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量质齐升“链”动未来

0
分享至

“十四五”时期,是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实现跨越式发展、能级跃升的关键五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青岛汽车产业新城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量质齐升、亮点纷呈的精彩答卷,强势崛起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这五年,是产业规模急速扩张的五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80家迅猛增长至107家,增幅高达34%,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企业活力。在这片热土上,规上工业产值累计完成超3300亿元,一串串数字见证了园区作为核心引擎的澎湃动力。

这五年,是投资动能持续迸发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血液”。其中,龙头项目牵引作用显著:奇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累计完成投资超60亿元,而作为其关键配套,青岛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也同步完成投资59亿元。两大项目双星闪耀,共同夯实了园区的产业链根基。

这五年,是对外开放能级跃升的五年。园区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80亿元,实现成倍增长。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各方力量的协同攻坚,更标志着园区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度链接全球市场。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新征程开启的历史交汇点,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积蓄的雄厚势能正转化为迈向下一程的磅礴动能,一幅更为壮丽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向“新”而行 新能源车从无到有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新能源汽车是推动经济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以“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千亿级”为目标,加快驶入新能源汽车新赛道。



奇瑞青岛基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生产车间。

2021年之前,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已落户一汽解放和一汽-大众两大整车制造企业,但生产车型仍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主,新能源汽车近乎空白。奇瑞青岛基地的落地投产,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2021年落户之初,奇瑞就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力的重点。2024年,奇瑞迎来“大爆发”——全年生产整车达到1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9.27万辆,占比超过50%。这一年,即墨区汽车产业也迎来新突破——整车产量45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首次超过20%。

2025年,奇瑞持续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重点,1-9月份生产新能源汽车4.98万辆,占总产量的58%。在持续扩大产量的基础上,奇瑞青岛基地计划拓展KD出口业务。目前,KD生产车间已投入使用,可满足10万件KD配件的生产、发运。

在新能源车市场,一汽解放近年来同样保持上扬的增长曲线。实际上,一汽解放青岛基地自2021年便发力新能源板块。2021年12月,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基地投产,2023年生产新能源车型约2600辆,2024年产量达到1.2万辆,车型涵盖中重卡、轻卡。今年上半年,一汽解放生产新能源车0.61万辆,高于去年同期的0.53万辆。

为提升新能源车型占比,一汽解放青岛基地围绕纯电、混动两大技术路线,加速完善产品布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如今,一汽解放轻型车冲压车间项目已经投产,一汽解放微卡项目实现整车下线。随着产能的提升,预计2025年至2026年,新能源车产量将翻一番。

相较于奇瑞和一汽解放,目前一汽-大众华东基地是即墨区唯一没有新能源车型生产的整车企业。为提升一汽-大众青岛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基地全力推进新车型改造项目,对原有的车型进行智能化升级。目前,项目已完工,待新车型上市后,将成为一汽-大众新的增长点。

向“新”而行,不仅是一条产业赛道,更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深刻变革。在青岛汽车产业新城,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的发展轨迹,清晰地勾勒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脉络,也预示着这片产业高地,将在绿色与智能的转型中持续释放强劲动能。

链式发展 重点项目接续上马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项目为支撑,强化重点项目招引和建设,不断推动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一汽智能锻造及精密制造项目。

不久前,一汽智能锻造及精密制造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国内最大吨位的16800吨自动锻压线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班产量突破200件大关。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40亿元。该项目2023年纳入“拿地即开工”项目后,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年内签约、年内拿地、年内开工,开工时间缩短3个月以上,建设周期缩短6个月以上。

时间再往前推,2021年6月,奇瑞青岛基地开工建设,2022年11月竣工投产,用短短17个月的时间创造了“青岛速度”。奇瑞青岛基地的落户,所带来的不仅是一座超级工厂的崛起,更是相关配套项目的加速落地。

“十四五”期间,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全力推动50余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各环节全面提速增效。目前,这里已汇聚一汽-大众华东基地、一汽解放商用车基地、一汽解放新能源轻卡和奇瑞青岛基地四大整车生产基地,以及2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成为推动青岛汽车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青岛汽车产业新城还通过项目招引,不断提高本地汽车零部件配套率。

与奇瑞青岛工厂一墙之隔的城鑫零部件产业园,是专门为奇瑞工厂打造的配套项目,实现了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高度融合、协同发展,意在打造国内先进的开放式、智慧化、生态环保的现代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引进成飞瑞鹄、富卓座椅等16个项目。



青岛城鑫零部件科技产业园。

“十四五”期间,青岛汽车产业新城新引进一汽-大众HEV电池包、华涛、麦朗格、和众等项目40余个。其中,一汽-大众HEV电池包项目的落户,成为本地区首个新能源电池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新突破。

在青岛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被列为突破发展的5个新兴产业之一。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将持续瞄准智能网联和新能源发展方向,整车项目将牵起更强动能,与新能源龙头深度携手,让更多“三电”核心零部件项目集中落地。

厚植沃土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产业发展离不开好的生态。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服务为抓手,从政策服务、金融支持、人才保障等多维度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在走访企业过程中,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管委了解到,辖区一汽车铸件生产企业为扩大生产急需设备更新,但贷款一直没有获批。为此,管委安排专人第一时间协调工信、金融等部门,帮助企业对接相关银行,最终成功争取到中长期贷款2000万元,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服务带来的红利。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通过提供政策信息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向科技创新、产品设备转型升级、品牌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等方面发力,不断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2021年以来,共为辖区企业申请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各类政策资金2.08亿元,有力助推企业的设备、技术提升。

截至目前,汽车产业新城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1家,专精特新企业73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青岛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5家;省瞪羚企业4家。

在金融服务方面,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各家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针对汽车产业特色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出台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自年初至今,仅农行、邮储、兴业等5家银行就为辖区内43家企业发放贷款超6亿元。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发挥政府协调职能,积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积极打造人才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

2022年5月,即墨区促成奇瑞公司与即墨区第一职业中专深度合作,共同成立“青岛奇瑞汽车产业学院”。目前,产业学院累计招收学生800多人,已毕业254人,为奇瑞青岛项目快速投产与发展储备各级人才、建立人才梯队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成立“即墨区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育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共有40个,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推动技术、信息、人才之间交流互通,整体提升行业技能人才综合实力,助力汽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截至目前,青岛汽车产业新城辖区企业拥有职工3.1万余人。其中,大专及本科学历职工9656人,占比31.1%;高水平人才1257人,泰山学者2人,高级职称人才401人,高级技工855人。

以创新为舵,以链群为锚,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帆,青岛汽车产业新城这座崛起的汽车产业高地,正向着“双千亿级”的目标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壮阔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易瞰青岛 incentive-icons
易瞰青岛
网易青岛地方站官方号
17032文章数 495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