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与丈夫李斌购买了这套别墅,而房子的卖主恰是她曾经的上司何经理。
"老公,我准备去整理一下地下室,你要不要一起?"陈静转身对正在沙发上看报纸的李斌说道。
"你先去吧,我把这篇文章看完就过来帮忙。"李斌头也不抬地回答。
![]()
地下室里光线昏暗,陈静打开了灯,开始整理各个角落的杂物。
她移开一个旧书柜时,意外地发现了后面的暗格。出于好奇,她拉开了暗格的小门,里面竟然摆放着两瓶包装陈旧的酒。
陈静小心翼翼地取出这两瓶酒,吹去上面厚厚的灰尘,发现是八十年代初的"地方国营"茅台。正当她犹豫是否要告诉李斌时,丈夫的脚步声已经从楼梯上传来。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李斌走进地下室,眼睛立即被陈静手中的两瓶酒吸引。
"你看,我在暗格里发现的。"陈静递给李斌一瓶。
李斌接过酒瓶,仔细端详着:"这可是老茅台啊,应该值不少钱。何经理怎么会忘了这么贵重的东西?"
陈静轻声说道:"我们要不要联系何经理,把酒还给他?"
"房子都卖给我们了,里面的东西自然也是我们的。"李斌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估计他是忘了,反正现在也找不到了。"
几天后,李斌通过朋友找到了一位专业的酒类收藏家进行鉴定。
"这是真品无疑,保存状态极佳。"收藏家戴着白手套,小心地检查着瓶身,"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这两瓶酒的总价值约为六十万元。"
李斌听到这个数字,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回家的路上,他开始畅想:"我们可以用这笔钱还清装修贷款,剩下的钱还能换一辆更好的车。"
陈静却一路沉默,心里始终过不去那道坎:"这毕竟是何经理的东西,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厚道?"李斌冷笑一声,"你忘了当初公司裁员时,何经理是怎么处理的吗?他可没给那些老员工留什么情面。"
"那不一样,公司决策不完全是他能控制的。"陈静试图为前上司辩解。
"那又怎样?现在这酒已经是我们的了,法律上完全站得住脚。"李斌语气强硬。
回到家后,这对夫妻因为这两瓶酒的归属问题陷入了长时间的争执。李斌认为应该据为己有,而陈静则坚持要归还原主。
周一一早,李斌便出差去了外地,预计一周后才能回来。陈静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思考。
整理书房时,她发现了何经理遗落的一本旧工作笔记。翻阅间,一段记录引起了她的注意:二十多年前,公司为募捐,当时还是实习生的陈静只捐了二十元。
笔记上记载,何经理悄悄地又以陈静的名义额外捐了两百元,这件事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泪水模糊了陈静的双眼。她想起了自己刚进入职场时的窘迫,以及何经理对她的悉心栽培。这个偶然的发现使她对何经理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归还茅台酒的决心。
李斌回来后,陈静把笔记给他看。令她意外的是,丈夫看完后沉默了很久,然后说:"你联系何经理吧,我们周末去看他。"
何经理看到陈静和李斌带着那两瓶茅台站在门口,他笑了笑,仿佛早已料到他们会来。
"进来吧,刚泡好茶。"何经理的声音温和而沉稳。
客厅里,陈静将发现茅台酒的经过讲述了一遍,然后把酒放在何经理面前:"这两瓶茅台是您的珍藏,我们不能据为己有。"
何经理抚摸着酒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赏:"真没想到你们会来还酒。其实这两瓶酒我并非遗忘,而是有意留在那里的。"
看到夫妻俩疑惑的表情,他继续解释:"人生在世,名利浮沉,真正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是品格与信任。我把这两瓶酒放在暗格里,就是想看看买主会不会发现,发现后又会怎么选择。"
"如果没有发现,那是缘分未到。如果发现了却据为己有,那是我看错了人。而你们今天能把它送回来,说明你们通过了考验。"
李斌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要这样考验我们?"
"因为我相信人性本善,只是有时候需要一些契机来唤醒。"何经理站起身,将两瓶酒重新推回给他们,"现在,这两瓶酒真正属于你们了。"
归途中,夫妻二人的心情格外平静。那两瓶价值连城的茅台静静地躺在后座上,不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承载了一种精神的传递。
回到家后,李斌专门在客厅打造了一个精致的酒柜,将那两瓶茅台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一个月后,他们收到了何经理寄来的礼物——一幅亲笔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四个字:"心安是福"。陈静将它挂在了书房的墙上。
每当陈静凝视那幅"心安是福"的字画时,都会感到一种宁静的力量。
她明白,人生旅途中最奢侈的不是金钱财富,而是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和坚守原则的定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