整并非偶然,而是行业趋势与自身发展的双重必然。
如今新能源市场,小米、蔚小理等新势力早已证明用户运营的核心价值。而这些品牌的成功,印证了“经营用户” 已成为存量竞争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广汽埃安的用户运营转型,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回应。
事实上,这场营销调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埃安应对市场变局的系统性举措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存量竞争加剧、多数车企单车利润不足5000 元的背景下。广汽埃安正经历 “深蹲蓄力” 的转型阵痛。
光环之下的增长瓶颈与竞争压力
回溯2022-2023年,广汽埃安堪称新能源赛道的 “现象级存在”:
2022年以27.1万辆销量实现126%的同比增长,2023年销量再攀高峰突破48万辆,同比增幅达77.02%,并于2023年底刷新全球汽车品牌破百万产销的最快纪录。
彼时,埃安凭借AION S、AION Y 等车型的强势表现,稳坐新能源市场第一梯队,成为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标杆。
然而,盛极而衰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2024年,埃安全年销量滑落至37.49万辆,同比下滑 21.9%,持续高增长态势戛然而止。
进入2025年,这一颓势进一步加剧,市场排名被零跑、小鹏等竞争对手一度反超。内忧外患之下,埃安的“深蹲” 转型已成必然选择。
所以我们看到,从营销到产品,从组织到海外布局,广汽埃安全方位的结构性重建已然展开,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广汽埃安对市场困局的清醒认知与破局决心。
![]()
产品重构:价值突围的C端攻坚战
过去,广汽埃安凭借着在B端网约车业务的发力,得以在销量规模上迅速爆发。但是,过度的依赖B端业务挺同样带来双重问题:
其一,品牌形象受明显影响。“网约车标签” 在消费者认知中根深蒂固,形成 “埃安 = 运营车” 的刻板印象,直接制约C端市场拓展。
其二,市场抗风险能力薄弱。随着网约车市场逐渐饱和,广汽埃安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其主力车型AION S的销量受网约车市场变化的影响下滑明显。
针对上述问题,埃安启动产品结构转型:一方面分拆B 端业务,计划推出独立子品牌专攻网约车市场,割裂 “埃安 = 网约车” 的市场认知;另一方面集中资源发力C端,通过产品矩阵重构与精准投放建立差异化优势。
这一策略已初见成效,最新上险数据显示,广汽埃安8月C端个人用户占比已突破78%,较去年同期提升近30个百分点。
![]()
目前,埃安RT、UT、Y、霸王龙等车型在细分市场稳居前列,形成覆盖7-15万元主流价位的产品矩阵:
其中,埃安霸王龙定位“超舒享家庭 SUV”,针对家庭用户完成21项配置升级,以大空间、防晕车制动等特性获得市场认可,上市后订单量快速增长;
埃安RT主攻10万级A级纯电轿车市场,凭借600km+续航、14 万内搭载激光雷达辅助驾驶的配置,跻身A级电轿排行榜前列。
埃安UT聚焦6-8万级精品小车市场,通过中欧双五星安全标准、倒车自动刹车等配置,成为都市年轻人与新手爸妈的热门选择,一度冲进同级纯电细分市场销量前三。
![]()
而今年11月3日开启预售的埃安 i60,则进一步完善了广汽埃安的C端布局。
作为全新命名序列首款车型,埃安i60精准切入15万以下主流家庭市场,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版本。其中,增程版预售价12.68万元起,纯电版11.98万元起。
这款车型,汇集了广汽星源增程、GSD智驾辅助、弹匣电池2.0三大自研核心技术。
具体来看,动力配置上,埃安i60搭载星源增程技术,配备29.165 度大电池,纯电续航210km,综合续航 1240km,并且支持3C 快充,15 分钟即可从30%充至 80%,彻底打消里程焦虑。
除了i60这款战略车型,埃安的产品矩阵优化还体现在多维度布局:与京东、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埃安UT super,将换电体验引入10万元级别市场,并且创新采用京东独家销售渠道,提升购车便利性。
这种“全场景覆盖 + 核心痛点突破” 的策略,形成了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精准覆盖:从7万级代步小车到15万级家庭SUV,从纯电到增程动力,从日常通勤到长途出行场景,均有对应的产品布局。
通过差异化定位与需求适配,埃安正逐步摆脱单一市场依赖,构建C端产品护城河。
技术深耕:三电+智驾双线突破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底座永远是穿越转型周期的核心底气。
埃安的“深蹲” 转型,始终以技术研发为核心支撑,在巩固三电技术优势的同时,加速智驾领域突破。
![]()
首先,作为埃安的技术王牌,弹匣电池已进化至2.0版本,通过纳米陶瓷材料与耐氧化阻燃剂的创新应用,搭配“双层冷却系统”,实现了“超百万用户0自燃”的行业奇迹。
另外,面对行业动力形式的多元化趋势,埃安不再局限于纯电路线,而是加速布局混动技术。星源增程技术在i60上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埃安在混动领域已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案。
这种多动力布局,让埃安能够适配不同用户的用车场景,有效规避单一技术路线的市场风险,提升整体抗周期能力。
智能驾驶领域的突围,是埃安技术升级的重中之重。
依托自研的“星灵架构”,广汽埃安构建了强大的智能硬件基础,而 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持续迭代,已实现高速、城区等复杂路况的完整闭环感知与决策。
截至目前,该系统累计主动安全测试里程超过60亿公里,涵盖常见交通场景及300+种泊车场景,误触发率控制在40万公里小于1次。
更值得关注的是,埃安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已相当成熟,有望成为国内最早实现规模化落地的高阶驾驶辅助体系之一。
此外,为强化技术竞争力,埃安积极展开产业链协同与外部合作。特别是在智驾与生态领域,深化与华为的合作,同时入股华望科技,加大“含华量” 的同时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形成 “自主研发 + 外部协同” 的技术发展模式。
总之,从三电导智驾,埃安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产品价值,为“深蹲”后的“起跳”积累了充足动能。
组织革新:番禺行动赋能
埃安的结构性重建,离不开组织架构的深度变革。
去年,广汽集团启动 “番禺行动” 改革计划,将集团总部整体迁入番禺化龙产业园,这场看似简单的办公地址迁移,实则是一次触及根本的治理体系革新,而埃安作为广汽新能源转型的核心载体,成为本次改革的直接受益者。
“番禺行动” 的核心成效,在于决策链条的大幅收缩与跨部门协同效率的提升。
此前,企业的产品定义、项目立项等流程需逐级上报、层层审批,难以适应新能源市场快速迭代的竞争节奏。改革后,企业推行跨职能工作组直联制度,研发、生产、营销等部门打破壁垒,形成快速响应市场的敏捷团队。
这种扁平化的组织架构,让产品开发周期显著缩短,能够及时捕捉用户需求变化并快速落地到产品迭代中。
![]()
而埃安推出的i60、霸王龙等车型,无不对家庭用户空间、能耗、智驾需求实现精准把握,正是组织敏捷性提升的直接体现。
另外,组织革新的深层价值,在于推动企业从“制造思维” 向 “用户思维” 的全面转变。
埃安专门成立用户洞察部,通过线上 APP 生态、线下用户节活动、工程师面对面交流等多渠道,建立起全链路的用户需求收集与反馈机制。
例如,针对用户对增程车型噪音大、油耗高的痛点,埃安集中研发资源攻关,最终在i60上实现了怠速40分贝的静音表现与 5.5L/100km 的亏电油耗,这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模式,正是组织变革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再比如霸王龙家庭版的21 项升级,同样是根据千名用户反馈,并进行需求筛选和场景验证,最终实现精准落地的闭环结果。
比如针对家庭用户“后排上下不便” 的痛点,埃安将后排开启角度做到近 90 度,老人孩子上下车无需弯腰;针对北方家庭 “冬季用车冻手” 的场景,同级唯一的方向盘加热、后排加热配置直接拉满;甚至考虑到多孩家庭的 “储物刚需”,专门搭载支持冷冻、冷藏、制热三种模式的冰箱。
这些“别人没有、用户急需” 的配置,让霸王龙家庭版在 10 万级市场里形成“舒适断层优势”。
正如杨龙所言,番禺行动让埃安能够“集中资源全面打响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为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海外布局:全球化突围,开辟增长第二曲线
在国内市场深耕转型的同时,埃安将海外市场视为“起跳” 的重要支撑,依托广汽集团 “One GAC 2.0” 战略,以本地化运营为核心,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试图在国际市场开辟增长第二曲线。
埃安的海外战略呈现出“精准切入、本地深耕” 的鲜明特征。
![]()
2025年第三季度,埃安成功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四个重要市场,并与全球顶级经销商集团安利捷(Alj)签署英国市场分销协议,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在当地交付 AION V 和 AION UT 两款全球战略车型。
这一举措标志着埃安的产品力与品牌力已获得成熟汽车市场的认可,为后续欧洲市场全覆盖奠定基础。
按照规划,埃安将在欧洲逐步构建完善的市场渠道、服务体系与能源补给网络,并推进本地化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在东南亚市场,埃安以泰国基地为核心辐射区域需求,借助当地的区位优势与市场潜力,快速拓展渠道布局。计划到2025年在东南亚新建80家经销店,并建设200座超级充电网络,形成 “产品销售 + 能源服务” 的一体化布局。
不同于部分品牌单纯的产品出口模式,埃安注重本地化融合,通过参与当地技术标准制定、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等方式,深度融入东南亚市场生态,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用户认可度。
截至2025年10月,广汽海外业务已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 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为埃安的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埃安的海外布局并非简单复制国内产品,而是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
比如欧洲用户关注的续航与快充,广汽埃安霸王龙以650km续航(CLTC工况)、V2G逆向放电功能精准匹配;东南亚用户重视的空间与耐用性,广汽埃安也通过软包大空间、弹匣电池的品质背书获得当地市场用户认可。
总之,海外市场的开拓,不仅为埃安带来了新的销量增长空间,更有助于品牌形象的高端化重塑,从而对冲国内“网约车标签” 的负面影响,形成 “海外高端化背书反哺国内C端认知” 的双向赋能。
广汽埃安:深蹲起跳!
从营销转型到产品重构,从技术深耕到组织革新,从国内调整到海外拓展,广汽埃安的一系列动作,本质是存量竞争下的结构性重建。
这场阵痛期的“深蹲”,并非衰退的信号,而是企业在存量竞争时代的主动求变,是对过往路径依赖的果断切割,更是对未来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义。
![]()
当前,埃安的转型已初见成效,其销量稳定在2-3万辆左右,i60 预售获得积极市场反馈,海外布局稳步推进....
接下来,随着广汽埃安B 端业务分拆完成、更多混动车型的上市、以及海外市场的逐步起量,广汽埃安的增长潜力还会得到进一步释放。
在这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战役中,埃安的“深蹲”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蓄力,一个更具竞争力、更具品牌价值、更具用户认可度的全新埃安,正在“起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