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鸥
“去村里!”欣赏多彩的村歌、村晚,体验激情的村BA、村超,品味独特的村厨、村咖……如今,“村字号”文体活动特色独具、遍地开花,让回归田园、亲近山水、体验农趣、感受乡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近期发布的首份《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显示,全国“村字号”活动类型多达24种,2024年全国农村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
“村字号”为什么能“火”?朴实、真切,是很重要的原因。比如村超、村BA,没有专业的场馆,但村民你争我抢、拼劲儿十足,观众更是围坐得水泄不通、热情似火。没有高额的奖金,但自家产的瓜果蔬菜、鸡鸭鱼肉作为奖品,获胜者依旧笑得合不拢嘴。又比如村晚、村歌,乡亲们放下锄头就上了场,收完粮食就亮开嗓,站C位、当主角,眼里满是真诚的热爱。调查显示,2024年,农民参与文体活动比例达到73%,不作秀、见真章,那种农民创、农民演、农民享的场景,最抚人心。
“村字号”的“火”,看似有一定的偶然性,实则必然。无论是赛龙舟对集体协作精神的锤炼,还是秧歌舞中对丰收喜悦的表达,以及丰富的民俗、多彩的非遗,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记忆和地域认同。这些植根于乡土的文体活动,是千百年来农耕文明积淀的情感表达,是乡土社会邻里交往与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好。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扎实推进,物质丰盈起来的乡亲们、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们、“以手机作为新农具”的新农人们,追求更丰盈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捡拾、整合被逐渐遗忘的乡土记忆、传统民俗,开展“村字号”文体活动便成为不二选择。借由互联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出圈”了。
湖南省保靖县举行“村厨村艺大晒”活动,带动旅游收入40.8亿元;浙江连续举办14场村跑,拉动农产品销售1.8亿元……热气腾腾的“村字号”,不仅成为农民群众的乐园,更让乡村旅游迸发活力,彰显了乡土文化IP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一场赛事、几场演出,吸引五湖四海的“粉丝”,带火了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等。乡村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农业更具发展潜力、农村更富生机活力、农民更有拼搏动力。
最美不过家乡。“‘村字号’,我看有戏”“咱的小乡村无人知晓,现在,各地朋友甚至外国人都争相前来,为家乡自豪”“乡里组队参加村BA,场上场下一条心,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这些农民朋友们的真实表达,凸显了“村字号”为基层治理带来的可喜改变。一场成功的比赛、一台热烈的晚会,往往需要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筹备,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村民自治实践和社会动员演练。它无形中激发出农民群众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振了精气神、增强了凝聚力,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期待更多扎根乡土、惠及民生的“村字号”涌现并长远发展,让生于兹、长于兹的农民朋友们喜闻乐见。在我们希望的田野上,铺展开一幅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