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柴油们看几组数据,新华网调查显示,中国54%的青少年的理想是当网红。
当家长说你不好好读书以后怎么办的时候,冒出一句:「大不了去当网红」总能把家长噎死。
![]()
而某社交媒体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61.6%的大学生就业时会考虑网红直播等新兴职业。
当然,这还不算啥,将网红作为理想职业已经不是青少年的专属了,某教育机构曾对北京各小学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80%的小学生长大以后想当网红。
![]()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喜欢当网红?大家都知道,网红的尽头是带货,一旦带货,赚钱就似乎成了一件极其容易的事。
而这种共识,来自我们每天刷到的信息,都在无声地表达,当网红太赚钱了,尤其是红了之后直播带货,几个小时卖几个亿,都是正常的。
比如此前,知名网红蓝战非就表示,「我以前做游戏主播的时候赚了很多钱,我花不了几个钱,我现在又没结婚没小孩,我就出来玩,吃饭啥的一个人想去哪就去哪。你们是真的不知道抖音顶流有多赚钱,你说我要是全身心商业化,那我一年天文数字,九位数都小看我了。」
![]()
自然,也有人会说,要真正赚钱,前提是得红,不红还是赚不了钱。
比如数据显示,早在2023年底职业网络主播数量达1508万人,八成以上月收入低于8000元。新人主播时薪低至20-25元。
但主播不赚钱,不代表直播带货不赚钱,就比如今天的一个热搜话题——直播间首饰几元卖几千涉案超5000万……
![]()
这是进博会期间,上海警方披露的一个案件,先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这个团队22人,在直播间卖假冒品牌首饰,把几块钱的假货,卖到几千,短时间就捞了5000万。
事情大概是,上海宝山「蓝鲸」护企工作站收到一家进博参展商的求助,称多个开设于宝山区的短视频平台账户直播间在卖假货。
![]()
直播间里,主播表示,这些首饰,鉴定证书、钢印、花型、刻字全部都有……等话术吸引消费者下单。
随后便展开调查,调查发现,这个团伙共22人,在现场发现这些首饰质感粗糙,一看就是一眼假。
然而,在他们的窝点,一大片区域摆满首饰柜,假冒产品按不同型号排列,品牌包装材料堆积如山……
![]()
调查发现,这些货物涉及十多个知名品牌,成本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售价可高达数千元。
在现场,查获了五万余件各种首饰,还有品牌包装袋、包装盒、鉴定证书1万余套。
据他们介绍,这些产品都是铜合金、钨合金等合金材料制成,然后贴上知名品牌的标。
其中还有主播表示,在平台卖这种货,提成要比卖其他东西高三倍。
![]()
而就是这样的商品,一共卖出了五千万,案值总额超7000万元。
据了解,这一团伙分工明确,形成「前端直播引流、中端接单发货、后端仓储囤货」模式。直播中宣称「绝对保真」「支持专柜验货」,实际商品用合金冒充18K金、玻璃冒充宝石,防伪标识和鉴定证书均为伪造。
就这么一通操作,他们赚到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这也从侧面说明,直播带货的钱是真好赚,因为有怎么割也割不完的韭菜,一茬一茬的长出来。
而要知道,在这个案例中,只有22个人,就撑起了7000万的生意,要是不被调查,可能就是7亿,70亿……
事实上,这类售价诈骗直播带货,目前在各大直播平台肆意滋生,比如此前曝光的案例,辽宁一团伙将每公斤35元的廉价玉石边角料包装成「高冰种翡翠」,直播间标价数万元,诱导观众「赌石」,涉案1200万元。
比如还有,江苏一团伙虚构「珠宝世家富二代」人设,谎称为避税需观众代管珠宝,承诺高价回收并赠送豪车房产,骗取213人共计404万元。实际寄送低成本饰品……
从这些案例也不难看出,直播带货这个购物场景,太容易藏污纳垢了,而藏污纳垢的功能,就是一种赚快钱的土壤……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叁号
编辑|谭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