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的公园长椅上,67岁的张阿姨正一手揉着腰,一手拄着拐杖。她回想起十年前,自己还可以带孙女跑跳、跳广场舞,可如今,光是起身就已经疼得直冒冷汗。
这天,邻居王大妈来串门,看着张阿姨吃力的样子,一边心疼一边劝道:“你别老坐着,最近我跟着社区的医生做了点腰背小运动.
腰可舒服多了!”张阿姨将信将疑,悄悄决定去试一试。然而,三周后,她发现自己的动作比以前灵活了许多,腰疼次数明显减少。
很多人以为,腰背疼是岁数大了身体退化的正常现象,可事实真是这样吗?为什么有的人一直活力十足、还能打太极,而有的人却早早遭遇腰痛的困扰?
![]()
骨科医生提醒:腰椎健康,决定着你的晚年生活质量。可惜,最容易被忽略的,恰恰是日常里的“小懒惰”。
腰椎健康到底有多重要?专家有话说
在中国,每10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约有7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退行性问题。据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临床数据,仅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年增长率接近13.8%。
腰椎就像房子的“主梁”.病了不仅仅腰疼,很多老人反映:腿麻、走不远、睡觉翻身都难受,还经常影响到消化和情绪。老年腰椎病变后,跌倒骨折风险增加近2.1倍,生活自理能力也会断崖式下滑。
大部分腰椎问题并非“天注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研究显示,低体力活动和长期坐姿,是腰椎退化最大诱因之一。
你也许觉得休息是养腰,事实上,缺乏运动只会加速腰部“生锈”。让人惊讶的是,坚持合理锻炼能令腰背疼痛发作率下降34.7%,70%的人反馈“行动更自如”。
![]()
坚持做运动,3个月后,身体或有这些变化
腰部肌肉力量明显增强。
德国运动医学杂志在2023年刊发的一项研究,追踪了435名60-75岁的被试。3个月定期做背部伸展+核心小运动后,腰部肌肉厚度平均提升19.4%,主观疼痛评分下降46.3%。受益的不只是表面力量,而是腰椎“保护伞”更坚固。
![]()
关节灵活性变好、动作不再僵硬。
很多老人反映,走楼梯、转身、晨起时腰“卡壳”。但数据实验证明,规律参与简单腰背运动的人,日常活动能力提升32.1%,甚至连一次性走路超千米的人数翻了一倍。医生发现,长时间懒惰和僵坐,反倒加剧了腰椎的“生锈”。
改善下肢供血、减少跌倒风险。
腰椎好,意味着下半身“神经通路”畅顺。深圳市人民医院一项涉及682例中老年检测显示,适当锻炼可令下肢血流速度提升15.3%.
日常跌倒几率下降18%。很多老人“站不久、怕摔跤”,极可能与腰部肌群萎缩、神经受压相关。坚持运动,是连锁改善的关键。
![]()
建议这样做,这3招帮助改善
别以为锻炼腰椎一定要“负重”或者“咬牙坚持”,其实适度、科学的小运动更安全有效。骨科医生总结以下三种适合中老年人的腰椎运动,有空一定要试试:
一是【靠墙静蹲】:背靠墙,双脚略分开、膝盖弯曲60°,静蹲15-30秒,再缓慢起身。每天坚持3-5组。这项运动能增强腿部、腰部的力量,对缓解退化极有好处。
![]()
二是【桥式抬臀】:平躺,屈膝踩地,抬高臀部,使身体成一条直线,维持5-10秒,缓慢放下。每天10-15次/组,做2组。这动作能有效锻炼深层核心肌群,减轻腰部压力。
三是【猫式操拉伸】:跪地+双手撑地,吸气时压腰抬头,呼气时弓背低头,缓慢往返。每天重复8-10次。猫式操能放松腰椎附近肌肉,减少早晨起床僵硬感。
![]()
注: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日本东京都医科学研究院.《腰椎健康与老年跌倒风险报告》 德国运动医学杂志.《老年人腰背肌训练效果追踪研究》(2023) 深圳市人民医院《中老年人腰腿功能及跌倒风险流行病学调查》 张峰.《中老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