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践中非常核心且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
总的来说,没有全国统一的强制性规定,但经过大量项目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几种主流且相对公认的分摊方案。绝对的平均分摊(均摊)通常是不公平且难以达成共识的。
核心原则是:“谁受益多,谁多出资”。
加装电梯带来的便利性和房产增值效应,随着楼层的升高而显著增加。
一、两种方案的利弊
方案一:按楼层高低分摊(主流且推荐)
这是目前最广泛采用、也最符合公平原则的方案。其理论基础是电梯带来的“垂直收益”不同。
1、分摊依据
(1)便利性
楼层越高,对电梯的依赖程度越高,日常出行的便利性改善越大。
(2)房产增值
加装电梯后,高层住宅(特别是三楼及以上)的房价会有明显提升,而低层(尤其是一楼)可能因采光、噪音、隐私等问题,房价反而可能受损。因此,高层业主理应承担更多的建设成本。
2、常见的具体分摊模型
(1)系数分摊法(最常见)
设定一个基准层(通常是二楼或三楼),将其系数设为1。
每向上一层,增加一个系数(如0.1或0.2);每向下一层,减少一个系数。
举例(以7层楼,一梯二户,3楼为基准1):
1楼:系数 0.5(或更低,甚至为0,即不出资)
2楼:系数 0.8
3楼:系数 1.0
4楼:系数 1.2
5楼:系数 1.4
6楼:系数 1.6
7楼:系数 1.8
计算总系数:(0.5 + 0.8 + 1.0 + 1.2 + 1.4 + 1.6 + 1.8) = 8.3
计算每份费用:总建设费用 ÷ 总系数 = 每份系数金额
各层分摊费用:该层系数 × 每份系数金额
每户分摊费用:各层分摊费用/2
(2)按台阶数分摊
计算从一楼到各层住户门口的台阶总数。
总建设费用按各层所占台阶数的比例进行分摊。这种方法更加“物理精确”,但计算稍复杂。
(3)分层固定比例法
直接协商确定各层承担的总费用比例。
举例:
1楼:0%(不出资,有时甚至会获得补偿)
2楼:5%
3楼:15%
4楼:20%
5楼:25%
6楼:35%
方案二:均摊(按户或按面积)
1、方式
所有参与出资的业主,平均分担总建设费用,或者按照自家房产证上的面积比例分摊。
2、优点
计算简单。
3、缺点
极度不公平,很难获得较低层业主同意,是导致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对于低层业主(尤其是二楼)来说,他们受益有限,却要承担与高层相同的费用,意愿会非常低。
对于高层业主来说,他们享受了最大便利和增值,却只支付平均费用。
均摊看似高楼层占了便宜,但实际上这种方案很难在业主间通过,最终导致电梯装不成,高层反而是最大的损失方。
二、关键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1、一楼的特殊处理
在绝大多数成功案例中,一楼通常不承担任何建设费用。
因为加装电梯对一楼几乎无正面效益,反而可能带来采光、通风、噪音、隐私等负面影响。
有时,为了争取一楼同意,楼上业主甚至需要共同给予一楼一定的经济补偿。
2、二楼的意愿
二楼业主对电梯的需求也相对较低。为了鼓励二楼参与,通常会给予其极低的分摊系数,或者允许其选择不使用、不出资(但未来想用则需补交更高费用)。
3、政府补贴
很多城市对加装电梯有财政补贴。在计算分摊时,应先将政府补贴从总建设费用中扣除,剩余部分再由业主按协商好的方案分摊。
4、运行费用和电费分摊
建设费用是一次性投入,而后续的维护、保养、年检和电费是长期支出。
这部分费用的分摊方案可以与建设费用不同,通常采用按户均摊或按楼层系数分摊,也需要事先约定清楚。
5、协商一致是核心
无论哪种方案,法律基础是《民法典》第278条,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需要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
虽然法律有最低门槛,但实践中力求所有受影响业主(特别是底层业主)的谅解和支持,才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避免日后邻里矛盾。
三、建议
强烈建议采用“按楼层高低分摊”的方案。
第一步: 成立加装电梯筹备小组,包含各楼层代表。
第二步:调研当地政府的补贴政策和技术规范。
第三步:参考本地其他成功项目的分摊案例,结合本楼实际情况,提出2-3个基于“系数法”的初步分摊方案供大家讨论。
第四步:充分沟通协商,本着互谅互让、公平合理的原则,争取就一个具体的分摊方案达成书面协议。必要时可以请社区、街道办介入协调。
第五步:将最终分摊方案、电梯设计图纸、费用预算等在小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办理后续报建手续。
四、结语:加装电梯成功的关键在于“公平”和“协商”
承认不同楼层的受益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费用分摊方案,是推动项目前进的最务实、最有效的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