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自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提问:
国央企月入一万,相当于外面(民企、外企)多少钱?
这倒并不是说国央企的钱就分外值钱,而是包含几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国央企的福利相对较好,可以看作一种“隐性收入”。
譬如五险一金,很多民企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
而国央企一般按税前收入全额缴纳,有的公司还有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公积金、企业年金等。
举个栗子,同样是每月到手1万元,
国央企公积金按双边各12%、社保按自己8%单位16%、企业年金按个人:公司=1:4计算,税前就是14200元;
而民企公积金按最低缴费基数双边各5%,社保按最低缴费基数自己8%、单位16%计算,税前只有10872元。
这里还没有考虑到房贷、子女教育等税前抵扣项。
另一方面,国央企衣、食、住、行、医等方面保障更好,花得更少。
一般国央企都有食堂,有的单位伙食还相当不错。
这些食堂通常以一个象征性的福利价对员工开放,或是额外有就餐补贴,
可别小看了这点“小恩小惠”,经年累月下来,不仅可以在“吃”上节约不少开支,还不用每天苦苦觅食,
更重要的是比外卖吃得健康放心,还是挺提升工作幸福感的。
此外就是“医”,很多国央企为员工购买补充商业保险,有的还为直系亲属购买(这几年已经逐步取消),
这样的话日常看个门诊、动个小手术,医保之外还能报销一部分,自己花不了多少钱。
更重要的是多了这样一份保障,心里也多了一份踏实。
至于其他方面,有的单位有员工宿舍、有交通补贴、油补,日常吃的用的也有各种年节福利、生日福利。
所以整体算下来我在国央企工作的一个感受就是:
花钱真的很少。
虽然不够你过上什么很有品质的生活,但过过平平常常的小日子,还是足够。
最后,国央企的相对稳定,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算为一种“收入”。
现在的国央企虽然也不是什么“铁饭碗”,很多竞争性国央企也会裁员、降薪,
但有一说一,稳定性相比一般的民企还是要好。
举个栗子:
你23岁本科毕业进入国央企,干到退休共40年,这40年里假设你税后月平均工资是1万元,
那么你一共能从单位获得480万元的报酬。
而在民企,你的职业寿命大概率要短很多,假设你同样23岁进入民企,工作20年,
你需要月平均工资税后2万元,才能赚到同样的钱。
当然,这里存在很多变量,比如说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很难想象国央企能干到退休,说不定十年二十年就遇上减员、优化;
而民企则更是大起大落,可能干几年就换一家公司、不到40岁就被优化;
也可能每隔两年就升一级,收入远远超过税后2万。
但可以确定的是:
在国央企能稳定工作的时间越长,越能摊平收入上的不足;
而在民企、外企,收入越高,越能对冲“工作不稳定”的风险。
就比如说上面这个例子,假设你在国央企拿一万、稳定工作20年,
这20年里你由于围城内的“去能力化”,出去了就找不到工作;
而你在民企能拿到两万,工作十年就能赚到同样的钱,
这十年里你能力还得到了提升,出去之后仍然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那么即便把那些七七八八仨瓜俩枣的福利都算进来,你也没必要去国央企。
又假如你能力再强一点,在外面可以年入五十万、上百万,那么你工作五年、十年就能赚到在国央企一辈子才能赚到的钱,
那你就更没必要去国央企。
因为你赚到这个钱以后就相当于人生有了兜底,
比如十年存下来500万,你通过稳健理财就可以每月稳稳收息1万,收一辈子,
相当于你自己给自己赚了一份终身月入一万的工作,你觉得无聊了可以出去找份工作上班,不想上班你天天家里蹲也饿不死。
岂不美哉?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你有足够的自制力,不乱投资、乱花钱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国央企的一万元,相当于外面多少钱?
假如工作足够稳定,比如说能够干到退休那种,我倾向于这个比例在1:1.5-2左右;
但假如不那么稳定,我建议你把对能力的提升、财富的增值效应等等机会成本都考虑进去,
那么这个比例可能也就是1:1.2-1.5左右,甚至更低。
更多国央企规则、职业选择、生存进阶、晋升提拔、人际关系、副业经验,可加入查看。
商务、咨询加V:all-for-freedom1202
加,了解更多国央企规则与生存、进阶之道
送深度咨询一次+原价299精华资料群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