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关员在对一艘进境船舶进行登临检疫时,于其厨房内发现了大量蟑螂活动痕迹。对此,海关关员立即向船方开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并监督指导专业的检疫处理单位实施除虫处理。经除虫处理后,现场共计查获蟑螂尸体一千余只。
![]()
经专业机构鉴定,确认该批蟑螂均为德国小蠊。德国小蠊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其体表容易携带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以及结核杆菌等多种有害病菌,从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相关规定,进出境的交通工具一旦被发现存在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病媒生物,必须立即实施卫生处理,并且接受海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国境卫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
德国小蠊入境清理到底有多困难?
德国小蠊入境清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源于其惊人的繁殖能力、极强的环境适应性、隐蔽的藏匿习性以及不断增强的抗药性。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彻底清除德国小蠊变得异常困难。
德国小蠊是全球分布最广的室内害虫之一,其繁殖速度令人咋舌。仅仅一对成虫,一年之内便可繁衍出大约40万只后代。幼体发育成熟的时间也极短,只需30到56天,远超其他蟑螂物种。
![]()
这种高效的繁殖能力使得德国小蠊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种群,给清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例如,深圳大鹏海关曾在入境渔船上截获两万余只蟑螂,烟台海关也曾在一艘船上发现并消灭四万多只德国小蠊,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繁殖潜力。
德国小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十分突出。它们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生存,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地区。它们偏爱温暖、潮湿、阴暗且食物丰富的环境,如厨房、餐厅、干货库等。
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得德国小蠊能够在各种入境交通工具中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例如船舶、航空器、集装箱等,这无疑增加了清理工作的难度。
![]()
此外,德国小蠊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经常藏匿于电子设备内部、货舱的缝隙中、船舶卫生死角等难以彻底检查的区域。这种隐蔽的藏匿习性使得清理人员难以发现它们的踪迹,增加了漏检的风险。南京海关曾在干货库清点出三千余只蟑螂尸体,很可能还有更多隐藏的个体未被发现。
更为棘手的是,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它们的卵鞘具有一定的抗药性,常规的消杀手段难以彻底清除。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德国小蠊逐渐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这使得传统的喷洒、熏蒸等消杀方法效果大打折扣。
![]()
为了有效控制德国小蠊的种群,清理人员不得不依赖专业的熏蒸处理,或者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这无疑增加了清理的复杂性和成本。
德国小蠊的强大繁殖能力、广泛的适应性、隐蔽的藏匿习性以及日益增强的抗药性,都给入境清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采取更为专业、高效和综合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其传播和蔓延。
如何消灭德国小蠊?
面对外来入侵的德国小蠊,关于它的防治需要综合策略,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控制虫害。
首先,从环境入手,切断蟑螂的生存基础。食物管理至关重要,每日清理厨余,食物妥善密封,宠物饲料定时定量,避免食物残渣暴露。同时,注意控制水源,修复漏水管道,擦干积水,保持环境干燥。此外,封堵藏匿点,用发泡胶或硅胶填补缝隙,加装防虫地漏,阻止蟑螂入侵。
![]()
其次,物理防治可以减少蟑螂数量。可以使用粘蟑板诱捕蟑螂,通过捕获量判断虫害程度。高温灭杀也是有效手段,利用蒸汽清洁机处理缝隙,定期用热水烫洗抹布。真空吸捕则可以快速清理角落蟑螂。
化学防治是核心手段,需要精准用药。推荐使用含有“呋虫胺”或“氟蚁腙”成分的胶饵,利用其连锁灭杀效应,点状施药于蟑螂活动路径。喷雾剂可以作为辅助,形成药膜,但需注意避免污染。
![]()
在虫害严重时,可以使用烟雾弹进行突击,但需注意安全与后续清洁。通过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并长期巩固,才能有效消灭德国小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