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海鸥”重创菲律宾,马科斯总统紧急求援。
就在灾情惨重之际,马尼拉却被曝将巨额防洪款挪作他用,反而高调与中国在南海“磨刀霍霍”。
![]()
民众泡在水里,政府却在对外秀肌肉,这场天灾,谁来买单?曾慷慨援助的中国,这次会冷眼旁观吗?
磨刀霍霍向外 民众泡在水里
在台风“海鸥”还未登陆之前,本该忙着备灾的菲律宾军方,却反而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三军联合演习上。
![]()
他们挑的演习地点特别有“指向性”——离中国黄岩岛才230公里,还覆盖南沙群岛的部分海域。
军方在总统府给马科斯做汇报,摆着一堆军事沙盘,重点讲“堤丰”导弹系统部署得多快、多厉害,一副随时要“迎敌”的架势。
可镜头一转,到宿务省街头完全是另一回事,那边洪水像一堵墙一样冲进城里,街道、房屋一下子就被淹了。
![]()
幸存的人说,自己什么都来不及拿,只能在水里捞几根漂来的香蕉充饥,家里东西全被冲光。
政府那头在讲导弹,这头连一座桥都守不住,宿务省的马南加大桥直接被洪水冲塌,整个场景像灾难片一样。
更讽刺的是,一边是美菲军演密度越来越高,另一边执行救援任务的菲律宾军用直升机却在国内坠毁,人员罹难。
![]()
全国有一百多个地区被洪水围住,大规模停电、通讯中断,很多地方变成孤岛,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生活完全停摆。
这种强烈反差让人一句话就能概括:对外摆肌肉,对内摆烂,菲律宾政府的战略重点摆得太离谱,看上去是在“备战”,实际却连最基本的民生防线都没顾住。
所谓的“国家安全”,最后沦成了一套只在会议室里看上去硬气的幻影,当然,灾难不是光怪天灾,人祸早在台风来之前就埋好了坑。
![]()
台风刚过,菲律宾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长就承认:国家的防洪措施规划差、执行烂,并且直说“必须有人负责”。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政府很多年都在糊弄,问题不是突然爆出来的,而是积累到现在炸锅。
真正致命的,是那笔高达5450亿比索的防洪预算,媒体早就披露,很多项目根本就是账面工程,有的是图纸工程,有的是空气工程。
![]()
菲律宾审计署的报告证实了:大量防洪工程没开工记录,甚至连招标都没做,钱先花了,工程却连影子都没有。
所谓防洪设施,其实早被层层腐败掏空,台风来时根本挡不了,灾情最惨的宿务省,其实在台风前都还没从9月底的地震恢复。
地震刚让房子裂缝、道路毁坏,本来就脆弱的基础设施还没修好,如今又被台风再砸一遍。人民受灾不是命不好,而是政府治理能力长期瘫痪。
![]()
现在更糟的是,另一个台风“凤凰”也逼近菲律宾北部,避难所里的灾民还没喘口气,又要面临新的风暴。
看着新闻里那些泡在水里的人,你会发现问题根本不是灾害频率变高,而是菲律宾的防灾体系多年如一日地失灵,钱花了,堤坝没了;预算做了,工程没了;人民遭殃,却没人真正追责。
援助不是白给的 邻居为何冷了脸
国际援助不是慈善,是关系温度计,这次“海鸥”台风后,中国的反应明显不像往年那么迅速,这并不是无情,而是中菲关系冷下来后的真实反馈。
![]()
以前菲律宾一遇大灾,中国往往第一个伸手,比如2021年“雷伊”台风,中国马上给钱、给粮食、派医疗队,速度快、规模大。
而这次,中国的动作明显减慢了,外界普遍认为,这与马科斯政府上台后不断在南海挑衅中国、刻意制造摩擦有关,你对别人摆脸色,别人自然也会降温。
这种冷却不只在政治上,还反噬到了菲律宾经济,中国原本是菲律宾香蕉最大买家,现在大量订单转向越南,菲律宾国内香蕉滞销,果农亏到哭出来。
![]()
外交政策不是空谈,它会真实影响老百姓的饭碗,更扎心的是,菲律宾最倚重的美国、日本在这次灾后都异常安静,没有任何高调援助。
有人讽刺说:既然美国说会保障菲律宾安全,那也该保障菲律宾人民的生命安全吧?但现实就是,美国在军事问题上叫得最响,灾难来时却悄无声息。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上,过去那种直接送钱送物资的方式,经常被菲律宾内部腐败系统吞掉,中国也不愿再当冤大头。
![]()
未来援助可能会更多通过联合国、红十字会等多边渠道,或采用技术贷款、工程团队这种更可控的方式,意思很清楚——愿意帮,但不能再让别人吃干抹净。
参考资料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