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项目进展总体情况
2025年10月,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迎来密集进展期。根据行业统计,当月全国共有13座抽水蓄能电站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涵盖主体工程开工、关键节点施工和设备安装等多个领域。其中,2座电站实现主体工程正式开工,5座电站完成重要隧洞衬砌或钢管安装,3座电站进入机组吊装阶段,其余项目在勘察设计、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突破。这些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1500万千瓦,总投资规模逾800亿元,彰显了我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与投资强度。
河北尚义机组吊装突破
河北尚义抽水蓄能电站于10月中旬完成首台机组定子吊装作业。该电站装机容量达140万千瓦,采用4台单机容量35万千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定子外径达12.5米,高度3.8米,总重量约380吨,采用现场组装工艺完成整体吊装。机组额定水头达521米,额定转速500转/分钟,设计年发电量12.35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16.47亿千瓦时,综合效率为75%。电站上水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18米,正常蓄水位1495米;下水库利用天然河道扩建,最大坝高67米。项目于2023年6月核准开工,计划2026年首台机组投产,2027年全面竣工。
福建云霄隧洞工程收官
福建云霄抽水蓄能电站2号尾水隧洞混凝土衬砌于10月下旬全面完成。该隧洞总长1286米,衬砌后内径6.8米,采用C30W8F100抗渗混凝土,衬砌厚度60厘米。施工过程中应用了智能化衬砌台车和激光定位系统,实现了衬砌曲面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电站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安装6台30万千瓦可逆式机组,设计年发电量21.6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8.8亿千瓦时。输水系统总长3218米,最大静水头达655米,高压管道采用800MPa级高强度钢板,焊接一次合格率99.2%。电站于2024年3月主体开工,计划2028年投产发电。
江西赣县主体工程启动
10月30日,江西赣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参与投资并承建,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4台30万千瓦可逆式机组。电站上水库位于赣江支流桃江上游,正常蓄水位712米,调节库容720万立方米;下水库利用现有水库扩容,正常蓄水位285米,调节库容710万立方米。额定水头427米,设计年发电量13.44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17.92亿千瓦时。枢纽工程包括面板堆石坝、泄洪隧洞、地下厂房等建筑,地下厂房洞室群长168米、宽25米、高55米,岩壁吊车梁设计承载力2×500吨。项目总投资76.8亿元,建设周期84个月,计划2031年投产。
新疆哈密竖井贯通
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通风排烟竖井于10月完成全线贯通。该竖井深度达312米,直径6.5米,采用反井钻机先导孔与爆破扩挖相结合工艺,攻克了岩层破碎、地下水丰富等技术难题。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动态投资82.3亿元,设计年发电量16.8亿千瓦时。地下厂房共分8层开挖,截至10月底已完成6层支护施工,7层预裂孔钻孔进度过半,计划10月30日完成8层开挖。4条引水支管和4条尾水支管采用错峰爆破方案,将交叉施工干扰降至最低。项目于2024年8月核准,计划2029年投入运行。
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
本月进展项目均严格执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规范》(NB/T10072-2018)和《抽水蓄能电站施工规范》(DL/T5208-2020)等技术标准。混凝土衬砌强度达标率100%,钢管安装焊缝一次合格率超过99%,机组安装精度控制在0.05毫米以内。环境监测数据显示,施工区噪声、粉尘、水质等指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要求。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率达95%以上,植被恢复工作同步推进。
产业协同与资源配套
根据最新政策要求,抽水蓄能项目配套新能源规模实现标准化配置。常规抽水蓄能电站按装机容量3倍配套光伏资源,混合式电站按2.5倍配置,并允许在60公里范围内用风电规模置换部分光伏指标。江西寻乌、四川蓬安等项目已启动配套新能源规划,计划建设光伏电站容量超过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容量50万千瓦,通过同一枢纽变电站实现多能互补。
投资主体与建设模式
本月进展项目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中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中央企业投资占比55%,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工程建设企业投资占比25%,地方能源集团和社会资本投资占比20%。项目建设普遍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应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通过智能工地系统实现人员、机械、物料精准调度,施工效率提升20%以上。
区域分布与电网衔接
13座取得进展的电站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五大区域,其中华北地区3座、华东地区4座、华中地区2座、西北地区2座、西南地区2座。这些项目接入500千伏电网11座,接入330千伏电网2座,配套建设输电线路总长超过800公里,变电容量360万千伏安,显著增强区域电网调峰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所有项目均编制并实施生态保护专项方案,严格执行避让、减缓、补偿原则。福建云霄电站移植保护珍稀植物1.2万株,江西赣县电站建设野生动物通道4.2公里,新疆哈密电站设置降噪屏障8.5公里。环境监测数据显示,施工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水体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带动
项目建设期共吸纳就业人员1.8万人,其中当地劳动力占比60%。开展抽水蓄能专项技能培训156场次,培训技术人员3200人次,涵盖机械安装、电气调试、智能监测等专业领域。预计电站投运后可提供稳定运行岗位600个,年培训专业人才200人次。
设备制造与供应链建设
机组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5%,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等企业提供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等核心设备,上海福伊特、天津阿尔斯通等企业供应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高压钢管、闸门、启闭机等金属结构由武钢、鞍钢等企业供货,混凝土原材料就地取材率超过80%。
数据来源:行业公开信息及权威机构统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