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四年的生活,真是有苦有甜,还有点像老电影里折腾人的剧情。谁能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要和亲家公在同一个屋檐下过日子,只为了让孩子们的小家能多点安稳,少点烦恼。
![]()
其实,说起来都是做父母的心疼。女儿刚结婚那会儿,两个人一块过日子,不是吵房租,就是为琐事闹别扭。每次她打电话过来叫苦,说她公爹又抽烟,又打麻将。我也跟着愁眉苦脸。可年轻人嘛,总得摔点跤,长点教训。可身为家长,看着也难受,总想着多帮一把。
正巧亲家公老王那阵身体不太好,我想反正我也是一个人住着一个大房子,亲家公也是一个人,干脆让他来我家住。这样既能让孩子轻松,生活的舒服,我们也能互相照应。说实话,头一回听说“两个老人合住”,我还犯了嘀咕,我是个单亲妈妈怕别人说三道四,又怕生活习惯冲突,可转念一想,为了小两口过得踏实,咱也豁出去了。
![]()
刚开始那阵日子确实别扭。老王喜欢喝绿茶,我更爱红茶;他早睡,我晚睡;厨房里盐放哪都能吵起来。最绝的一次,他喜欢做大骨头汤,熬一天,屋里全是味儿,我忍着没说,心里却憋得慌。慢慢地吧,两个人又摸索出了共同的节奏。好的地方是,老王平时喜欢下棋,我们就一边下棋一边聊聊天,开拓自我。他那句“我那儿媳妇脾气急,我看着像我小儿子”让我发笑,原来隔代人之间,也有相似之处。
![]()
日子往前推着走,人也就在这些琐碎里慢慢靠近。记得有一次半夜,他儿子打来电话:孩子发高烧,家里乱成一锅粥。我和老王打车去医院,轮流守着孩子。那时候心里的踏实感,说不清是陪伴还是责任,总之大家都觉得,两个老人杵在那儿,哪怕只是打杯水、说句话,对孩子们来说都挺提气。
不过,生活从来也不是只按幸福剧本走。有矛盾的时候也不少。比如孩子们想买二手房吵了一架,老王觉得吃亏,我觉得适应就成,两个人也能“剑拔弩张”。
![]()
但事后冷静下来,谁都愿意退一步。打心眼里,我们不过是希望他们自己能撑起这个家,少受磕绊。偶尔争执过后,反而更理解对方的担心,那种默契与宽容,也是其实两家人最深的情意。
后来小俩口的关系越来越好,家里逐渐不再天天鸡飞狗跳。我们两个老人也不再像当初那么事事操心,更多时候,坐在阳台晒太阳,一个人读报纸,一个人养花草,有时间两人一起去公园走走,日子平淡下来才觉得是幸福。
![]()
四年的共同生活,其实就是互相扶持、互相包容,有些琐碎也有不少温暖。到最后我们都明白,这个决定没什么绝对对错,只是普通人顺着生活流推过去罢了,无论风浪大小,一起扛也比单打独斗轻松点。
现在回头看,小两口稳定下来了,我们也都各自回了家。偶尔老王还会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怎么样,一起去公园散个步。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见得都是正确或能解决问题,但只要肯多陪伴一点,多包容一些,家庭的味道就能浓一点,暖一点。
![]()
人生里的很多事,你说到底有啥答案?大多数不过是用自己的力量,让身边的人过得舒服一点罢了。这次和亲家公的这场“同居”,也就成了心底最真实的一段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